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干预
2017-09-01胡德生
胡德生
摘 要:针对学前阶段的幼儿不适宜行为矫正提出了精准干预的策略,介绍了在幼儿阶段进行行为矫正的意义,并提出精准干预的概念,主张对幼儿行为进行全面的观察、周全的分析、科学的设计、准确的干预、审慎的反馈、再处理。通过精准干预,提升行为矫正的效率,同时避免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幼儿;行为矫正;精准干预;科学;管理
在学前教育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他们的日常行为,并有针对性地对不当行为进行矫正,可以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精准干预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在发现幼儿不当行为的时候,准确地寻找症结并予以科学的干预,目的是使幼儿在精准干预下矫正不当行为,同时不会对干预产生负面的情绪。
一、行为矫正的概念和意义
1.行为矫正指的是对不适宜行为的修正。本文讨论的行为矫正的客体是幼儿,主体是家长和教师。这一体系下的行为矫正是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不适宜行为进行影响,由外而内地促使幼儿改变不适宜的行为。这里提及的“不适宜行为”,指的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要求的行为,包括对自己及他人身体、心理健康导致损害的行为,违背纪律、法律、道德要求的有形成恶劣习惯可能的行为,不符合规范或不利于形成良好习惯的行为等。
2.为什么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矫正呢?3~6岁的幼儿期是情境性品德发展的时期。此时,幼儿的道德发展仍受情境的限制,故需要接受系统而具体的道德影响。这个阶段围绕幼儿的需要,进行行为矫正,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会角色并与人相处,有助于幼儿明辨是非善恶。
二、关于“精准干预”
1.精准干预的含义
精准干预指的是精确、准确地实施处理、动作。本文讨论的“精准干预”是针对幼儿不适宜行为的处理策略。这一策略的特点有两点:第一是“不放任”,采取干预的主动态度,积极追求对现状的改变;第二是“精准”,要求是精确、准确,保证干预措施要“对症下药”,不提倡“大水漫灌”式的“全面出击”,主张“微创”处理,用“点穴”式的处理来完成矫正。
2.精准干预的优势
精准干预主张对幼儿的不适宜行为进行“一针见血”的处理,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要对幼儿所出现的不适宜行为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经过科学归因之后,找到问题的关键,再设计方案,进行干预。这样的过程保证了家长和教师决策前分析和思考的完整性,同时也对干预方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避免“拍脑袋决策”。
精准干预避免了家长与教师的“方向性错误”,提高了干预的效率,针对幼儿的不适宜行为,及时而准确的干预措施有助于让幼儿尽快获得行为矫正,避免陷入恶劣习惯的困扰。反之,如果干预的方案偏离了实际情况的需要,一方面不合时宜的做法会导致幼儿的无所适从,甚至会引起负面的情绪及心理反应,另一方面则会耽搁关键问题的处理,可能让情况向更加不好的方向发展。
精准干预是相对节约的一种手段。精准干预凭借准确的定位和精确的处理,有限度地在一定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展开干预行动。这样的举措避免了过度的资源调动,比如时间、人力资源、场地、设备等等,可以利用相对有限的资源有效地进行干预,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3.精准干预的过程
精准干预的过程,从时间上看,分为5个步骤,分别是行为观察、情况分析、方案设计、干预执行、执行后观察与反馈。
行为观察,这一阶段并非普通的日常观察,而是在发现幼儿不适宜行为之后的专项观察。主要目的就在于了解幼儿不适宜行为的原因和关系。是否是自发的主动行为?是否受到他人影响?行为的频率?周围的人的反应以及周围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这个过程的要求是全面、准确、细致,要全面地掌握好与幼儿不适宜行为的相关关系人、事和环境,以便开展下一步工作。
情况分析,这一阶段是对已经掌握的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分析的对象就是行为观察阶段所获得的材料,包括幼儿不适宜行为的相关描述、幼儿不适宜行为的诱因、与幼儿不适宜行为的相关关系人、事和环境。情况分析的核心工作是寻找精准干预的突破口,以便在下一阶段的方案设计中做出有针对性的部署,最大限度地找准问题的关键。
