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德国职业教育“引导提示法”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01黄旭东
黄旭东
【摘 要】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中,引导提示法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在我国中职学校课程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甚至存在着诸多的差错。本文就引导提示法的概念、教学过程等进行阐释,并结合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实际应用分析,寻找推广策略。
【关键词】引导提示法;中职教学;应用
一、相关概念
引导提示法是以多种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教学最终目标的能力本位教学法。这种关键能力的概念是指“跨学科的能力和职业性能力及资格”可归纳为组织能力、自主性和责任感、交往和合作能力、承受能力、学习能力等五个方面。
二、教学过程
引导提示法教学过程分为六个行为步骤,具体包括收集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验。
(1)收集信息。学生通过广泛地收集信息,抓住由教师或书本材料提供的核心问题的本质,从而为下一步作充分的准备,以便能够独立地进行每一个工作步骤。学生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以书面的形式简短概括,或者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准备对核心问题的回答。在这一教学环节结束时,教师将每人准备的答案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各自答案的依据明确核心问题的本质,即“做什么”。
(2)计划。在这一环节里需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制订工作的计划,包括具体工作的日程安排。通常以书面的形式拟定工作计划。
(3)决策。这一环节通常采用教师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就所拟定的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以及所选择的工具是否合适等问题交换意见,最终作出比较合理的决策。
(4)实施。这是实质性的阶段,学生完成工件制作或其他委托任务。这个阶段也包括工作与检验的相互交替,不断反馈,调整进度和修订方案。
(5)检验。在实施阶段终结时将产品同要求进行比较,检查其质量与规格相符合的程度。学生可以参考检验表格独立检验或由教师检验。
(6)评价。包括对前五个步骤的评价,对产品本身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行为及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方面的评价。通常以教师和学生谈话的方式进行。
三、应用现状
(1)教师对引导提示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关键能力”理解有偏颇,感到困难重重,无所适从。
(2)教师不积极尝试,实施引导提示教学法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3)相当数量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在概念上将“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混为一谈。
(4)教师更关往的是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它仍然是决定分数高低的主要因素。
(5)实施引导提示教学法,很难保证至少是短时间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6)热衷于“考证书”,分散了学习精力,降低了学习效益。 由于既要提高学生的就业应变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转岗能力,既要满足学生技能学习的要求,又要为他们毕业后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为此中职学生要考取多种类型和级别的单项技能证书考试
四、影响因素
(1)學科本位的课程模式的阻碍。由于历史传统的继承性和前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是以学生的职业活动为中心,而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的。在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里,强调知识的完整和系统性,不太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也很难发挥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2)学校管理层的推动力度不够。学校的管理可以促进教学的改革,也可以遏制教师们的热情。当学校在上级部门的资助下,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还送教师出去培训,如果管理层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指导,会使先进的教学设备成为一种支撑门面的摆设,也会使得教师培训没有实效。
(3)学生学习能力不适应。由于学生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多年来一贯被动的学习经历,使学生们形成了学习上的惰性,一旦改变教学方法,让他们发挥学习主动性,他们反而会觉得无所适从。
(4)教师素质不适应。运用引导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有比较全面的知识和综合能力,这与他们习惯的工作要求差距较大。
(5)学校的设备条件不具备。从某种角度来说,中职学校处于一种比较“自由”的境地,其繁荣或衰落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自身的努力。于是,有些学校通过设立热门专业来吸引生源,而新增的专业与学校的专业特长往往并不一致,师资、设备的条件都不具备。
五、实施策略
引进一种教学法,只有本地传统的教育哲学与之较为吻合,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教师的教学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与之不产生激烈的冲突,教师才可能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温和地运用。所以,有推广这种教学方法只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将教学理论和方法的传播制度化,并设立有关的专门机构。只有人们充分、全面的了解一种教学法,它才能被有效使用。特别是该教学法介入教学活动的角度,所依据的学习理论、认知心理理论、社会心理理论,以及能够获得的教学效益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新教学法的精神内蕴,灵活地解决课堂上和训练中所遇到的具体的教学难题,在“教无定法”之时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2)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师范教育,使他们了解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学生特点,以及解决职业教育所特有的各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在他们进入工作岗位以前,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了如指掌”、“昭然于胸”,在教学实践中才可能如“疱丁解牛”般游刃有余。
(3)对于现有的教师则可以通过短期培训等途径使其掌握前沿的教学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习惯。而在工作实践中,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校的教学改革的设计,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认同感。
(4)由于所有的中等职业教育生源都来自普通教育,要使其在职业教育阶段适应特定的教学方法,还必须在普通教育领域进行配套的教学改革,这直接影响到今后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国外职教学生之所以容易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法,与他们在普教阶段就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的普通教育要改变以往让学生单纯地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同时注意在普教中渗透职教的因素,增强其职业意识,培养其学习能力。这样,当他们进入职业学校后,就能够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使新教学法得以顺利实施。
(5)设立职业分析评估体系,以职业活动为中心进行学科建。设和课程设计。职业教育和企业的结合应该是非常紧密的,职业学校的课程开发应该以企业的职业活动为基础。应该设立一种经常性的职业分析评估体系,通过对人们从事某项特定活动的调查分析,找出完成这些活动所需的能力、态度、习惯及各种形式的知识和技能,并据此进行课程开发。而在这样一个新的课程体系中,新教学法才能具备其得以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
总之,引导提示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由教师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的教学法,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按照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单元的要求,拟定核心问题,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与学生进行教学对话,组织学生进行团组工作和讨论,而学生则主要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来掌握教学内容,更多地采用一些生产性的自主学习的技术,如查阅辞书、资料、教科书、小组讨论、自我评价、独立制订工作计划等。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社会态度的形成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马庆发.行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的新取向[J].外国教育资料,1997,(2):66-71.
[2]雅克·德洛尔,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UNESCO教育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