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

2017-08-30刘惠婷

青年时代 2017年21期
关键词:提升对策阅读兴趣小学生

刘惠婷

摘 要:对于小学生教育工作来讲,阅读教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它能够培养小学生识字、组句等基本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小学生读书的习惯,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对于外部事物的情感认知。那么本文将以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意义分析,了解阻碍当前小学生阅读兴趣提升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行业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对策

一、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意义

对于小学生阅读教学来说,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来说,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能够激发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动力,众所周知,在小学学习阶段,语文与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两门课程,数学是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能力,而语文则是培养他们对于文字及语句的理解水平。所以说,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促进他们阅读更多的书籍,从而积累更多的文字认知量,为之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通过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培养他们对于外界事件、事物的表达能力,这里就要对小学生阅读的根本作用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与成人阅读不同,小学生阅读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对于文章的专业鉴赏能力,而是培养他们对于社会、自然的基本认知,使他们能够通过书籍对这个世界进行更多的了解。基于这点意义,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能够使他们阅读更多作品,从而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为之后的写作、演讲等能力的学习做好铺垫工作。

二、阻碍小学生阅读兴趣提升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对于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意义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笔者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并不高,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以下三个问题是阻碍小学生阅读兴趣提升的关键点。

(一)阅读教学方法过于保守

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思路是:老师在黑板或者PPT上记录木节课语文阅读学习的知识点、重要字词及问题,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大声朗读或者默读,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对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及段落加以理解和分析。通过这种学习方法,一方面会造成小学生失去学习主动性,继而使他们只是习惯性地被动接受知识,失去对知识的主动探索欲;另一方面,使小学生丧失了质疑精神,对于课木上的理论深信不疑,不会质疑学术的真实性。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小学生在阅读课程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甚至能够影响到以后的阅读学习。

(二)缺失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理念

现代的阅读教学是一门多学科、多方面密集交叉发展的学科,阅读教学涵盖了历史、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背景和理论。要想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除了对课木上的知识讲述清楚外,还要对课木外的背景进行详细介绍,才能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知其来源。但是目前许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师仅仅满足于将课木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对课堂外的知识不能很好地梳理介绍,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就是教师缺乏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的观念,不能开拓自己的视野,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太低,从而使得小学生感受不到阅读的魅力,从而逐渐丧失了阅读兴趣。

(三)偏重文字讲解,轻视情感融入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最大的缺点就是将阅读的重点落在了感知、理解阶段,即通过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章主旨、阐述文章的主要写作手法和运用的修辞方法等来完成阅读教学,譬如“你是怎样理解文章中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一段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等单一问题,将阅读能力的培养过于放在了小学生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写作技巧、表达方式方面,却忽略了阅读理解真正的目的———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了解作者内心的设计。其实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如果老师能够多问一些如“作者写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你通过阅读理解得到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会是小学生更加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远,而之前那些本末倒置的现象则会忽略了阅读的真正目的,追求文字上的咬文嚼字和写作阅读技巧的学习,阻碍了小学读书兴趣和乐趣的培养,使他们无法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这点是需要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注意。

三、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对策与建议

现在,对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意义以及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那么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何种对策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接下来笔者就针对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一)深化文本研究,提升阅读内涵

1.挖掘文本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来讲要挖掘阅读文本中的魅力,为了将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师要重视对阅读文本魅力的挖掘,比如,在《盘古开天地》一文中,针对盘古身体各个部分的变化用到了精准的描写词汇与比喻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对段落中语言的优美有一深刻的体会,将其文本阅读的欲望激发了出来。

其次,要合理地向学生展现文本的魅力。在对文本魅力进行挖掘后,教师还应将文本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以将其文本阅读兴趣激发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探索。比如,在学习《花钟》时,文中第一段用了多种不同的语句对花的开放进行描写,而教师可在教学向学生提问:“你们有何发现?你们对第一自然段作何理解?”让学生在探寻问题的过程中对文章语言的精妙有一深切感受,进而激发其阅读全文的兴趣。

2.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教师在小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工作过程中,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小学生年龄比较低,自制力较差,如果一味地放任小学生随意阅读,很多时候阅读教学课堂就变成了小学生玩耍的课堂,久而久之,非但不能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还会使他们对阅读的理解产生偏差。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教师的引導工作必不可少。例如在学习《四个太阳》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结合生活的实际例子,引导小学生进行阅读,让他们区分书中的描写与生活中场景的不同,这样小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会更加仔细的思考,进而提升自我的阅读兴趣。

3.丰富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天性都是活泼好动的,如果仅仅是依靠单调的文章阅读来培养他们的兴趣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合理的阅读活动,激发他们的天性,从而达到提升阅读兴趣的目的。

比如,可以在班内定期的组织“讲故事”活动,让小学生讲述自己的最近阅读了那些童话小说或者文章,里面有那些好玩的事情可以与同学分享,这样不仅锻炼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获得分享的乐趣。

(二)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

很多时候,教师认为小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主动性,认为阅读教学就是需要教师帮助才行,从而忽略了小学生阅读主体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大大降低,就更谈不上阅读兴趣了,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要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小学生足够的阅读自主性,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

首先,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尊重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以朋友谈心的方式来与学生交流沟通,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如让学生读书时,尽量使读书形式多样化,不单纯地让学生整齐划一地齐读或默读,而应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阅读方式。

其次,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赞赏和期望。经常用“你的想法很好”“你真聪明”等语言鼓励学生,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才能得到体现。

最后,培养学生自主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例如,给句子排序,首先讓学生明白文章的语句顺序、逻辑、时间的安排等,有的是按事情发展的逻辑顺序安排的,有的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有的是按总分顺序,有的是按空间顺序排列的。让学生找出相关词语并完成排序,分析这种顺序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情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学生丰富了语文的知识和理论,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陶冶了情操。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还是要回归阅读理解的初衷,真正让学生喜欢上阅读,才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辛振媛.如何正确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3).

[2]康建华.刍议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09).

[3]方耀华.论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要素[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1).

[4]钱慧.风景这边“读”好: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语文天地.2017(12).

猜你喜欢

提升对策阅读兴趣小学生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