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大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017-08-30王敏

青年时代 2017年21期
关键词:就业难专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

王敏

摘 要:大专生的数目日益增加,其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学校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尽量解决学生就业难,就业率低的问题。可是该问题仍存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想让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就应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规划,并依据规划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工作。本文从分析为何大专生就业难的入手,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专学生;就业难;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能力

一、大专学生就业问题的由来

现在,国家机关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并不缺少相应的人才,对毕业生的需求也就不是很多,这就使得整个社会的需求结构受到影响,这无疑是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个人素养带来了挑战,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大专学生的歧视。这种歧视来自招聘者对大专院校的偏见以及其对大专学生的排斥,这就使得大专学生缺少了平等竞争的平台。在进行找工作的时候,不难发现,有多种歧视,不乏有性别歧视、身份以及学历的歧视。某些企业在进行招聘的时候就会将学历以及学生所在学校视为最先考虑因素,其对学生的出身要求极其苛刻,在他们的眼里,学生出身名校那么能力就强,还将公司中名校学生的比例视为公司的资本。性别歧视在就业中也十分常见,女毕业生找工作难,如果是女毕业生还没有一个好的学校,那么毕业就会更难。

对于大专学生而言,其毕业后主要从事技术工作,属于应用型人才,而且其在校时间较普通大学生要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過程中有所侧重,而且还需传授学生一些社会经验以及工作经验,让学生走出学校就能迅速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将自己的能力凸显出来。但是,就目前的大专教育而言,课程同毕业生就业所需的知识还不能很好的结合,在引导性以及延伸性方面还有所欠缺,还沿用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这就使得课程更加注重理论,对实践不够重视,但是对于大专学生而言,这不能帮助其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不能帮助学生在思想以及能力上做好做技术工作的准备。学校的教育还远没达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以及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

专科生在校期间以及在家中,都是被呵护着长大的,这就使得其对就业有更多的期望,尤其在学校和父母告知其应该有怎样好的前途,怎样好的工作的时候,其对自己的定位就更加不准。这在就业过程中表现极为明显,比如学生在择业的时候会希望找到一份不忙、不累且收入丰厚的工作,希望公司的人文环境好,希望公司的工作环境也好,但是其对自身的综合素质的不足缺视而不见。但是,大专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欠缺使其不能在工作过程中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的千变万化,这样学生又会开始抱怨工作的不如意,会想跳槽,可是还没有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

二、如何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一)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

这也就是自我评价的过程,应该对自己有更为全面的了解。若想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那么就应该能过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如果大专生能够做到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方可不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没有目的或者有更高的期待。然而现在,大专生对自我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具体表现就是没有个人志向,而这恰恰是在制定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点内容;学生还不能从多个角度对自己进行评价,其单从职业生涯测评的结果来考量,而其实最为了解学生的是其老师以及父母或者身边朝夕相处的同学;大专学生所考量的内容还有待健全,其在注重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等多个因素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自己的情商;大专学生不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结合起来;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时候会过度的相信经验以及其他人的建议,不能真实客观的考量自身的优缺点。

(二)对职业环境要有正确的分析

学生在进行择业,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首先要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的背景有充分的了解,应知道其具体是做什么,现在发展如何,未来发展如何,需要怎样的人才等。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学生必须充分考虑相关环境的变化,并对环境变化是否会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怎样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学生过分注意行业的发展情况,而对其所应聘岗位的能力需求的认识不足,对岗位所需人才是怎样的人才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大专学生对行业背景的了解途径应该继续拓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目标确立了,那么旗帜也就树立了,这样就能正确的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由此可见,职业目标的确立是十分关键的,学生在进行职业目标确定的时候应该有长的计划还有短的规划,也就是需要更加全面的考虑整个计划。这就需要学生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综合评估职业生涯规划中会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难题的方案。将职业目标树立的更贴近自己的能力,不要将其理想化,应从小事做起,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择业应尽量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这样有助于其在工作过程中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了解工作的背景。

(四)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的培养方案应着重大专生实践方面的教育工作,这样就能保证学生动手能力强。学生在制定培养方案后,进入工作岗位能迅速适应岗位,校方与学生共同努力,使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更强。实践能力不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包括学生将自己想法变为现实的能力,就是学生能够充分的考虑社会的实际情况,考虑想法的可行性,学生应多与人交流,对自己能否胜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所制定出的职业生涯规划才是行之有效的。

三、结束语

大专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专生日后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应尽量确保其合理性,正视各种带来就业难的问题,并在符合大专生自己需求以及意向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让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教师以及家长在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应予以正确的引导,不能引导学生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让学生正视自己,正视工作。大专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也应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以及他人的建议,最后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属于并合适自己的规划。

参考文献:

[1]黄海涛.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现象的表现及危害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2]杨红卫,杨军,常凤英.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M].云南: 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3]刘维利.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J].淮坊学院学报,2008.

猜你喜欢

就业难专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