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2017-08-31葛自强杜永林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葛自强 杜永林/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农业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葛自强 杜永林/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就是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切实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支撑引领农业质量效益提升和竞争力增强。
一、当前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存在的问题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许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制约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农业科技成果供给质量不高
一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长期以来,农业科技工作的“跟踪式” “模仿式” “转化式”的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具有先导性、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较少,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关键领域创新缺位,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多样化科技需求。二是农业科研与需求相脱节。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技术成果供给方和需求方信息不对称,一些课题申报时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和预测,为生产服务的观念薄弱,重研究轻应用,为科研而科研,技术创新成果呈现出适应性差、不成熟的特点,偏离需求方向,形成无效供给。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评价机制亟待完善。科研立项、成果转化和市场开发脱节,项目立项与验收重“技术研究”、轻“市场应用”,对科技人员考核注重论文数量和层次,对科技成果是否有推广应用价值、能否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否取得经济效益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科研评估机制。
(二)农业科技成果供给结构失衡
一是高效特色农产品科技研究较少。长期以来,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主要偏重于大宗农产品,尤其是种植业品种和技术研究。随着设施农业、高效种养比重加大,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一些高效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科技支撑明显滞后,对质量提升、节本增效技术研究相对不足。二是农业产业链延伸相关技术缺乏。随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产业结构重新布局,农业产业链得到加长和延伸,而农业产前、产后科技力量十分薄弱,尤其产后科技力量不足导致了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等可大幅度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技术成果不多;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生态循环等技术成果的缺乏,限制了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与升级。三是农业生产综合配套技术不足。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以单项成果居多,综合配套技术成果较少,人工智能生产、“互联网+”农业科技、生物农业等新兴产业技术研究缺位。
(三)农业科技成果有效需求不足
一是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限制了科技成果有效需求。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基本是一家一户式小规模分散经营格局,满足于自耕自种,自给自足,对科技的需求愿望并不强烈,这使得大规模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不能顺利进行,尤其是综合性强的系列配套农业技术进入农业生产的渠道不畅。二是农民科技素质不高阻碍了科技成果有效需求。一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民都转移到了第二、三产业,从事农业行业的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受能力差,对采用新成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较强的风险躲避意识,阻碍着对成果的有效需求。三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减弱了科技成果有效需求。新技术往往使用成本高,再加上新成果应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往往也会减弱农民和农业企业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环节较弱
一是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缺乏有效沟通。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各自独立,以专业和纵向分割为主的格局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推广机构的功能和职能越到基层越被弱化,多元推广主体之间没有明确分工,同一层级间的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缺乏有效沟通,严重阻碍了成果的顺利流通。二是缺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的中介服务组织体系。没有建立合适的成果交易平台,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与成果需求方之间缺少必要的信息沟通,普遍存在着成果买卖双方信息不灵、沟通渠道不通的问题,供需存在相互脱节现象,不利于实现成果的转化。三是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投入总量不足。主要依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投入渠道单一,一些农业科研成果得不到持续投入,中试、熟化研究难以进行,只是停留在“半成品”状态,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不足也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推广的力度。
东台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二、农业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调整,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组织方式等都出现重大变化,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发展农业科技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首要任务,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强化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着力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拓展科技创新领域、壮大农业科技力量、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不断完善适应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发展要求的科学技术体系,加快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水平和转化应用速度,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一)农业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了强调供给侧这个方面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结构性的问题,这个结构性的问题来源于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者收益不高,即农业效益偏低的问题;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和其他社会需求,即农产品供给与需求还存在着明显的错位问题。随着我国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短板,迫切需要解决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安全问题,解决农业效率问题,也就是农业竞争力的问题。因此,农业科技供给侧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要通过农业科技机制创新扩大有效科技成果供给,以加快构建适应中高端需求的农业供给体系和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农业治理体系,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农业高端化发展。
(二)农业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则
协同坚持市场需求、生态平衡、共建共享三大导向是推进农业科技供给侧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就是要顺应城乡居民求鲜、求安、求特、求美、求乐的消费需求变化趋势,提高特色产品质量、扩大优势产业规模,拓展新功能新业态、引领新消费新需求,构建适应中高端需求的农业供给体系。近年来水、土要素已趋于紧张,肥、药使用过量,机械、技术支撑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尽快推动农业发展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依靠科技进步驱动转变,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坚持生态平衡导向。就是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压缩资源高耗、污染多排农产品,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业清洁生产,加快畜禽粪污、农膜、秸秆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业生态修复。针对我国农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区域布局结构与资源禀赋条件不匹配、资源循环利用不够、农作物秸秆和农膜回收利用率较低等问题,要加快完善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体系,促进农业资源有效配置。三是坚持共建共享导向。就是要让广大农民以发展合作经济等形式,共享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等农业供给侧创新的成果。加强科技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业效益。
