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

2017-09-01欧伟科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理青少年心理

欧伟科

【摘 要】青少年学生生理急剧变化,内在机能变化赶不上外在体形变化的速度,心理变化巨大,情感日益丰富全面但不够深刻、稳定,思维跳跃快、接受信息快,但持续性不强,教育教学应尊重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

【关键词】青少年;生理;心理

青少年时期一般指12~18岁期间,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是一个人从稚嫩到成熟的转变时期。期间,人的生理与心理都发生急剧的改变。由于这时期的人绝大多数在学校接受教育,所以教育工作者了解与掌握青少年时期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及时调整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一、生理变化

青少年时期发生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青少年的外形特征,这是最容易观察到的,但变化并不仅仅在于此,青少年的内在机能与性功能都有着巨大的变化。这一切都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1.外在体型变化

身高与体重是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外形变化的最主要特征。少年身高每年平均增长5~6cm,多大10~11cm;体重平均每年增长2kg,个别甚至可增长到8~10kg。女性的变化要早于男性的变化,因此初中阶段的女生要早发育,而高中阶段男性的发育要更快。骨骼的发展既有脊椎骨的纵向发展,也有四肢管状骨的横向发展。所以青少年特别爱动。但是肌肉的增加速度要低于骨骼的发育速度,因此耐力、韧性比较差,容易疲劳,但恢复的也快。

2.内在机能变化

内在机能日趋成熟,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得到更大的发展,但是心脏机能还未发育成熟,未能完全满足身体各方面机能的需求,因此需要增加跳动次数,青少年一般心跳比較快。肺活量增加,胸廓扩大,但也未完全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因此也需要增加呼吸频率。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脑的重量接近成人,脑神经纤维变粗、增长,分枝增多,神经细胞的分化机能达到成人水平。

3.性特征形成与发展

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性腺机能也开始作用,性成熟开始,突出表现在身体部分的生理变化,出现了第二特征。男性喉头突起,声音变粗,开始长胡须,身体也舒展均衡等。女性乳腺发育、乳峰突起、乳房隆起、骨盆长宽、臀部增大,月经初潮来临。

二、心理变化

1.情感变化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情感愈加丰富、敏感,情感波动容易产生,也容易消失,几样情感总是交错、杂糅在一起。相对孩童时期来说,情感深刻了,但又经常停留在较浅层次,表现出来就是易于变化,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欠缺持久、独立的坚持。内心特别敏感,对外界信息保持敏锐的感知,但总是不能区分信息的轻重缓急。

2.思维变化

青少年的思维正处于快速发展、日趋复杂的关键阶段,由孩提时代的完全听从外界转变到开始形成自主认识、构建自我思考方式、确定自我立场、捍卫自我存在的阶段,个体表现出明显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认识客观事物不再一味地跟随他人,逐渐以自身的角度、认识方式去接受与内化信息,不轻易全盘接受,更容易提出质疑,但欠缺科学性与深度,稍微收到他人的解释与说服,仍然会接受外界信息。

3.性意识形成与发展

性器官与性功能的发展与成熟必然伴随着性意识的萌动、发展与成熟。个体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外貌、体形和衣着,在意异性的眼光与评价,内心渴望与异性靠近,但又怕同性的非议与排挤,就表现为故意与异性争吵、打闹。对异性的好感往往更多取决于外表,认为女性美丽的相关标准常常可以追溯到与个体关系紧密的成年女性,如妈妈、阿姨、姐姐等。

三、教育教学相应的应对措施

了解与把握青少年时期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特点与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与效率。

1.针对生理变化的教育应对措施

青少年学生身体增高增重迅速,需要较大的运动量,在教育教学中应保障体育户外运动的时间,在保证体育课正常上课时间的同时,可以增设大课间、社团活动、趣味运动、篮球等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满足身体发展需要的同时,又促进身体更进一步发育。在课堂里,也应增加讨论、分享、表演等环节的内容,不应满堂灌、造成学生长时间枯坐、容易疲倦。

2.针对心理变化的教育应对措施

青少年学生情感丰富、变化快,内心敏感,情绪不易稳定。在教育中,需要充分注意这一特点,适当开展情绪引导、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德育指导课,并且多以活动体验为主,避免一言堂灌输的方式。处理学生矛盾冲突、情感纠纷等突发情况时,多采用冷处理的方式,不能立马贸然解决,给予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矛盾或情感死结往往会随着青少年情感与心理的不稳定性而自身松动,届时教育效果更起作用,甚至问题会自然烟消云散。

3.针对性心理变化的教育应对措施

青少年学生性器官与性功能的成熟,性意识的唤醒与发展,造成男女生有着生理上相互亲近的欲望,但心理上又未完全做好相应的准备,出现表面上相互疏远但内心又渴望彼此靠近。在教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学生的内心性心理特点,特别是在处理座位安排、学习小组编排、课堂教学配对互动以及男女生交往、谈恋爱等问题时,更应该充分注意学生性心理变化规律,着实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效果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立花,张妍萃. 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特点及性教育策略[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7):53+81.

[2]肖华富. 浅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与体育[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05):131-136.

[3]徐胜三. 试论当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J]. 山东青少年研究,1994(03):6-8.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理青少年心理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心理小测试
1/8德国人有“生理缺陷”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