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新:做创新的有心人
2017-09-03王艳林婷玉
■ 文/王艳 图/林婷玉
张春新:做创新的有心人
■ 文/王艳 图/林婷玉
张春新,男,广东韶关人,197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工作多年来,他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为企业提升装备水平、核心竞争力跻身全国弹簧行业前三甲做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公司成立了“张春新劳模创新工作室”,核心成员达到39人。张春新以工作室为平台,带领工作团队先后承担企业多个重要产品的技术开发和技改创新等课题攻关,为加速企业发展屡建战功。
张春新正在调试生产设备输入生产数据
笃……笃……笃,在广州华德汽车弹簧有限公司制造三分部的生产车间,各种自动化机器正在有条不紊地运作着,一个个规格大小一致,品类不同的弹簧正在机械手运动中,弹向前方的铁质隔板,掉落到货料箱中,现场声音嘈杂,空气中还有一股机油味,而张春新正和技术工人一起查验新出产的弹簧品质。
1996年7月,张春新从韶关电大毕业,入职广州弹簧厂(广州华德汽车弹簧有限公司前身),从一名最普通的一线操作工人做起,逐步成长为一名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技术型管理人员,带领团队创下了100多项技改创新成果,1项实用新型专利, 共创造经济效益9500多万元 。在成绩面前,张春新不骄不躁,做创新的有心人,始终以坚韧与执着做好每件事,诠释人生最大价值。
手工生产催生创新想法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更是一名技术工人不断成长的动力。”张春新说,他最感激自己的“流水线手工计件工”岗位,那正是他激发科技创新潜能的地方。
初入职时,张春新刚20岁,长得也比较瘦小。“当时生产都是靠手工,像给弹簧弯勾、打角等全依赖手工,劳动强度很大,每天加班加点才能完成生产任务,一天下来,经常感到胸口疼。”张春新告诉记者,他工作的第一个月就瘦了18斤。
张春新想:“如果能够采用机械化来替代手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那该多好啊!”
但是,要改变当时的工艺现状,想想容易,做起来难。张春新下定决心要学会设计和画图,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技术人员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学,终于可以自己设计画图了。
2009年,汽车行业大兴,公司却因设备老化、产能规模有限等瓶颈,眼睁睁看着订单流失或把产品发外加工。张春新急了,立即着手攻关,把提高工作效率作为课题开展研究。他在生产线现场勘察、钻研、探索,与技术前辈反复分析论证,设计出改善图纸,研究成果迅速应用于生产,大大提升效率。
推进弹簧零件国产化步伐
怎样理解创新?张春新说:“就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进步、超越。”他以弹簧元件为例,“不要小看小小的弹簧,每一个弯曲弧度、每一个材料、每一个功能都蕴含了工人无限的智慧和汗水。”
张春新拿出了新研发投产的异型弹簧线给记者看,“这个产品的原材料一直以来依靠国外的进口原材料才能生产出来,单单成本价就比国内的原材料贵60%。国内材料作为替代的话,生产设备依然制造不出同样标准的零配件,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原料高消耗,产品生产低效率”,为了打破这些痛点,张春新把抗拉、抗扭、直线度保持作为突破口,进行技术攻关,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在生产设备上进行无数次操作技术改造,攻关半年才克服了这一困难,“现在这个产品不用依靠国外进口了,已经进行大批量生产,产能从480万件/月提升到了710万件/月。”
乐于分享获得好人缘
张春新将分享当作人生乐趣。他总是说,分享才能够促进技术精益求精。
制造三分部的黄贵章既是张春新的拍档也是“徒弟”。黄贵章告诉记者,他是张春新劳模创新工作室制造组的一员,在工作室的带动下,他们通过创新技术改造,攻克了诸多难题。“曾有一单座椅拉簧要投产,图纸刚拿到手我们就一致认为做不了。一来弹簧形状尤为复杂,二来生产设备无法把弹簧一次成形生产出来”,但是新哥坚持要做。于是,我们与同行同步开发了3个月,最终弹簧生产中还是不能一次成形 。”让黄贵章惊讶的是,一个星期后,张春新巧妙地运用了逆向思维,调整生产步骤和偏移设备,实现了弹簧元件的一次成形,“这在行业内是首创,而他无私地分享给了我们。”
参与过摩托车启动器扭簧创新技术改造的周城波,也在创新工作室的制造组,他拿着摩托车启动器扭簧样品告诉记者,“这个产品原先是直臂,我们想创新一次性打角,摸索了3个月调试无数次都没有达到满意的结果,后来在新哥的指导下,我们在机床上改进模具,调整了几个打角力度,精确进刀位数据,规避受力点,终于实现了一次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