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

2017-09-01赵素月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灌溉技术

摘要:调查表明,人类农业灌溉用水占到所有产生活动用水的绝大比例,但实际上,传统农田灌溉方式中,水资源的真实利用率却只有30%左右,从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大力发展我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农业灌溉中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本文将从我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入手,就我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發展趋势

从本质上讲,通常所说的节水灌溉技术就是凭借最低限度的淡水资源来实现最大程度粮食丰收,简单来讲,就是以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粮食产量为目的的节水型灌溉措施。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并能够有效改善我国农田灌溉中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目前,我国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技术突破,不过仍需相应的优化完善工作。目前,我国技术成熟成熟并较为常见的几种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有微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喷灌技术等。

1、我国较为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

1.1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指通过加压技术,将灌溉用手以空中喷砂的形式,将水洒落到农田里,从而导致灌溉的目的。其中喷灌技术又可具体分为三类,分别包括固定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以及移动式喷灌三种,这三种喷灌形式各有各的优点,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将三者结合使用,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量。喷灌技术与其他较为传统的灌溉技术相比,具有便捷、省水、增肥等多种优点,相同的灌溉面积,相同的灌溉质量,使用喷灌技术能够节省一半左右的用水量。但是客观来讲,喷灌技术所需使用的设备较多,如各类的喷头等。而如何评价一款喷灌设施的效率高低、质量高低,可通过对比其喷灌强度以及喷灌均匀度来进行衡量。

1.2 微灌技术

广义上讲,微灌技术包括农作物根部脉冲灌溉、微喷雾技术、以及农田滴灌技术等多种类型。而微灌技术的主要应用过程就是利用农田内的管道系统将灌溉用水运送到需要灌溉的农田地带,并通过灌水器将运输管道的水流输送至农作物根部的土壤之中、微灌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节水效率大幅度增加,其通过直接将水输送到植物的根系附近,减免了水的大量蒸发,从而达到有效节约灌溉用水的目的。因微灌技技术能够严格控制灌溉用水量以及大幅度减少水的蒸发量特点,因此其被广泛利用于干旱缺水的地区。此外,在微灌技术的基础上,还可通过配合覆膜灌溉来进一步加强节水效果。而覆膜灌溉又可分为两种,膜上灌溉技术以及膜下灌溉技术。覆膜灌溉不仅有效降低灌溉用水的渗透率以及会挥发率,同时还能对农作物起到增温、保湿的功效。因此,合理结合微灌技术以及覆膜灌溉技术,能够将节水效率再向上提高一个层次。

1.3 渠道防渗技术

传统的漫灌式浇灌方式之所以用水效率低,是因为大部分灌溉用水都通过向下渗透以及向上蒸发的形式流失,并没有真正起到灌溉作用。而渠道防渗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灌溉用水向下的渗透,并通过提高渠道输送水的能力,因此也是有效节省灌溉水资源的方式之一。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几种渠道防渗技术包括:塑料膜防渗、混凝土衬砌、石头衬砌等。这几种渠道防渗技术以其经济廉价被运用到我国多个地区。

2、我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在我国今后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过冲中,节水灌溉技术的管理水平将会越来越高,对于灌溉用水量的控制也将会实现科学化、自动化。除此以外,有效提高灌溉用水在农田土壤之中的利用率也是将来节水灌溉技术重点研究的方向。而针对目前节水率较高的地下微灌技术,将是未来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主力军。虽然目前地下微灌技术在我国推广速度较慢,但是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地下微灌技术将会逐渐取代传统灌溉方式,实现我国农田节水灌溉管理自动化、科学化。而针对喷灌技术,其在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则是进一步提高节能作用,并增强其综合利用能力。

3、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3.1 大力发展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要想最大限度的实现我国农田节水灌溉的效用,首先需要大力发展我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并深入基层来推广接受灌溉技术。此外,相关部门也通过积极引进抗旱品种以及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来实现节水效果。目前,传统的地面灌溉形式仍是我国对农作物浇灌所使用的主要浇灌形式。这种灌溉形式因不需要其他辅助费用而广受使用。但是这种传统地面浇灌形式浇灌程度不均匀,并且灌溉用水的蒸发量大、渗透量也较大,并容易导致农田表面形成板层,而这对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基层大力推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我国农田节水灌溉目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3.2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使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推行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因地制宜原则。推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根本目的,是在保证当地农作物产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节约灌溉用水。因此,在推行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要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确保农作物的产量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例如,在我国干旱情况较为严重的地区,应用地下微灌技术则明显要优于利用喷灌技术。因此,要想确保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能够取得真实有效地效益,就需要在得到当地广大农民拥护的基础上,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合理规划和使用。

3.3 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节水灌溉意识

本质上讲,使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因此,有效提高广大农民的节水灌溉意识不仅能有效改善农田灌溉浪费严重的情况,同时还能提高广大农民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接受能力。因此,要想进一步实现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是必须要做的工作。而如何加强广大农民的节水灌溉意识,相关部门要在深入基层的前提下,通过多渠道、多样化宣传的方式来加强广大农民的节水灌溉意识,同时宣传方式尽量要采用广大农民易于接受的形式。除此以外,为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提供有利的推广条件,政府要在农民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上提供政策帮助、资金帮助以及技术帮助。

3.4 加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研发力度

为进一步促进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的推动利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力度,在大力发展现有的节水灌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研发更加先进的新型节水灌溉技术,以便于其下一步的推广使用。而要想有效推动我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力度,就需要政府对其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同时优惠其相关政策,并通过进一步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来促进我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缺水大国,因此积极研发更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对缓解我国缺水现象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性突破,其中地下微灌技术、喷灌技术以及渠道防渗技术是当前我国主要应用的几种农田节水灌溉方式。在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中,进一步实现地下微灌自动化以及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是未来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主要方向。而要想有效促进我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并将其有效推广到基层之中,则需要着重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施行节水灌溉技术,同时还需大力加强广大农民的节水灌溉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姗姗.加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策略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4):118.

[2]田伟,李德文,邵晓辉.浅析节水灌溉新理念及其与旱地农业的关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2):219.

[3]付宝宁,王晓.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措施策略及其施工实践研究[J].江西建材,2016(24):123.

[4]张岩.农田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及注意事项[J].江西农业,2016(13):67.

赵素月(1973-),女,汉,河南省偃师市人,本科,工程师(中级),研究方向,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endprint

猜你喜欢

灌溉技术
水利工程灌溉及排水管理浅谈
节水灌溉技术在制种玉米上的应用分析
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改进与实现
关于深季节冻土区浅埋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调查
节水灌溉技术在大田作物上的推广应用
浅谈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浅谈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设计
研究不同灌溉技术条件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云南的稻作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