方案设计,这一阶段是依托情况分析的成果进行的。根据情况分析的结论,了解到幼儿不适宜行为的症结所在,为行为矫正提供准确的方向。在方案设计中,要针对情况分析的成果进行运用,集中力量和资源对问题核心进行处理。此外,设计者应当充分分析幼儿的思维发展阶段和道德水平,不要设计超越其实际接受能力的方案。精准干预,要求尽可能少地使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有的放矢”,因此方案设计务必最大限度地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做到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情制宜、因时制宜。
干预执行,这一阶段是精准干预的执行阶段,也就是落实设计方案的阶段。具体的执行人,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均要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在严格执行方案的同时,需要及时地记录方案的执行情况。
执行后观察与反馈,这一阶段是处理后阶段。执行者需要在精准干预操作之后,保持对幼儿的观察,一方面是观察幼儿的不适宜行为是否得到矫正,另一方面是观察幼儿对干预举措的情绪、行为反应。针对值得注意的情况,应当立即重新进行分析,并对执行方案做出调整,以适应情势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精准干预,执行者也不能抱着侥幸心理,幼儿的不适宜行为不可能通过一次处理就完成矫正,应该保持关注,及时根据情况变化再处理,以完善整个行为矫正过程,否则可能出现矫正不彻底或反复等情况。
三、精准干预的教育技巧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临床研究,儿童由他律到自律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8岁)、可逆性阶段(9~10岁)、公正阶段(10~12岁)。幼儿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具有其发展的特定阶段性,家长和教师应当加深对幼儿阶段的认识,避免在日常的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不契合幼儿发展阶段的情况,一方面会对幼儿造成困扰,另一方面会影响家长和教师对幼儿教育的心理状态。因此,针对幼儿阶段的特殊情况,家长和教师需要把握一定的教育技巧,最大限度地避免在教育活动中出现失误。endprint
1.直接表达行为评价
在幼儿出现不适宜行为的时候,家长和长辈需要在合适的情况下,及早直接地予以评价,让幼儿及时得到反馈,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适宜的。因为这一阶段,家长和教师在幼儿眼中是具有权威的,当权威发出负面的评价,对幼儿会有所触动。如果瞻前顾后,反而可能错失行为矫正的时机,放任了幼儿恶劣习惯的形成。
2.以行为管理为主要方式
大多数的家长在幼儿出现不适宜行为的时候,会选择用道理和事实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夠促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可惜的是,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与家长并不在同一阶段,家长许多正面的内容无法被幼儿所吸收,即说教的方式也许会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有鉴于此,家长和教师应当从行为管理入手,通过加强对幼儿行为方面的关注,主动去管理幼儿的行为,会比道理教育更加有效。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行为管理绝非一蹴而就的方法,家长和教师需要有应对情况出现反复的准备。行为管理过程是不适宜行为出现的频率降低直至不再出现的过程。
3.情境创设与自主选择
尽管幼儿的道德发展水平不适应直接的道德教育,但并不妨碍在幼儿阶段进行道德的诱导教育。家长和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情境,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可以列出各种不同的选项,让幼儿自己去选择。借用模拟情境的方式,让幼儿体验道德引导行为的过程,完善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一方面锻炼了幼儿的道德判断能力,一方面有助于良好品行的养成,是一种“思行相长”的方法。
4.正向教育与合力教育
在幼儿的行为管理方面,并不只是一味地去“约束”“管教”幼儿的不适宜行为,还要积极地“赞美”“激励”幼儿的得宜和优秀行为。以正面的方式去认可幼儿的良好行为,这样有助于增强幼儿的信心,有助于激励幼儿的正面行为,形成正面的教育效果。此外,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联动,深化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无论是正面行为的激励,还是不适宜行为的矫正,都有莫大的裨益。
参考文献:
[1]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郑航.学校德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编辑 高 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