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危重患者应用主动输液模式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09-03王建敏
王建敏
(聊城市传染病医院呼吸内科,山东 聊城 252000)
呼吸内科危重患者应用主动输液模式的临床效果研究
王建敏
(聊城市传染病医院呼吸内科,山东 聊城 252000)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危重患者应用主动输液实践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40例危重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输液模式,观察组采取主动输液实践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均穿刺数、静脉输液方式、输液费用、输液并发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取中心静脉置管的比例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输液费用、人均穿刺数、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内科危重患者应用主动输液实践模式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主动输液实践模式;呼吸内科;危重患者;输液方式
呼吸内科的危重患者一般基础性的疾病比较多,感染较重,且病情变化很快,经常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和肠外营养乳剂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等高危险性药物,因药物种类多、输液量较大,故而常常需要同时在多条静脉输入,而患者长时间的输液治疗使得血管条件较差,这些因素均使得静脉穿刺的难度增加,同时也升高了并发症的发生率[1-3]。临床工作中,因大部分护理人员的药理专业知识相对欠缺,在进行输液治疗之前对患者的评估一般仅仅局限于对血管的评估,而没有对药物的pH值和渗透压以及输液的时间等多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易发生重复静脉穿刺事件,带给患者额外的痛苦及损失,引发患者的不满,所以静脉输液的风险管理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加强[4-6]。在治疗的初始阶段,为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对患者进行整体性的评估,并以此根据其诊断、治疗的周期和所需治疗药物的理化特性来帮助患者制定一个更为完备的血管通路计划,并且伴随着治疗的进行而不断进行定期的再评估,然后相应地调整计划,此种模式称之为主动输液实践模式。我院选取在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40例危重患者,并对其进行了主动输液实践模式的分组研究,为患者及时有效地建立合适的个体化血管通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用药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40例危重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纳入标准:自愿选择参与本项研究;危重患者的APACHEⅡ评分>20分[7](国内外最广泛使用的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价标准,包含慢性健康评分、年龄评分和急性生理学评分三部分)。排除标准:不同意实施主动输液模式的患者;因皮肤破溃而无法实施穿刺操作的患者;入院前已行化疗或刺激性药物治疗及有外周静脉炎的患者。观察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范围为61~90岁,平均年龄是(75.1±10.3)岁;重症肺炎12例,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29例,肺癌晚期11例。对照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范围为60~89岁,平均年龄是(73.4±9.8)岁;重症肺炎21例,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23例,肺癌晚期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的输液治疗采取传统输液模式:在对患者实施输液治疗前,首先评估患者的血管条件,其末端血管优先,将外周浅静脉的留置针置入,患者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对输液部位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发现药物外渗或者静脉炎的情况须及时对穿刺部位进行更换,并在患者的可用血管都用尽之后,选择建立中心静脉通路。观察组给予主动输液实践模式:①成立小组,负责主动输液模式护理理念的实施;②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医师制订针对性的诊疗规划,然后由护理人员根据治疗计划及其周期、药物的特性等制定相关的血管通路计划;④在患者输液过程中对其输液部位进行密切观察,维护患者的静脉通路。
1.3 评估指标:对两组危重患者的人均穿刺数、静脉输液的方式、输液的费用、药物外渗和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等五项内容进行评估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例数、率(%)表示,使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静脉输液方式比较: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心静脉置管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静脉输液方式比较[n(%)]
2.2 两组患者输液费用和人均穿刺数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输液费用和人均穿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输液费用和人均穿刺数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输液费用和人均穿刺数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输液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药物外渗和静脉炎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输液并发症比较[n(%)]
3 讨 论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早在2008年就出台了有关患者安全的医疗目标,提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继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转变旧的工作模式,以提高护理操作的安全性。主动输液实践模式是本科室近几年实施的新颖的护理理念,通过对患者的早期整体性评估,为患者建立适合的个体化血管通路,及时、安全、有效地保证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理想。这也与专家的报道[8-9]相一致。
主动输液实践模式实施后,提高了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患者输液治疗中的比例。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心静脉置管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主动输液实践模式的治疗小组在危重患者入院后即对其进行各因素的综合评估,为患者科学选择适合的静脉输液方式,在早期中心实施静脉置管,在保护血管的同时,也使治疗更为快速有效,且安全性高,更有利于患者后续治疗的进行,完成了“一针式、全疗程”治疗的实现。
主动输液实践模式实施后,人均穿刺数减少,并为患者节省了输液费用,同时还降低了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输液费用和人均穿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外渗和静脉炎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1)。外周浅静脉留置针易使药物渗透至患者的皮下组织,导致静脉炎的发生[10],且套管在血管内的留置时间比较短,易脱落,需经常性的进行更换,给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支出。而PICC导管更容易穿刺成功,且并发症少,在血管内有长达1年的留置时间,为危重患者提供了无痛、长效的静脉通路[11-12],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主动输液实践模式可以提高呼吸内科危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有推广意义。
[1] 杨冬梅.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24h连续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0):124-125.
[2] 沈礼利,王明媚,洪粉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0):265-266.
[3] 夏萍,彭俐玲,楚灿.整体优质护理应用于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14(2):163-164.
[4] 李利群.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2):1440-1442.
[5] 潘炜.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8):66-67.
[6] 陈瑞芳.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291-292.
[7] 任艺,邵旦兵,刘红梅,等.三种不同评分在急诊危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对比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71-74.
[8] 张志敏,彭瑞敏.主动输液实践模式在呼吸内科危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2):856-857.
[9] 李睿玘,蒋甜,徐春兰.主动输液在肿瘤化学治疗中的安全性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6):677-678.
[10] 敬玉霞.护理干预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呼吸内科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088-2090.
[11] 李全磊,颜美琼,张晓菊,等.不同PICC导管对并发症发生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390-395.
[12] 李娟,单守勤,牟翔.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9):127-129.
Study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tive Infusion in Critical Patients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WANG Jian-m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Liaocheng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Liaocheng 252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tive infusion practic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s.MethodsRandomly selected from May 2015 to September 2016 during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admitted 140 case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7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aditional infusion mode was adopted. The active infusion practice mode was adopt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number of percutaneous puncture, the method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the infusion cost, the complication of infusion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signi 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fusion costs, per capita puncture number, drug extravasation and phlebitis were signi 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active transfusion practic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medicine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Active infusion practice mode; Respiratory medicin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fusion method
R472
B
1671-8194(2017)19-0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