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经典阅读能力的探究
2017-09-01刘春花
刘春花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当前农村小学生的经典阅读能力普遍较弱,教师应充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他们阅读方法,创造阅读条件,优化农村小学生的经典阅读能力,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经典阅读;语文素养;快乐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确实,一部好作品就如同是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经典名著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渗透着一种无形的德育力量,阅读这些优秀的作品,必然给学生以强烈的心灵撞击。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经典阅读的能力,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阅读兴趣,激起阅读的动力
蘇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我要读”的渴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
1.朗读名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经典文学名著,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典作品,是文化精华。教师的阅读情感对于学生有着一种极其重要的熏陶作用。我们语文教师应坚持定时朗读好的经典作品给学生听,可以选取最有趣味、最富有感染力的精彩片段,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读到高潮时故意“卖关子”,制造悬念,借机向学生推荐这本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方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带动他们主动阅读。
2.加强经典名著阅读检测方式的趣味化
为了检查学生阅读的效果,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检测的时间、检测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可以在课堂上实行“名著阅读大擂台”竞赛,也可以是精彩语句摘抄和制作手抄报,也可以是片段朗诵,也可以选取典型的名著片段进行化妆表演等等。多姿多彩的活动设计,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感知与理解,促进了交流,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授予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经典名著内容充实,篇幅较长,虽然所选取的版本多是通俗易懂,但也毕竟有一些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老师的点拨显得很关键。教给学生适当的阅读方法,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首先,我们要教会学生做批注,学生每进行一次阅读,必然会有自己的领悟和见解,把它写出来的过程,也就是把书的内容带入心灵深处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教会学生借助小纸条或笔记本作批注,用笔圈圈、点点、画画、注注,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做到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其次,要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更好地提高阅读实效,主要有选择法、浏览法、精读法;最后,还要让学生学会摘录与随感,在阅读过程中,把一些优美词语、精彩的段落摘录到设立的积累本中,对优秀的篇章则进行熟读甚至背诵。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外,还应鼓励学生把读书的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长期坚持写阅读感受的学生,思维火花得到碰撞,阅读感悟会更深。
授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有效将读与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紧密联系,做到“手脑并用”,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阅读才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创造阅读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
阅读是大量且长期的工作,单靠学生自己买书,没多少家长愿意,也没多少家庭能承受得了。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
1.开发图书馆
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每周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准时到图书馆借书,并且每两个星期抽出一节课让学生在图书馆自由阅读并交流阅读内容及感受。
2.建立班级图书库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每人每学期捐出两本以上经典读物暂存在班级图书角,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3.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沟通。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学习语文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中化民族文化底蕴的沉淀不是一本薄薄教科书所能承载的。重视经典读物的阅读,让书香滋润学生的童心,让阅读陪伴孩子的成长,让学生在阅读中传承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卡伦·坦珂斯莉.教会学生阅读策略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赵镜中.教会学生阅读[J].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1(1).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