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操控仍在 华晨宝马125i

2017-09-03尤琦摄影丛军

车主之友 2017年8期
关键词:驱动轮前驱台车

文_尤琦 摄影_丛军

操控仍在 华晨宝马125i

文_尤琦 摄影_丛军

该来的总会来,宝马的入门轿车换用了UKL前驱平台,一时间骂声四起,宝马粉对此嗤之以鼻,车迷们表示宝马变心了,键盘车神们把键盘都快敲烂了。“宝马1系三厢运动轿车”就这样来到了市场上,与它正式会面后,我倒觉得,你不把它当做一台传统的宝马来看,它还是一位挺优秀的选手。

无需多言

从外观看上去,你很难找到它和“传统”宝马之间的区别,一样的双肾格栅,一样的天使眼,连后窗的那个拐角都是一模一样的宝马味道。我本想用一些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一下它的外观设计,结果发现,只用一句就够了:它长成宝马该长的样子了。

作为入门产品,它的尺寸确实不大,4456mm的车长看起来非常紧凑,我觉得把它叫做小号3系应该也是没有任何违和感的。当然,2670mm的轴距让车内空间表现显得有些局促,不过毕竟是入门型号,这样的表现可以理解。

内饰延续了外观上的“同质化”,如果对宝马内饰熟悉的朋友上了这台车绝对能直接上手。仪表盘还是那个橘红色背光的双表盘,液晶屏的加入让它稍微有了一丝现代气息,对,只有一丝。唯一不同的是挡把和前驱平台的车型一样,不是ZF提供的“大鸡腿”了,变成了爱信精机提供的机械式挡杆。内饰的选材和做工与其他宝马没什么不同,在某些位置依旧能看到廉价与塑料感。选择宝马的人大多都已经对这些缺点表示默许了。

内饰延续了外观上的“同质化”,如果对宝马内饰熟悉的朋友上了这台车绝对能直接上手。

内在变化

迫不及待地打开机舱盖,一共4个气缸横着摆在机舱里,这对于一台宝马来说太怪了,多少年来,双肾格栅后面纵置的发动机好似已经成为宝马必备的配置。好在我已经不是第一次与B48发动机打交道了,这是一台模块化很彻底的发动机,上次接触的是尾标为20的低功率版本,这次则见到了尾标为25的中等功率调校版本,但这是目前前驱平台上最强劲的发动机了。

170kW的最大功率搭配上在1250r/min就可以全部输出的350N·m扭矩,通过一台爱信提供的8挡手/自一体变速器输出到前轮,这样的动力水平能够推着这台三厢轿车在6.8s内完成0~100km/h的加速。

在这台车上,我们看到了德国人在模块化方面的执念,发动机是由4个0.5L单元组合在一起得到的。而宝马与丰田的合作不仅停留在向爱信采购变速器,这个可长、可短、可轿车、可SUV、可旅行车的UKL平台有着丰田在前轮驱动方面的一些成熟经验加身,包括MINI都享受到了这个高度自由化平台的红利。

它好开么?

相信对于这台车,很多人心中都有着同样的疑问,前驱之后宝马还好开么?操控感是否还在?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这是一台很好开的前驱车,动力充沛,底盘扎实,驾驶感受整体不错。驶过弯道的时候你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车身的跟随,虽然是一台前驱车,但是它的底盘设定偏向让尾部变得积极一些,所以过弯的时候也感觉很轻松,“推头”的现象在日常驾驶中很少出现。

但是如果说到前驱的宝马开起来像宝马么?很遗憾,它开起来和以前的宝马不太一样了,驱动形式的转变让驾驶感受变得不同了,通俗点说,以前是驱动轮推着车走,现在是驱动轮拉着车走,肯定会有不同。

在全球趋势的推动下,宝马也绷不住开始用前驱了,但是“操控”这一标签不应该随随便便地丢掉,宝马在底盘调校上的那点功底在这台车上完全没浪费,我不想说些什么“宝马的前驱高于其他家的后驱”之类的话来吹嘘这台车,但是这台车加速顺畅,操控灵活,表现出了宝马该有的素质,至于驱动形式,看起来已经没有多少考虑的意义了。

后驱已逝,操控仍在,前驱宝马仍有勇气自如地打出“操控”两个字。

他开起来和以前的宝马不太一样了,驱动形式的转变让驾驶感受变得不同了,通俗点说,以前是驱动轮推着车走,现在是驱动轮拉着车走,肯定会有不同。

华晨宝马 125i 运动型

猜你喜欢

驱动轮前驱台车
散货船舱口盖舾装工事焊接工艺改进方法
内外模台车滑移法在明挖隧道二衬施工中的应用
基于正交试验的整车驱动轮滚动阻力因素分析
电驱动轮轮毂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前驱体对氧化镧粉体形貌结构的影响
装配式明洞隧道拱墙拼装台车设计与施工
中伟新材:主业市场前景广阔
一种新型掘进机行走驱动轮设计方案
低共熔溶剂对制备多孔γ-Al2O3和前驱体纳米结构的影响
终身免费保修的宝沃BX5 成都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