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创建和谐奋进班集体的策略
2017-08-31林岩妹
林岩妹
摘 要:班级是学校的缩影,班级管理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良好的学风与班风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和谐;奋进;学生;班集体;农村中学
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人的行为和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环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倾向。由于我校位于城乡交界处,有些学生流向城关,有些家长自身素质也不高,平时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家庭教育这块很空白,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随意性行为较多。这种现象影响了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影响了我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多年来对学生现状的深入研究、摸索调查,笔者发现学生中存在不少问题,决定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求突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农村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习惯差。大多数本地学生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吃不了苦,缺乏“钻”的精神;外地籍学生由于条件有限,居住环境差,再加上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在关键时刻错失了培养学习习惯的机会。
2.消极思想滋生。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竞争比较激烈,对考试有焦虑、恐惧心理,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多次的失败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严重者会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将兴趣转移到游戏、小说上。
二、农村学校教育的现状分析
1.家庭因素:家庭成员的和谐度、家长的教育修养,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及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1)家长的教育修养: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影响着孩子今后的成长。许多农村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本身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与子女缺乏沟通,缺乏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教育,这种散养式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容易接触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2)家庭和谐度:家庭成员的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家庭和谐的孩子性格就会开朗乐观,适应环境的能力会更强。相反,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学生会产生压抑感、失落感等消极情绪。
2.学校因素:学校能否提供良好的纪律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管理够不够完善,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否到位,种种因素都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及效果。
(1)政策导向:目前一些学校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下,片面追求教学质量,淡化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由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缺乏人性化,手段与方法相对滞后,学校的德育工作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
(2)复杂生源结构:外来民工子女的加入给学校的教育增加了复杂性,由于地域风俗习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语言沟通上有着隔阂,容易造成“本地”与“外地”的沟通嫌隙,这给教育管理带来不便。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情况复杂,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有所干扰,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须促成班级群体凝聚力产生,实践中发现和谐班集体建设的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构建和谐奋进的班集体就成了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本人的研究行动与读者一起探讨。
三、创建良性发展的班级人文环境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幽美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来支持。
(1)美化教室。教室是学生学习、互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间沟通交流的地方。整洁的教室环境有益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创建适合班级育人为本的良性发展环境,营造花语书香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书香气息中陶冶情操。
(2)实行小组包干轮流管理。陶行知先生推崇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培养自己当家做主,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对照“座位编排按小组实行包干管理”,负责一整天的卫生打扫、维持班级纪律情况、记录同学的出勤,时间周期为一星期。小组包干能使责任到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真正体现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3)建立家长微信群、校讯通平台。学生的教育是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对和谐班级的建设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班级可建立“家长微信群”“校讯通”,为孩子搭建一个和谐的教育平台,达成共识,推进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2.开展良好的班集体活动
(1)确立班级目标,增强集体凝聚力
班集体建设的核心就是狠抓目标管理,设立班集體的探索目标有助于学生形成集体责任感,唤起学生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奋斗的欲望。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把学校、班级的目标协调起来确定符合本班班情的目标。
(2)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
集体活动是良好的机会,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和谐的精神得到进一步提升。值周小组提前准备班会课的内容:可为主题班会,也可以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培养之经验介绍,也可以做个小游戏适当放松心情。此平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