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ESR、PLT、D-二聚体的影响研究
2017-09-03李昶
李 昶
(中国医科大学人民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6)
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ESR、PLT、D-二聚体的影响研究
李 昶
(中国医科大学人民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6)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ESR、PLT、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3)。对照组32例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益生菌(益君康),复方谷氨酰胺(谷参肠胺),锡类散;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沙拉嗪(艾迪莎)3 g每日口服。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30/33),显著高于对照组(78.12%,25/32)(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ESR、PLT及D-D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ESR级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能是通过降低ESR、PLT、D-二聚体水平来发现疗效。
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血沉;红细胞;D-二聚体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结肠黏膜层以及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疾病一般首先累及直肠部位,然后逐渐蔓延至整个结肠部分。以往临床研究证实,UC多发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少见于亚洲。然而,近年来的医学统计数字显示[1],UC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UC属于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病速度慢、发病时间长,迁延不愈,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很容易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所以,临床专家学者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为了有效缓解疾病对患者带来的病痛,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相关研究报道称,美沙拉嗪(学名“5-氨基水杨酸”),属于一种抑制患者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路径,从而使得结肠黏膜中前列腺素E2的形成,从而对肠黏膜炎性反应起到抑制性作用。与此同时,美沙拉嗪还能够对引起炎性反应的相关物质进行有效控制。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ESR、PLT、D-二聚体的影响,报道如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SR、PLT及D-D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SR、PLT及D-D水平比较(
注:*P<0.05,**P<0.01,vs本组治疗髂;#P<0.05,vs对照组治疗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3)。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4~70岁,平均(45.29±3.12)岁;病程5~15个月,平均(10.22±0.32)个月;轻度18例,中度14例。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3~68岁,平均(44.12±3.08)岁;病程5~14个月,平均(9.97±0.28)个月;轻度20例,中度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3]:①均符合UC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经电子结肠镜与病理学诊断确诊;②年龄在20~70岁;③未发生肝肾严重受损;④患者未合并精神疾病,且意识清晰;⑤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加入本实验研究者。排除标准:①排除年龄在75岁以上者;②近两个以内未实施心脏手术治疗;③肝肾等脏器发生严重受损者;④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32例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口服益君康联合复方谷氨酰胺及锡类散,每4周为1个治疗疗程;观察组33例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艾迪莎)联合对照组药物治疗,口服,3 g/d,每日3次口服,1个疗程同样为4周。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
1.4 相关指标检测方法:患者进入医院之后,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5.0 mL肘静脉血,于3000 rpm的转速下离心10 min,静置,取上层血清,将其置于温度为-69 ℃的保温箱中进行保存,待测。经治疗1个疗程之后,根据上述方法,再次提取患者的血清。采用血液分析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沉(ESR)、血小板(PLT)及D-二聚体(D-D)等指标进行监测分析。
1.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一切症状与体征均得到缓解,溃疡面愈合程度>50%;有效:患者经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有所缓解,溃疡愈合情况也得到明显好转;无效:经治疗,患者与治疗前病情无显著性好转,甚至病情有加重的趋势。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IBM 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疗效均以“n(%)”的形式进行表示,治疗前后血清ESR、PLT及D-D水平均以的形式进行表示,分别采用卡方及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30/33),显著高于对照组(78.12%,25/32)(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ESR、PLT及D-D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ESR、PLT及D-D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ESR级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UC主要是由于直肠/结肠出现原因不明确的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腹泻、腹痛以及便血等。临床治疗易于反复发作,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均可能发生UC,而且其发病率在性别因素中并未表现出特异性[2]。UC病程长,且反复发作,这个特点为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已经将UC纳入疑难病症之一。UC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临床发病率较高,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UC发病率近年来也逐年升高,为患者正常生活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目前,治疗UC的方法包括:美沙拉嗪、益生菌、免疫抑制剂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途径。西药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但是西药能够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控制,带来的不良反应却加重了患者的痛苦,药物的稳定性、持续性较差,因此治疗不够彻底,容易复发。临床治疗多使用糖皮质、免疫抑制剂和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单一的应用效果还不够理想。只有在临床治疗中对有效地治疗方法进行不断探索,才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中美沙拉嗪是近年来应有较为广泛地药物,临床实践证实[3],该药物治疗UC的疗效显著。本研究观察组患者使用的美沙拉嗪,属于一种控释制剂,其疗效长久,能够对结肠具有很好地保护作用,避免进食的食物在小肠处就被吸收,从而使得药物能够准确地抵达病变部位,进而大大提高了高药物的疗效。本研究中主要采取与血瘀有关的ESR、PLT以及D-D等生化指标。首先,ESR能够作为活动性UC临床病症严重程度与疾病发展改变的判定指标;此外,UC患者血浆中各种蛋白质的比例也发生较大变化,纤维蛋白原以及球蛋白数量显著增大,清蛋白以及红细胞数量减少,减小红细胞运动阻力,使得红细胞发生聚集,ESR速度较大[4]。
综上所述,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能是通过降低ESR、PLT、D-二聚体水平来发现疗效。
[1] 李勇,谢宜奎,丁红玲,等.美沙拉嗪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J].山东医药, 2012,52(25):55-56.
[2] 曹秀红,张学彦,张晓娜.白介素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30):3143-3148.
[3] 朱庆平.清肠化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CRP、ESR、PLT、D-二聚体的影响[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4] 程华,李雪梅,杨爱萍,等.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ESR、PLT、D-二聚体影响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9):134-137.
R574.62
B
1671-8194(2017)19-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