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融入生活
2017-09-03张微微
文 本刊记者 张微微
让非遗融入生活
文 本刊记者 张微微
6月10日下午4点,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展演”在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拉开序幕。木偶戏、四川竹琴、四川清音、车灯、金钱板、藏族锅庄……各路非遗表演相继登台亮相。虽然正值盛夏,火热的天气并没有阻挡社区观众的热情,台下座无虚席,他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将活动一步一步推向高潮。
今年6月10日,是中国的第12个文化遗产日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进社区’让非遗项目走进了普通大众,增加了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并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使得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成为民众的文化自觉活动。”黉门街社区党委书记申明辉如是说。那么,非遗进社区到底是以怎样的一些形式?这些形式是否成为常态?起到了怎样的成效?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走访了成都市的相关社区。
爱我中华,了解我国文化遗产
6月14日,一场名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门券收藏展览在成都市青羊区草堂路社区举办,引来了不少社区群众驻足参观。
展览以专题《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开篇,用“非遗”内容的门券,向观众介绍了什么是“非遗”、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哪些文化现象或者产品属于“非遗”等内容,让观众一目了然。
“在展览的过程中,主办方的几位老师还向路过的市民解释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含义。让我们增进了了解,感觉到作为中国人都有义务来保护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社区居民梁淑华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展览在社区经常举办,主办人员很多都是本社区或者周边社区里的文艺爱好者、志愿者,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自发地宣传传统文化和技艺,让大家看到了很多不常见的非遗文化,开了眼界。
“非遗进社区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其中展览就是一个重要的宣传形式。”黉门街社区社会组织与服务中心主任王友蓉告诉记者,在黉门街社区还成立了“门券收藏之家”协会,70多岁的退休老党员刘才庚是这个协会的负责人,他经常组织协会会员走到社区的各个院落里去,办展览,做宣传。
刘才庚老人向记者自豪地展示了他们的作品,有“绵竹年画”门券、“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门券、“中国成都第四届风筝艺术节”门券、“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门券等等,一张张精美的绵竹年画门券下面还附有儿歌或民谣。
“儿歌、民谣属于口头相传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才庚说道,在院落里展览后,好多小娃娃都会唱了,也喜欢唱。不要小看这些童谣,其中有很多良好的生活习惯、传统礼仪、道德品质教育都蕴含其中,这对孩童的启蒙教育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除了办门券展,我们办到院落里的非遗宣传活动还有很多,比如剪纸展、旗袍展等等。旗袍不是挂出来哦,是穿在我们每一个志愿者身上的,还要走秀,很受群众的欢迎咧!”王友蓉兴奋地告诉记者,大家都直观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社区居民表演太极拳
当被问及办展览的资金来源,刘才庚微笑着指了指一旁的王友蓉,“除了自筹资金,社区对我们的支持也不小。”据了解,成都市的每个社区都设有一笔“公共文化微生态项目基金”,这笔钱专门用于支持社区群众的各项文化活动。
川剧木偶表演
转变观念,留住传统文化的关键
“很多非遗项目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不了解,甚至从来都没有见过。‘非遗进社区’才让很多人惊叹,原来我们国家还有这样的一些艺术!”当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展演活动在成华区建兴路社区东篱居小区拉开序幕时,成都小伙张鑫大开眼界。
成华区文广新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非遗的传承还得从学生娃娃抓起,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最大的原因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年轻人静不下来,没有耐心去传承学习,觉得“搞这些赚不到钱”。
“这是个赚‘快钱’的时代,学习传统技艺是很花费时间的,短期内没有多少成效。而且,成为传承人也是需要天赋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天赋。”张鑫表示,虽然能够感受到、欣赏到非遗的美,但是要去学习还是缺乏勇气。
“如果人人都能感受到非遗的美,那么这就是市场,也能产生经济效益。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去学这些技艺,重要的是能从这些传统文化中欣赏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体会到如今和谐美好、安居乐业的生活,从而去保护它。”黉门街社区摄影队负责人周桂华老师感慨道,在宣传、学习和传承这三个要素中,宣传是最主要的方式,要让年轻人转变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社区院落就是最重要的宣传阵地,因为非遗要融入生活才能被普通百姓所接受。
家门口熏陶 修身养性
“一根小小的树叶就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看到综编大师、天府著名民间艺术家陈金蓉在今年“非遗进社区”现场展示的各类精美的棕编作品,金牛区黄忠社区居民傅春英大姐当场就提出了拜师学艺的请求。
傅大姐告诉记者,她第一次看到棕编觉得特别神奇,现在儿女也长大了,自己比较闲,就想学点东西,不仅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还能带动晚辈们在工作之余有一个修身养性的爱好。
在成都的各个社区,除了这些送到家门口的表演,非遗的文化精髓也逐步渗入每一个角落。
每天下午四点半,一阵阵悠扬的竹琴声便会从黉门街的社区楼里飘扬出来,一群孩子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着四川著名的非遗项目——竹琴;另外一间教室里,十几个安静的成年人围坐在一张大方桌旁,灵巧地操作着手里的小剪刀,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摆成了一排;二楼的活动室,由老老少少组成的太极拳班也在老师的示范下静静开课……这是黉门街社工组织鑫香荷坊开设的“四点半课堂”。
“剪纸的都是残疾人,今年的非遗节,他们和少儿竹琴、太极拳等团队一起表演了节目。有些老外看见他们的作品,都花高价来买呢!这说明非遗也是有市场的。”王友蓉说。
记者还注意到,黉门街社区的楼道、活动室的墙上挂满了年画、剪纸和各种手工艺作品;花园里,一条古色古香的“文化长廊”里,到处都是诸如“一年四季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之类的谚语古训,一些大人带着小孩在这里休息乘凉,跟孩子一起将古训背得朗朗上口。
“文化的滋润就如春雨细无声。”王友蓉介绍,除了营造氛围,社区开展的各类活动都是将非遗文化融入其中。比如,“四点半课堂”开设少儿国学班,让孩子们学习到传统礼仪和文化;搞非遗知识竞赛,家长和孩子都参与其中,氛围十分热烈。
“我们还组织社区的文化骨干去双流区,参观由87岁老人程国民花5年时间筹办的非遗展览馆。同时,我们还跟周边社区展开合作,相互学习取经。”王友蓉说,“非遗进社区”要成为社区工作的常态,要让非遗的魅力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点亮生活、美化生活。(责编:冯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