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临床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7-09-03秦梅娟王荣华
秦梅娟 王荣华 韩 英
(山东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临床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秦梅娟 王荣华 韩 英
(山东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1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存在不良反应,症状均明显缓解,观察组仅有3%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症状缓解率87%,较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72.5%,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2.5%、32.5%,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显著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效率,有效促进健康知识水平,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值得推广应用。
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护理质量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院外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所引起的类似肺炎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几年,该疾病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使其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成为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NP) 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旨在探讨相应护理对策的实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过程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依据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1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住院及诊疗期间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108例,男63例,45例,年龄(39.32± 5.67)岁;对照组:患者住院及诊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和入院出院健康知识宣讲,108例,男65例,女43例,年龄(37.94±12.3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进展等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办法
1.2.1 针对患者路径实施事项:见表1。
1.2.2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①针对疾病的基础健康知识宣讲: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感染病原体常在2种以上,病情复杂,所以自服药物效果欠佳。除了疾病初期的前驱症状,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寒战高热、头晕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甚至伴有恶心呕吐、意识昏迷、神志障碍等的全身毒血症状。②针对辅助检查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作为患者就诊期间接触最多的专业人员,需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及时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例如对血液指标的检查可以明确患者自身炎性反应的严重情况,且通过对早期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从而鉴定病原菌种类。③针对对症治疗及用药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相关抗生素的抗药菌株种类,使用禁忌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加强日后自主服药治疗的水平,如金刚烷胺,或和金刚烷胺同类药是抗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等。
1.4 评价指标[1]:通过比较患者在治疗时间、和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综合评价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影响。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士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住院时间、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均>8 d,观察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虽然均存在不良反应,观察组仅有3%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的17%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率87%,较对照组的59%,差异显著。见表2。
表2 患者住院时间、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表2 患者住院时间、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注:*表示较入院时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示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情况: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72.5%,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2.5%、32.5%,观察组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见表3。
表3 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情况
3 讨 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院外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所引起的类似肺炎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几年,该疾病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随着影像技术、辅助检查的发展,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已经有了革命性的进展[2],虽然疾病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大部分患者疾病早期并无前驱症状,且由于患者在入院前抗生素治疗使用情况不详或是由于所用检测手段不完备所致,获得性肺炎患者中无病原学依据的患者占30%~50%,使其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成为关注的热点。对于该疾病,学者研究指出[3],预防大于治疗,但往往由于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模糊认识,对早期病情未能加以重视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存在不良反应,床症状均明显缓解,观察组仅有3%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的17%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率87%,较对照组的59%,差异显著。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72.5%,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2.5%、32.5%,观察组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
表1 患者路径实施事项
CNP提倡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对患者健康有着系统、规范管理,从而给予科学有效、系统规范的临床护理。本研究在实施CNP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显著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效率,有效促进健康知识水平,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值得推广应用。
[1] 王利平,赵静.临床路径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卫生经济学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9):470.
[2] 余洪亮,伦志勇,戴剑红.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及治疗[J].当代医学,2012,18(18):79-80.
[3] 丁小芳,张兵,钟礼立,等.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学检测和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6):449-453.
R473.5
B
1671-8194(2017)19-0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