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随文式微练笔”立足于课堂
2017-09-01达永梅
达永梅
摘 要:教师在日常教学经验中深刻体会到,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小学生想要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关键还在于平时对素材的积累和平时对于写作技巧的理解训练,寫作提升是对于阅读和写作两种能力的综合运用。而“随文练笔”是一种最常见的培养学生“作”文训练的方式,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关键词:随文练笔;立足;课堂
教师在平时教材的备课中应该“有心”关注习作训练的培养,教师要将“随文练笔”这种训练法“顺手”运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只有教师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影响才可能取得效果。
其一,“情到深处自然浓”。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和现实进行比较来深入挖掘学生心中最细腻的情感。比如,在授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2008年汶川地震时关于亲情的报道视频,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当时所经历或者所听闻的对其本身很有触动的爱的场景,以此来调动他们的情绪。当学生回忆完毕后,也是其情感最丰沛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这篇课文,让学生带着一种尊崇亲情的心态去阅览整篇课文。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充分感悟到课文中浓烈的父子情。“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中父亲这种不被外人所理解的坚持不懈的举动,是一种对自己子女深沉炽热的爱的体现。于是,一个关于“父亲的爱”话题便产生了。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写一件发生在他们身边体现“父爱的伟大”的事。因为有了前面的感触作铺垫,他们的文笔自然也会细腻很多。
其二,图片是课本中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在人教版高年级课程中,有很多课文都有插图。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下对插图的直观感受的方法来训练他们随文练笔的能力。比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课文中关于圆明园被毁灭前和被毁灭后的对比图来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感受的课文随笔。圆明园是中国昔日的辉煌,但是被可恨的敌人践踏得支离破碎。通过一组图片的鲜明对比,学生的情绪自然就会高涨,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也会被带入到写作中,从而使整篇文章情感充沛。
其三,让留白变得不再白,笔者不可能对文章面面俱到的描述,教师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如小学六年级课文《少年闰土》,作者鲁迅先生在课文最后写道:“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闰土被自己的父亲带走了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那成年后的闰土又是怎样的一番模样呢?想必这是鲁迅先生很想知道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整篇课文的分析来想象和描写一下成年后的闰土的外貌和性格,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在人物描写方面的能力,然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写得好的展示出来,或者把学生没有做好的进行批注。
其四,依据文意来拓展学生随文练笔的技巧。在《落花生》一课中,父亲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那么,有用的人应该具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和性质呢?这是值得学生深思的问题。在对课文内容进行较为细致的讲解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就“我心目中有用的人”的观点来写出学生自己的感想和结论。这既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又能够提高他们在写作方面的深度。
其五,拓展阅读,综合感悟。通过将“读”与“写”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的感悟和综合表达能力。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们可以从《三国演义》中选取有关表现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特点的章节或者有关周瑜这一人物的描写作为拓展阅读,让学生通过文章中较为直观的表述和描写更加深刻地体会人物特点,然后老师以“你眼中的诸葛亮”或者“你眼中的周瑜”为题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同时,在这种课堂教学活动中,首先老师可以先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然后让学生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对人物的看法和认知,在整理相关的观点之后让学生大胆写一写自己的看法或者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判。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综合他人认知的基础上也能够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为写作奠定良好稳定的基础。
教学经验总结表明,只是伴随课本教学增加小小的随笔练习,让课本资料与写作能力的训练相统一,让生活资料与写作主题联系。学生不再认为写出一篇优秀作文是一件困难的事,写作是有感而发,作文也不再像记流水账那样无味,教师的习作教学能力得到人们认可,学生对于写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胡安富.随文练笔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讨,2015(12).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