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2017-09-01和树花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自主激发识字教学

和树花

【摘 要】在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使用游戏参与、现场展示、引发联想等多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学习,引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基本能力,使其在生活中养成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识字教学;兴趣;激发;自主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通过多年的识字教学,我觉得掌握好基本的汉字,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讓孩子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会写800~1000个汉字。因此,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教学上的困难所在。

一、挖掘课堂中的趣味识字

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就天真活泼,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在教学时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挖掘汉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使识字充满吸引力。

(一)营造愉快氛围,激发识字兴趣

正如莱辛所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而学生的好奇心则是不断鞭策他们自主学习的最大动力。游戏是学生接受度最高的教学形式,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喜爱游戏教程。因此,在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程中,我们应该寓教于乐,尽可能的通过游戏、表演等途径,让学生爱上汉字,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生字宝宝”、“摘苹果游戏”、“猜字谜”、“风车转转”等都是学生喜欢的游戏,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对识字就兴趣盎然。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识字效率

在日常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是老师辅助教学的一把利刃,通过幻灯片的展示,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热情。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画形象,把汉字的演变过程生动完整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中的“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快快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中的“泡、饱、跑、抱、袍、炮、”,就能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将形象、声音与旋律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音、形、义,大大提高识字效率。

(三)评选识字小超人,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喜欢竞争,通过评选优秀参与者让他们能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学习。但是要注意,评选要有适当的分阶,覆盖面也要广。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认可,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能量,例如:评选“识字小超人”、“学习小能手”、“小助教”等。

二、教授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时候一个汉字可以引发出一连串的火花。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识字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渐渐掌握识字的方法以及自主识字的本领,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一)熟字加减法

利用己学的汉字,通过改变偏旁部首后组成新字进行学习记忆。比如:直-植、取-趣、洗-先、方-芳、袋-代、活-舌、强-虽等。通过联想的方式,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将汉字记得更多更牢。

(二)“换部首”识字法

在现代汉语中,形声字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九十。而形声字的特点是:字由形旁和声旁两个部分组成,一些字的声旁都是相对固定的,只是根据字意的不同来匹配相应的形旁。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根据部首来批量识字。例如:以“马”为声旁能组成“妈、蚂、码、骂”:有女是妈妈,有虫是蚂蚁,有石是号码,两口是骂人。在课堂上,学生懂得了一些形声字学习的小窍门: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旁不变,换上不同的形旁就能组成音、形、义相近的字。

(三)“猜字谜”识字法

“猜字谜”是通过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提升学生认字能力的好办法,深受学生喜爱。一口咬掉牛尾巴一一告”;“大字头上一只羊一一美”、“一山更比一山高一一出”“大口套小口一一回”,“猜字谜”识字可以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四)“比较”识字法

在我们课本中学过的很多字,在形状、读音和意义上有某种相关的联系,比如同义字、形近字等,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记忆学习。采用“比较”识字法,在对比中找到异同之处,提升识字能力。“近”和“进”是同音字,根据意义来区别;“喝”和“渴”是形近字,可以根据读音来区别,也可以根据意义来区别。“喝”读he,喝水要用嘴,所以有一个“口”字;“渴”读ke,水能解渴,所以左边是三点水。通过比较,可以加强对生字的记忆,又提高了用字的准确率。

(五)“同部首”归类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中,“同部首”归类识字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识字法是把同一个部首,加上不同部分组成不同的字。就拿“王”来说,它作为偏旁能构成“瑜、瑾、璞”等字,通过认识“王”字旁,可以学习一组以“王”为偏旁的字,这样不仅加深了对偏旁的认识,还能初步开始了解一些汉字的构造规律,提升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

三、生活中识字

识字提倡“两手都要抓”:一只手抓课内,‘只手抓课外。课内识字学方法,课外延伸再加强。汉字的出现起源于生活,所以,汉字的学习也应该从生活的点滴中来,再同归到日常生活中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反复记忆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让所学的汉字多次重现于学生眼前,强化记忆。只有留心于生活的细节,才能不断识新字。

(一)利用生活情境识字

“染”字算是较为复杂的一个字,老师可以通过水彩和一些小棉球来进行教学。将几个小棉球分别浸入到红色、绿色、蓝色、红色的水彩中,再取出,依次可以发现棉球变成了红色、绿色、蓝色、红色。而这样的色彩变化过程,就叫做“染”。这样,学生就能更加直观的理解该字的含义。

(二)利用古诗词识字

古诗词是我国重要的文学遗产。工整的对仗、悦耳的韵律、高低的平仄,使得诗歌充满了魅力,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因此,通过吟诵古诗来促进新字的学习记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既符合孩子的天性,又能潜移默化的提升孩子们的能力。通过定期在板报中抄写一些浅显易懂又朗朗上口的古诗,无形中增加学生的识字数量。

(三)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倡导学生识字

①认识同学的名字,提高识字量。让学生轮流当小组长,管理日常学习生活,在短时间内,熟悉彼此名字的读法写法,扩充学生识字量。②学习校园里的名人名言、校规校纪和各种告示牌等。这样,学生在熟悉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学会了新的汉字,学生对于学校的情感和强烈的求知欲就构成了学生不断学习的内驱力。

(四)借助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学习

就像教室里的桌椅、门窗、黑板,操场上的树木花草,都可以添加字卡,让孩子们在看到景物的同时就能认读相应的汉字。还可以进行分类学习文字,比如:体育用品、学习用品、蔬菜、水果等等,比一比准认识的字多。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交流,通过广告牌、店名等日常物件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使之逐步形成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我相信,通过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的努力,利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成果会越来越丰硕!

参考文献:

[1]谢炳伟.情境创设激发识字兴趣[J].读写算(教研版),2004(3):P296-P296.

[2]张冬秀.寻找规律富于创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识字教学之我见[J].教育界,2004(11).

[3]宋玉生.浅议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3(5).

猜你喜欢

自主激发识字教学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