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促进小学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2017-09-01曙光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主动学习小学数学

曙光

【摘 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上好数学课,让学生喜爱这门学科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教学课题。小学数学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重视课前情境的创设;课中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后学习热情的延续,保证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兴趣、操作活动、灵活运用教材、允许个别差异和合作竞争等方式促使学生由机械、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中来,并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为他们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灵活操作;合作竞争;主动学习

一、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二、培养兴趣,以趣激学,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形成数学能力的直接动力;兴趣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心理因素,学生有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就能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因此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遵循乐情原则,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尝试参与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1.从生活实例选材

对于小学生来说,问题提出的太抽象,往往会使他们觉得不知如何思考,望难而畏,以至于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举例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便于他们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比一比》时,我请两位学生一起站在讲台边上,让其他小朋友观察: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讨论中进入新知识点的学习。

2.关注学生好奇心

学生好奇心强,这是小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也是赖以引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在教《10的组成》时。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魔法袋子,里面装着一些玻璃球。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抓一把玻璃球,看看你一把最多能抓几个,老师能很快猜出剩下的数。你们相信吗?”经过几轮的测试,教师都能正确说出答案,这有什么奥秘呢?同学们以求知的最大欲望进入了学习。

三、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切参与的机会,尽量让学生不仅用眼看,还要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并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合理运用教学手段,让学生愿意去尝试、探索,主动参与到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

如讲《三角形面积》时,课前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好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课上先让他们用各自的三角形摆一摆、拼一拼,看看能否拼摆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分组讨论和展示,同学们可拼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教师问学生这三种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再让学生思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最后,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的关系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一步步地实践操作,获得了新的知识点。

四、掌握学生认识规律,允许个别差异让他们都参与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展初级阶段,思维水平比较低,对事物认识只能凭借直观,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理解问题的程度、水平有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用其认识方法去取代学生的认识过程。而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观念。所以,在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五、灵活运用教材,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多方促进学生学习

要想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使所有學生都能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充分运用起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1)听。课堂上,学生不仅要认真听教师讲,无论是自己懂还是不懂的地方都要认真听;而且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特别是与自己思路不同处。我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专门进行了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老师口述应用题,学生直接写出算式和听同学解答并判断、纠正等方式。这样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2)看。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既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有效手段,又是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利用数学课本,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参与学习,在参与中学会读书方法。

(3)想。首先要使学生善于想,这除了靠教师的启发点拨外,更要靠教师去“激励”、“促动”,促使学生去动脑想问题,教学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指导学生在看书时,要边看边动脑,边看边动笔,让学生逐步学会自读课本,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说。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多说,要鼓励学生说,哪怕学生说的是错误的,让学生敢于表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更要给他们说的机会,说的自由。

六、形成合作竞争的学习关系,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每个人,包括小学生在内,都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着力从小培养他们适应竞争的能力十分重要。这也是数学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因此我们在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假设一个个竞争的情境,在教学中引入单键机制,引导小学生参与竞争,逐步培养其竞争能力,并使学生在竞争中发现他人、尊重他人,在合作中平等竞争,合理竞争。如在《数的整除》复习课时,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对数的整除中的概念进行整理,充分体现小组内的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各小组展示汇报成果,展开激烈的辩论。在结束这节复习课之前,教师为学生再次提供一次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机会,刚才争得面红耳赤的同学,客观的评价对方小组的整理结果。在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喜欢合作、善于合作。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浓厚了,学习成绩也就相应提高了。最终达到了双重教育的效果。

总之,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中来,并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为进一步进入高层次的数学领域学习奠定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霞.小学数学主动审题习惯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年39期.

[2]陈丽蓉.小学数学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19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动学习小学数学
发挥家庭小实验的功能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