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科学精神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2017-09-01张海兰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教材科学人类

张海兰

【摘 要】科学正确的人生观是21世纪各行各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是学校教育必须培养的一种观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正是地理教育的优势。因此在中學地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尤为重要。

【关键词】科学精神;地理教学

随着考试制度的不断改革,高中地理学科重回高考之列,目前是“3+综合”考试模式中“综合”科的一门,这无疑使高中地理教学极大地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而且随着高中地理教材的改革,高中地理新教材更适应了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地理学科具有的鲜明特点必将为我国培养具有新世纪创新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下面我以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为例,再谈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一、以树立学生科学正确的人地观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正确的人生观是21世纪各行各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是学校教育必须培养的一种观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正是地理教育的优势。地理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人类是地球环境的产物,是地球大家庭的产物,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动物、植物有共同享用地 球环境及自然资源的权利。如果人类按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办事,自然界的一切就会和人类和谐发展,自然资源也会按照人类的需求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如果人类对环境为所欲为,违背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自然界就会用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来惩罚人类。通过这种客观的唯物的正确的教育教学,从而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在中学地理新教材中介绍了许多当前人类面临着的全球性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出现空洞等。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剖析这些案例,分析其成因、后果及解决办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存权利,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地球。

二、利用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计划对课程结构作了重大改革,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并纳入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组成,其中地理研究性课题的研究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研究学习的基础。研究性学习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适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

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课程中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教学时不流于形式,结合实际,紧扣“本地”具体情况,将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列为重要教学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如在讲解《城市的合理规划》(《高中地理新教材限选第一册》)一节内容时,就结合张家口本地实际让学生讨论几个重要工厂企业:如宣化钢铁公司、沙岭子发电厂、啤酒厂、各县区长途汽车客运站、张家口火车南站、火车北站、经济开发区、环城高速路以及县城汤泉河建设和城区主轴东移等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讲出理由,同时请学生谈谈未来山城的发展规划,学生反应热烈,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较有见地的建议。通过对“本地”自然、人文地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又注重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研究了问题、解决了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开展课堂组织形式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课本作为唯一教学依据、教室作为唯一教学环境的情形下,教学活动往往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而在新世纪新教材新环境下,师生互动学习成为了重要的教学方式。在互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活动从以往的个体为主转向个体、个体与小组相结合。我在讲解《门槛人口和中心地》(《高中地理新教材限选第一册》)一节时,就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调查学校所在地餐饮业、个体零售批发店、旅馆、宾馆等的数量、规模,结合当地人口数量、消费水平和门槛人口理论写一篇小论文。又如在讲解《文化景观》(《高中地理新教材限选第一册》)时就让学生过了一把导游瘾;讲解《宗教》(《高中地理新教材限选第一册》)内容时则组织学生讨论“宗教和迷信”的关系等等。

四、运用先进的地理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意识

新世纪的地理教学手段主流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而利用国际互联网这一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上的地理资源库进行地理教学更是新的必然的潮流。网上的信息每天都在不断地扩充和更新,网上的信息、数据、软件等十分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库,对于电脑程度愈来愈来高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条通向现代地理学的宽阔大道。现代的地理教学与其说是改革、进步,不如说是一场深刻的关于学习的革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个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共同努力齐头并进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不断地探索,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为这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做出不懈的努力和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教材科学人类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人类第一杀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谁变成了人类?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