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情莫如追忆
2017-09-01郑朝晖
郑朝晖
一日晚归,夜色正好,不知怎么,心里就浮出了“旧时月色”四字,心就莫名地有了一层薄薄的云翳。——少年易愁,实在是因为真的人生很闲,所有的花开花落、潮起潮落都会激起他们内心的寂寞与伤感。人过中年,前前后后被很多事情烦扰,应顾不暇,又哪里有空去发无用的感叹呢?也只有在匆匆赶路的间隙,偶尔被这样的情绪刺激一下而已了。“旧时月色”是姜夔自度曲《暗香》的首句,全词如下: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不知大家有没有过繁华之后一刹那的落寞,有时候酒酣耳热,却不料一下落入寂寥之中,这种喧闹之间细细窄窄的落寞,是人心最微妙的涟漪。词人在“瑶席”之上,忽然被一阵“冷香”撩拨起一点落寞,这点落寞仿佛月色,虽日日相见,但只有那年那日的月光才是心口的一点朱砂,更何况,这样的伤感里还有岁月流逝、年华既老的慨叹,更有对于“居然忘却”本身的感伤——当年的刻骨铭心,如今也居然会忘却,只在偶然冷风吹来一阵幽香之际,才忽然被唤醒过来。“香冷”二字固然是为了协律,但是从字面上看,“冷”字又似乎可以修饰那个“入”字,写“香”气“冷”然“入”席,其实不过是觥筹交错之际,词人被冷香所惊,让他从世俗的宴乐中超拔出来,也就在那一瞬间,他的心也就被寂寞所笼罩了。“但怪得”三字,真是字字惊心。
“旧时月色”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月色”固然是眼前的,但是心里想着的却是“旧时”的,这个月色既在此时,又在彼时;语言的魅力,就在于能够轻易地超越时间与空间、主观与客观,再造一个诗意的空间。
这首词里,我还很喜欢“江國,正寂寂”一句,如果没有这样的句子,整首词的格调就过于纤弱了,这一句有一种方劲硬折的气质在。让原本小结裹的情绪,有了一个阔大的舞台与背景,让个人的情绪与情感变成一种人的共性。人人或许都会有那种“可恨当时错过”的寂寥,就在这一时间,统统被姜白石撩拨了起来。而且,在记忆深处的那次“携手”,记忆中有的是“西湖寒碧”,冷冷的绿色,与今日酒席之上“冷冷”的香味构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呼应。而“片片吹尽”一句又照应上阙“何逊”一句。据说何逊北上为官,心中却一直惦记扬州的梅花,所以不辞千里回扬州看花,正当其时,遇上群梅怒放,所谓称心快意也。但在这里,姜白石是反用典故,眼前梅花“片片吹尽”,以强调不当其时,渲染出事过境迁的落寞之感。
这样一段欲言又止的情感,姜夔并不是直接说出,反而借助于“忆梅”而隐喻“忆人”,非但把“忆”的意思申足,“人”的情态其实也在其中了,所谓婉转而出,尤见风致。这就是“隐喻”的好处了。
而从章法上说,由当年情景(虚写)入手,再到眼前感受(实写),下片再由眼前所见(实写)承接,随后虚写当年,最终又以眼前所见收煞,起起伏伏之间,可谓愁肠百结,婉转情长了。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古人说“虚实相生”,不是有虚有实,而是虚实相互作用。比如这里,虚写的是一派凄美婉转,实写的是感伤寂寥,设若没有当年的凄美,又何来今天的感伤,没有今天的感伤,当年的记忆又如何会在美好中有那么一点凄凉呢?
所以啊,即便心不过是被不期而然地轻轻刺了一下,但是这样的情绪告诉我的是,那点旧时月色,也会照在今天的日子里,让我安闲漫步,内心充盈。感谢姜白石,让我沐浴月色,重温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