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被自己一寸一寸拔上去的
2017-09-03◎温言
◎温 言
人生就是被自己一寸一寸拔上去的
◎温 言
大一时学校请白岩松做演讲。一位同学站起来提问:“白老师,我常常因为一点赞赏就志气昂扬,也会因为一点挫败就灰心丧气,怎么办?”白岩松回答的大意是:可以因为外界赞赏你增加自信,但不要因为外界不认可你,就倍感挫败。
回答差强人意,问题却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毕业后,我发现自己也越来越朝着那句话描述的样子成长:一点赞赏就可以飞扬,也常会因为各种挫败而垂头丧气,变得迷茫。
我无法忘记从英国留学回来的那个秋天。留学时认识的好朋友在上海找工作不顺利,于是来北京投奔我。当时我自己的工作也没有着落,错过了国内的应届校招,大部分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连实习机会都没有。
朋友到了,她搬着一个大行李箱无比吃力地从车上下来,我赶过去帮她抬。箱子沉沉落地的那一刻,我突然被一种强烈的失败感狠狠击中了,泪水夺眶而出:家里出了那么多钱送我出国深造,回来的却是一个连工作都找不到的废物;在国外的时候,我和朋友天南海北地游历过那么多国家,有很多时刻我天真地觉得自己独立而强大,可回来却连简历都投不出去,整天闷在家里,不知道该怎么使劲,惶惶然地等着手机铃响……
朋友忙安慰我说:“怎么哭了,是怕自己找不到工作吗?不会的!这些只是时间和机会的问题呀……”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优秀的个体,也不存在绝对差劲的个体。那一次,我突然明白,无论曾经自以为多么优秀和强大,挫败感都会如潮水汹涌而至;而无论我自以为多么渺小卑弱,总有些时刻,能有一些始料未及的好运。
那一次北京的找工作之行,好友踩着10厘米的细高跟,一家一家直闯顶级律所,把简历给了满脸莫名的前台,却最终铩羽而归。于是她抱着侥幸一试的心态,朝律所合伙人的邮箱一个个投递简历,最后居然拿到了国内行业前三公司的Offer。
而我的好运气则始于被第N家公司锯掉后,意外收到了师姐介绍的实习Offer。头天晚上接到电话,第二天就去上班。我开始觉得,即便那些极度挫败、怨恨自己的瞬间,只要你做了该做的努力,事情总会一点一点,以很难想象的方式变好。
其实我们这一代人更脆弱和敏感,也更容易被挫败感击倒。因为我们没有在年轻时就被推到一个异常严苛的环境中独自面对,大部分人是在父母严密的呵护和周全保障下长大的。而现代的信息流动又如此迅速,任何人都可以轻易找到更高的对标物,从而被“挫败”:听说你在写作,那你有没有拿过文学奖呢?听说你也在创业,你的公司估值多少?听说你也在北京上海广州工作,你月入多少?
如果你听了这些会觉得自己好失败,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家人——不用太伤心,大家都一样。挫败感就是用来让你伤心,然后寻找自己的位置的。所谓的“克服挫败”感,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挫败感是间歇发作、无可躲避的,你不能一劳永逸地战胜它。我们能做的,无非是在每次遭遇挫败的时候,努力压住惶恐,给自己设个目标,勉励自己再努力一些。然后在再次被挫败的时候,调整上一个目标,让它变得更切合自己的实际。
每当你克服一次挫败感,无论它是小是大,你的心会变得越来越厚实。越往后,越明白不是说预期怎样就一定要怎样,越来越学会“尽力而为,但随遇而安”,也越来越学会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评论,就沮丧不已,不要因为同龄人或比你年轻的人后来居上,就恐慌无比。
看过一句话:我坚信,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这个说法如此确切,当疲惫和挫败一波一波袭来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就是被自己一寸一寸拔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