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40例临床分析
2017-09-03李建忠
李建忠
(甘肃省民乐县中医院,甘肃 民乐 7345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40例临床分析
李建忠
(甘肃省民乐县中医院,甘肃 民乐 734500)
目的对中西医相结合治疗胃部经过手术后的残疾胃功能性的排空障碍的诊断治疗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胃切除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和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周实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显著比对照组高,并且胃肠性能的回复的天数比对照组要少。(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效果对比,手术率和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治疗;胃切除;胃排空障碍
胃切除手术后残留在胃里的内容物不能通过吻合从而出现胃滞留,则统称为胃部排空障碍,又称之为“胃瘫综合征”,分为机械性胃滞留和功能性胃滞留,是胃部切除手术后的初期很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吻合口太小,吻合口的纤维组织增生,吻合口狭窄,通常是机械性胃滞留的主要原因,然而功能性的胃排空出现障碍的原因不是十分明确,笔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胃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诊疗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疗的80例胃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作为我科研究对象,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胃切除后的胃排空障碍的诊断标准,多数患者在1周后出现食后腹胀,腹痛,积食等明显症状,排除患者机械性肠梗阻。随机将抽取的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当中实验组为:男为28例,女为12例,年龄是21~80岁,平均年龄为(55.01±4.42)岁,对照组:男为25例,女为15例,年龄是25~81岁,平均年龄为(55.7±4.37)岁,两组患者资料在年龄、性别、病情等症状上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医治。主要包括:禁止食物,胃肠的减压,肠外营养的支持,轻微下床活动,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使用胃复安10毫克/次(胃管注入),3次/天,或多潘立酮10毫克/3次(胃管注入),3次/天。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大黄9 g,芒硝9 g,厚朴15 g,枳实15 g,炒莱菔子15 g,赤芍15 g,丹参15 g,桃仁9 g[1]。采用文火煎汤200 mL,每日1剂,2次/天,分早晚二次胃管注入)注入后夹闭胃管2 h。针灸(主穴有:三阴交、中腕、足三里)给予治疗。所有患者经过1周的治疗,对比二次手术和各项功能的恢复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性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并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效果标准。显效:胃管里面没有引流的胃液,胃肠功能基本治愈,患者无恶心呕吐症状,没有腹胀不良反应,管子拔除后患者可以少量食用流质食物。有效:胃肠的功能大部分恢复,没有恶心呕吐症状,没有腹胀不良反应;无效:胃肠功能更差,原症状无改善,频繁腹胀,恶心呕吐症状出现等情况。
2.2 疗效:经过1周治疗后实验组的胃肠功能等症状回复率是75%,明显比对照组高(55%)并且胃肠的功能性恢复的天数很明显的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二次手术率分别为2.5%、12.5%,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且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在治疗的总有效率症状方面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经过治疗1周后胃肠功能性恢复以及二次手术的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胃部切除术后的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断可根据Bar-Natan标准[2]:①术后肠功能蠕动的恢复,进食后会出现上腹部的饱胀、恶心呕吐等胃储留症状,或者术后1周仍没有恢复肠蠕动的功能。②检查诊断无机械性的肠梗阻的症状存在。③没有明显的水电解质的代谢紊乱。④没有引发胃瘫病症的基础疾病、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等。⑤没有用减慢平滑肌的收缩之药物。其发病与相关因素有关:①精神因素:情绪紧张尤其是胃癌患者对手术预后顾虑重重。②手术创伤大、时间长,胃壁组织损伤明显,尤其是胃癌术中迷走神经广泛切断,影响了术后胃动力的改变。远端胃大部切除,切除了胃窦和幽门,造成胃动力的改变,胃空肠吻合改变了正常生理功能,从而造成胃肠道逆蠕动。③腹部手术后创面异物反应,炎症水肿、积液致反射性胃肠麻痹。④年老体弱,术前术后禁食水引起患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低血钾症等[3]。
胃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经非手术疗法大多可治愈,关键是早期诊断,一旦明确诊断,治疗方面包括心理的治疗,让患者不要焦虑和紧张,禁食禁水,持续的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注意K+和Mg2+的补充,纠正低蛋白血症。以3%的温盐水洗胃,消除残胃及吻合口的水肿。
胃管内注射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胃蠕动。胃排空障碍在中医上它属于“恶心呕吐、胃疼”范畴,中药治疗的是针对脾胃的不同受损、胃腑的气体不畅、升降紊乱,我们根据得出的中医理论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采取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为主的治疗,采用行气、祛除瘀、通下,提高胃动力,促进胃肠道蠕动,促进吻合口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炎症、水肿,同时配合针灸穴位刺激,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再次增加胃肠收缩力,加快胃肠道的输送,促进胃蠕动的排空,消除腹胀郁积[4]。总之,在传统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相辅相成,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病情恢复时间短,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杨维良,张野.王夫景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9,10(4):23-25.
[2] 杨维良,赵刚,张新晨,等.胃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总结[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5(4):249.
[3] 陈超波.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531-532.
[4] 钱立伟,林亚平.电针足三里对人体幽门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6):336-339.
R259
B
1671-8194(2017)19-0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