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缝隙间,有你我生活的痕迹
2017-09-02赵真
赵真
前一阵出差,发现经过的好几个城市都在创城。妇联的姐妹们是创城的骨干,她们夜以继日地辛苦工作着,非常出色,我心里的敬佩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每个人,散落在城市的角落里;每座城,延伸在人们的脚步里。城,每天都在旁观并承载着我们的故事,可是,我们有没有凝视过所生活的这座城市呢?
日内瓦人对自己的城市备感自豪。“他们甚至凝视最简单的物件,像是路灯杆,仿佛这些灯杆是世界上最出色最美好的东西。”日内瓦人相当以他们的悠久历史为荣,甚至在被问到哪条路最容易走时会这么说:“顺着这条街直走,先生,经过那座典雅华丽的青铜喷泉时……”傲娇油然而出。
亲爱的读者,如果出个考题,只讓你用一句话,来描述你生活的城,你会说什么呢?
我找了网络上一些回答,或诗意,或深情,或幽默:
关情最是扬州路,十里珠楼卷幔看。(扬州)
吃不完的美食,看不完的美女,一天就可以过完春夏秋冬。(成都)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
一个连名字都很好吃的海滨城市。(东北鲅鱼圈)
一座城市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有很多:历史,风景,美食,名人,建筑……而我,对于济南最初的印象就是老火车站。那时候我也就八九岁,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这座车站好有特色啊。后来了解到,它是一座典型的德国风格日耳曼式车站建筑,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上过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并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是我国一处享誉世界的著名地标。设计者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的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
2012年,建筑师的孙女西维亚曾经回济南寻根:“我一直觉得,济南也是我的一个家。济南老火车站对我们家族来说不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的一个梦想。建筑是没有国籍的,这是祖父最喜欢的作品。”早年,西维亚和菲舍尔在一起生活了14年,直到1962年祖父去世。祖父在中国邂逅了爱情,并在济南举办婚礼、度蜜月,把一生中最为浪漫的时光留在了中国。她从小无数次听到祖父和祖母讲起他们在中国、在山东的故事,听到祖父说起济南的火车站和大明湖。
据说,济南的老火车站要复建啦,但是我认为重建是要非常谨慎的。要搞好规划,千万不能“规划规划,桌上画画,墙上挂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对名城、名镇、名村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很容易造成千城一面的局面,以前不就有过沉痛教训吗?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要在融合中相互促进,不能把我们的文化“化”没了。
小到一座城市,大到一个国家,她的历史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那些老建筑来描述的。
希望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有特色,越来越美。
(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亲,订阅《祝你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