三、推进农业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措施
农业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供给侧几大要素来进行,包括科技制度改革、成果供给效率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
(一)瞄准产业发展需求,着力丰富自主创新成果有效供给
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紧紧围绕巩固提升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一是创新定位上突出农业重大科技需求导向。创新成果只有面向产业发展需求,才能与资本、市场、人才紧密结合,才能进行迅速转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创新价值才能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要面向产业需求,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和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切实解决科技与产业脱节问题。二是创新领域上突出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要突出品种创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防灾减灾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种业科技上,加强农业种质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选育推广一批市场需要、特色鲜明、优质稳产、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科技企业。新兴产业科技突出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农业新兴产业科技自主创新,积极抢占农业发展制高点;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信息科技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度。三是创新方式上突出产学研用结合。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为核心,进一步优化全省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以及农业企业的科技资源,形成江苏农业新型科技创新团队。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农业龙头企业共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农业科技要素在各创新主体间的扩散和流动,实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叠加、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与现代企业结合,科研优势和主体功能有机衔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搭建成果交易载体,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转化服务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大力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提高农业科技产业化水平。一是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开放科研设施的合理运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加快建设农业科技产业中试孵化基地,构建高水平的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加强关键技术和配套适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完善农业科技产业孵化器,培育农业科技中小企业集群。二是积极扶植和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加强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中介支持,积极扶植和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建立重点的上规模的固定市场,制定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使其真正成为开放、竞争、有序、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市场,促进技术信息在多元化创新主体之间快速流动、快速升值的作用。三是加快建设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为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的成果持有者和农技推广单位、企业的成果转化者搭建成果信息发布、咨询、评价评估、展示交易以及进一步熟化等全方位的服务,搭建农业科技与生产之间的畅通桥梁。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公开挂牌交易,促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农业企业更加紧密地结合。
(三)强化科技推广服务,激发新型经营主体科技需求内生动力。
要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多主体、科技需求多元化的实际,着力构建农科教大联合、大协作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的新机制。一是大力培育具有科技需求潜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重点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创办、领办一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农技人员手把手、面对面技术培训指导,重点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着力提高科技示范户“学习接受、自我发展、辐射带动”三个能力,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科技素质和科技成果应用效果。二是改进农业科技服务方式。突出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导向,按照“首席专家+创新团队+推广单位”的组织模式,提高技术推广的组织化程度和技术集成创新能力、示范推广能力,形成技术推广合力。组织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与农业县(市、区)对接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推进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在一线、创业在基层,培育一批“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农业科技示范村、镇。整合各类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缩短技术推广的中间环节。建设一批区域代表性强、科技水平高、辐射范围广、运行机制畅的“超市式”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着力构建成果对接、转化推广的快捷通道。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科技为先导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第二通道。以基层农技推广单位为主体,大力提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逐步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的信息和科技等项服务,加快农业技术在本地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业科技研究推广的激励机制。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改进农业科技创新立项制度,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监管办法,充分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活力。一是改进农业科技分类考核评价机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推进农业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建立社会需求征题、产业部门命题、科研集成攻关、成果物化转化、市场用户评价的农业科技创新立项机制,大力加强开发性项目研究,特别是物化技术成果的立项研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监管制度,加强农业科技分类考核评价,建立公益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认定、市场化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把解决实际问题、对农业发展的实际贡献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二是培育一支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建立以首席专家牵头,以优势农产品产业为主线,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推进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紧密结合,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水平和推广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优秀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队伍。有计划地安排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养一批高层次农技推广专家队伍。三是多渠道增加农业科技资金投入。进一步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投入,加强公益性科研院所、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以及农民培训机构的条件能力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强度,逐步使企业成为农业科技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投入的主体。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探索建立一批科技担保公司、科技保险公司,努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有效破解科技创新创业中的融资瓶颈,形成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