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影响

2017-08-30孙健

青年时代 2017年2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影响

孙健

摘 要: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体育教育又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的发展是否有力促进学生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以及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本文根据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了体育教育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如何更好的落实体育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建设;影响

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学科,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体魄强健、意志坚强是一个国家、社会蓬勃发展的标志,同时在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维护校园安定团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人们良好的个性心理、促进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在各地多校重视体育教育的实践与影响力研究。体育教育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结合,可以进一步为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推动力量,同时也为高校学风建设的促进探索了新的路径。

一、体育教育发展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本科教育相比起步较晚,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也相对滞后。目前高职院校中体育教育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没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教育体系,所以难以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与影响力。当然也与体育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未被重视有关。高中阶段多数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锻炼时间严重不足。进入大学,学生体质状况、耐力素质、肺活量等基本指标下降呈停滞和下降趋势,肥胖率、近视率增长,进而表现为抗压能力缺乏,意志比较薄弱,竞争意识缺乏,心理亚健康人数直线上升等等。以上状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基础条件不够

调查表明,高职院校的体育师资师生配比度不够、体育课程教学没有形成完整体系、课外体育活动少、体育教育出现按部就班思想,课余体育训练没有有效组织从而有持续性,高职类体育竞赛参与度低,体育竞赛范围小,没有形成高校自我特色,教学过程还是拘泥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影响下,单一的教学方法,单一的体育器材,固定的场地,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提不起精神,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被动参与。体育科研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也不甚完善。

(二)对体育教育思想上不重视

据调查,在走下网络,走出寝室,走向操场的影响下,有的学生缺乏对体育的认识,错把体育当成被动的任务与负担,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是浪费时间、花费精力,甚至认为体育可有可无,缺乏体育锻炼的忧患人事不高,不知体育锻炼能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习惯性的疏于体育锻炼。

(三)大学生活环境中运动因素不足

手机、网络游戏、电影电视剧等等充斥着大学生活,严重干扰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学生目前的主流生活方式是静态的,画地为牢式的,这种状态的背后导致动态或者说体育运动因素越来越少,病态越来越多。

二、体育教育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一)有利于丰富学风建设的内涵

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与重中之重,体育教育不仅是传授运动技能,更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达到一定的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程度,养成锻炼的习惯,在运动中向学生展示体育中蕴涵的纪律、信义、友爱的丰富内涵,培养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兼具的人。实践经验表明,正确认识和推进体育教育对于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通过体育教育这一突破口,提升在校学生的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的:“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教育不仅使学生能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大学生活、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规范,而且人的自信首先是身体的自信,体育教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向更高的人生目标迈进。

开展体育教育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体育活动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健身层次.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可以磨练人的意志.通过训练、比赛使人获得坚强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特别是在比赛过程中.品尝了失败的痛楚与成功的喜悦后,人们会懂得团队的力量,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情操。在高校进行体育活动的目的也是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为学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如何更好的落实体育教育的建设

(一)培育体育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在校生多数实行的是全日制住宿,集体生活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身上存在惰性且学生的功利性强很强,做事讲回报,没好处不去做,他们缺乏兴趣和毅力。增强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理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向大然、走到阳光下,由“静”到“动”,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的养成与学习习惯的养成相辅相成,要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愿意投入就会有收获的过程。学生一旦对体育产生兴趣,就会对此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产生持久的注意,并能保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维、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虽然体育活动要求他们付出较多的体力,容易产生疲劳,但是他们还是精神饱满,积极参与,全力投入,努力进取。

(二)发展运动技能,养成精英意识

体育教育直接的目的或意义就在于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日常的体育锻炼是对技能的实践与丰富发展。落实体育教育,从横向上看就是不断拓展学生的技能方向,从纵向上看就是让学生对已掌握的,喜爱感兴趣的技能深度钻研实践。

横向上看,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体育事业,活泼、好动、精力充沛,不怕吃苦,具有较强的拼搏精神。

从纵向上看,技能的逐步提升容易进入高原期,技能形成的初期进步较快,中、后期,练习的进步常常出现停滞,不再继续上升而保持在一定水平,有时甚至稍有下降。所以逐步发展体育技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强度和拼搏精神使他们在心理上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强烈,同队的同学中学习好的会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进步风气。

参考文献:

[1]高峰.體育文化对体育院校学风的负向功能及其应对[J].体育文化导刊,2014(01).

[2]袁礼峰.浅谈体育类院校学风与育人环境建设[J].企业文化,2011(12).

[3]姬鵾鹏.体育教育类大学生学风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34).

[4]谢文兵.试析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意义、问题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2).

[5]李玉龙.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12).

[6]邱峰,周亚军. 高校学风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2).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