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谚语在汉语课堂中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开发

2017-08-30李建华

青年时代 2017年21期
关键词:谚语蒙古族汉语

李建华

摘 要:巧用蒙古族谚语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轻松突破汉语教学的难点,帮助学生扩大汉语词汇量、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蒙古族谚语是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种优质教学资源,教师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必能使蒙古族谚语成为汉语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大提升汉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蒙古族;谚语;汉语;教学

在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谚语以其思想的烁烁光辉和艺术的灿灿色彩,而形成一种独树一帜的文学形式。蒙古族谚语经过代代相传,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更是深远与丰厚。那么今天我们如何灵活恰当的将这些瑰宝运用到课堂中呢?针对蒙古族的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汉语课堂,适当地引用一些相关的蒙古族谚语,既可以激发蒙古族学生学汉语的兴趣,又可以恰到好处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使汉语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一、蒙古族谚语在汉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提高蒙古族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蒙古族谚语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如果引入汉语教学中,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于导课,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拉开课堂序幕。在给学生《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时,用“赛马途上骏马,摔跤场内识好汉”“备烈性马,才能看出好鞍;和强暴斗,才能看出好汉。”作为导入,选用的谚语是在表达坚强和勇敢的意思。

用于讲课,作为知识衔接的桥梁,师生互动交流的纽带。蒙古族谚语可以用于课中的知识过度,使难懂的汉语文学逻辑得到自然的衔接,同时又可以作为“催化剂”,催化蒙古族学生与汉语之间的情感,使学生能够爱上汉语。在《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学习中,篇幅较长,但文章又富有很强的人文色彩,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并体会文章作者的情感,所以引用:“好汉做事做到头,好马凳程跑到头。”“驰骋,马能走尽草原;努力,人能达到志愿。”这是激励学生要像作者一样怀揣梦想,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像草原上的骏马一样,努力驰骋终究会到达草原的尽头。

用于结尾,点石成金,升华主题。一堂完整的汉语课应该善始善终,苍白无力的结语可能会破坏整堂课的效果,而短小精悍的课堂总结则会升华课堂主题,强化学生情感和思想的作用使学生更加期待下节课的内容。

综上所述,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将蒙古族谚语应用到汉语课堂中,是有极强的说服力何感染力的,也可以改变汉语课只是照本宣科講理论的乏味局面。

(二)增强汉语课的人文色彩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特别注意以人为本。立足课堂,挖掘汉语教材的人文性;配合汉语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使用蒙古谚语理解知识内容;鼓励学生从汉语学习中升华自己。

鼓励蒙古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升华自己的情趣,前提是要培养并提高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那么如何更好的使蒙古族学生更好的理解汉语呢?

汉语课堂的人文关怀,也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的关注。蒙古族学生在学习汉语遇到内容太多,语感和鉴赏能力较差等问题时候,学生会产生较强厌恶的心理,这个时候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使用蒙古族谚语进行合理疏导。

(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蒙古族谚语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为生活服务。蒙古族学生从小就接触蒙古族谚语,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成长。由于蒙古族谚语在形式上的特殊审美要求,也是审美化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有序的汉语课堂学习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首先,蒙古族谚语具有社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嫁出去的女,射出去的箭”和“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夫”,等等这些蒙古族谚语在内容上已经脱离了时代的脉搏,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已经没有什么教育意义了,甚至起反作用,这个时候在汉语课堂中就需要学生有辨析是非的能力。

其次,蒙古族谚语十分简短,其中蕴含的道理也高度抽象,因此学生理解起来较难。例如,“当一次鹰,胜过当一辈子乌鸦”这条蒙古族谚语仅有12个字,而其中蕴含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类似这种高度抽象的蒙古族谚语,汉语老师在授课时要结合学情选择恰当的谚语。

最后,蒙古族谚语的哲理性强,蒙古族谚语是蒙古族人民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汉语老师在平时汉语授课或活动中要多读、多学、多记一些蒙古族谚语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而且如果把蒙古族谚语与我们的学习联系起来,那更是锦上添花。

二、蒙古族谚语在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强调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以科学实践反复证实的客观规律为基础把蒙古族谚语应用到教学中,也必须坚持这个原则,如果违背了科学性原则,我们的教学将陷入伪科学的泥潭。

(二)思想性原则

思想性原则也是把蒙古族谚语应用到教学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它要求教师应用蒙古族谚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牛”和“马”是草原上重要的牲畜,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蒙古族在转入半牧半农经济后,“牛”和“马”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在蒙古语中也有很多与二者有关的谚语,教师在应用这条蒙古族谚语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领会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适度性原则

蒙古族谚语以其同时兼有语言和文学的双重性质及艺术魅力,成为蒙古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枝独秀。

个人在湖南省黔阳三中做了一年的支教老师,所带初二班级的学生大部分是少数民族,但是学生的汉语水平并不差,在进行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我也会适当的引用谚语来对语文的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我发现谚语在语文课堂上的恰当使用,的确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加深语文知识点的吸收,但是谚语的使用需要坚持适度性原则。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应用的蒙古族谚语过多、过难,都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如何在汉语教学中应用蒙古族谚语

蒙古族谚语是蒙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既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又经过了集体才智的反复磨炼,因此,在教学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蒙古族谚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并合理应用到教学中。

结合自身支教时期,在语文课堂中引用谚语教学的经验,我认为教师在教给学生一些蒙古族谚语的同时,应该适当要求他们背诵并听写,学生在有机会使用蒙古族谚语时,大多数学生会因为恰当使用了谚语而获得成就感,这就让学生有了极大的学习动力,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长此以往,在班里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汉语的氛围,学生的汉语成绩也可以明显提高。

蒙古族谚语是蒙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内容丰富多彩,它能以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最深刻的内涵,这是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很好的资源。那么结合自身的从教经历和与双语教育的蒙古族学生交流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教学方法:

(一)巧借谚语,丰富汉语语法教学

对于大多数蒙古族学生来说,谈语法色变,汉语语法更是蒙古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的一大障碍,但是蒙古族谚语通常简洁凝练、音韵和谐,学生易懂易记,教师可借用一些结构正确规范、语言通俗易懂的谚语将语法知识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学习一条谚语掌握一条语法规则。

(二)巧借谚语,突破词汇教学

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更容易掌握属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词汇,同时日常的生活用语也是非常重要,那么充分理解并掌握这些日常词汇对夯实蒙古族学生的汉语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所以,汉语教师在汉语课堂上要巧妙借用表达日常生活的蒙古族谚语来提升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巧借谚语,轻松口语教学

蒙古族谚语体现了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实际的汉语口语交际中,如果汉语教师能够培养学生恰到好处地用上几条蒙古族谚语,不仅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同时更加能提高蒙古族学生勇敢进行汉语口语交流的兴趣和动力。

(四)巧借谚语,渗透品德教育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既成才又成人。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有效地渗透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在努力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同时,要时时处处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同理蒙古族学生的教育也是如此。

四、结语

巧用蒙古族谚语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轻松突破汉语教学的难点,帮助学生扩大汉语词汇量、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蒙古族谚语是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种优质教学资源,教师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必能使蒙古族谚语成为汉语教学中一道亮麗的风景线,大大提升汉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蒙古族谚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社.1982.

[2]土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李如密.中学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4]尼玛.蒙古族谚语的伦理教育功能研究.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4).

[5]李书.蒙古族谚语在教学中的应用.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2).

[6]王建莉.《蒙古风俗鉴》谚语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猜你喜欢

谚语蒙古族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追剧宅女教汉语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说说谚语
谚语趣画(一)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