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巴拿马运河
2017-08-30曹廷
曹廷
今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建交,从而使得国人对这个中美洲小国的兴趣陡升。关于巴拿马,最为世人知晓的就是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的面积仅有7.55万平方公里,人口393万,但因连接南北美洲,东西分别毗邻大西洋和太平洋,被视为美洲大陆的战略要冲。而横穿巴拿马地峡的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主要航道之一,也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巴拿马因为运河而举世闻名,也曾因运河被美国长期控制。
“黄金水道”的诞生之路
巴拿马运河位于北纬9°,运河在大西洋一侧的科隆入口,向南通过加通水闸进入加通湖,然后向东沿一条东南向航道到达太平洋一侧的巴拿马湾。这条运河从酝酿、设计到最终建成历经了数百年的历史。
早在15世纪,西班牙人就萌生了在中美洲开凿运河的想法。1534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下令对巴拿马地峡进行勘查。从18世纪开始,西班牙殖民政府陆续派员勘查中美洲地形,最终巴拿马地峡以距离最窄(61公里)、尼加拉瓜地峡以有尼加拉瓜湖和圣胡安河等有利条件,逐渐成为众望所归的备选地点。19世纪初,随着拉美殖民地的独立斗争上演,巴拿马也于1821年独立,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部分,西班牙殖民者开凿运河的愿望落空。1830年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解体后,巴拿马成为新格拉纳达共和国的一个省。
当时,羽翼渐丰的美国已将目光投向南方,意欲将势力范围扩张到拉美地区,巴拿马因其优越的地缘条件而成为美国觊觎的对象。1843年,新格拉纳达政府照会英、法、美、荷、西班牙等國,提议由它们合建巴拿马运河,并由各国共同保证运河未来的中立地位,但唯独只有美国表示对此感兴趣。1846年12月12日,美国与新格拉纳达签署了《彼得拉克—马利亚里诺条约》,规定美国公民、船只和商品在新格拉纳达境内可以享受其公民所能享有的种种权利,将来巴拿马修建任何交通设施时,其通行权或过境权应对美国政府和公民自由开放。随后,美国开始逐渐对巴拿马进行渗透。1850年,美国耗资750万美元在巴拿马地峡修建连接两大洋的铁路完工。1856年,一名美国游客在巴拿马火车站与一名当地小贩发生纠纷,冲突很快演变成一场枪战,造成数十名美国人和巴拿马人死伤。该事件引起了新格拉纳达对美国干涉行径的强烈不满。之后,新格拉纳达改名为哥伦比亚。美国不断对巴拿马运河开凿权和租借事宜提出要求,哥伦比亚屡次拒绝。同时,哥伦比亚将目光投向欧洲,看中了成功修建苏伊士运河的法国人。1876年,由法国控制的洋际运河工程国际公民协会成立,着手对巴拿马运河的开凿进行相关论证,得到了哥伦比亚政府的认可。在法国人主导下,运河于1880年开凿。但由于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公司管理经营不善,1889年法国洋际运河公司破产,工程被迫中断。1903年,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独立后的巴拿马与美国签订了《巴拿马运河条约》,赋予美国在巴拿马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美国则一次性支付巴拿马1000万美元作为所谓“签约补偿”,并且自1913年起,每年支付25万美元租金。美国人的介入使巴拿马运河工程全面恢复,工期大大提前,1914年8月15日完成试航。1920年6月12日,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全长81.3千米,水深13~15米,河宽150?304米。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米,设有6座船闸,闸室长304.8米,宽33.53米,可以通航7.6万吨级的轮船,船舶通过运河需耗时9个小时。运河开通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1万多公里,很快成为炙手可热的“黄金水道”。1920年起,巴拿马运河成为国际通航水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巴拿马运河已成为一条繁忙的贸易通道,有“全球贸易晴雨表”之称。目前,通过该运河的货物年总运量约为3亿吨,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美国、中国和日本分别是运河的前三大用户。据统计,美国海上物流量的70%左右都经过巴拿马运河。
近年来,随着国际货运量大幅增加以及船舶大型化,巴拿马运河的通航能力已经达到瓶颈状态。为此,自2007年起,巴拿马斥资52.5亿美元对运河进行拓建。拓建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分别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两端各新建一个船闸;二是为新船闸开挖入闸道,使新船闸与现有航道相通;三是现有运河航道的加深,以及提高加通湖的水位。历经十年,2016年6月26日拓建工程正式竣工。新的运河船闸长427米,宽55米,深18.3米,最大吃水深度由原先的12米提高到15.2米,可通行装载1.3万个标准集装箱的新一代“超巴拿马型”大型船舶,运河容量翻番。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称,运河扩建后,全球96%的船只可以在该运河通行,货物年通过量有望在10年内增至6亿吨。随着巴拿马运河的运力倍增,不仅其自身战略价值得到极大提升、经济发展迎来重大机遇,而且对促进世界贸易亦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与美国的恩怨情仇
巴拿马运河修建的历史是巴拿马历史的缩影,运河问题也是美巴关系的核心问题。1823年门罗总统发表“门罗宣言”后,美国逐步加大对拉美的干涉。巴拿马因其地缘战略价值而受到美国的重视。早在1881年法国人开始开凿巴拿马运河之际,美国的有识之士就指出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地位相似,将成为一条战略性的水道,并警告称如果美国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和海军力量来应对的话,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对美国无异于一场灾难。因此,当法国放弃巴拿马运河后,美国立即紧锣密鼓地寻找代理人,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以便日后夺取运河的开凿权以及完全掌控运河。
运河正式完工后,美国则进一步加紧对巴拿马的渗透和控制。在运河管理方面,美国提出从运河中心线向两侧各延伸8000米、面积为1432平方公里的地带为运河区,区内由美国任命总督进行管辖。1903年签署的《巴拿马运河条约》还规定巴拿马共和国不得在运河区执行国家主权,美国有权对巴拿马城和科隆城进行干涉,以维护公共秩序,变相地将巴拿马变为美国的“保护国”。此外,运河管理机构高层几乎被美国人垄断,巴拿马人完全被排斥在运河管理之外。运河建成后,美国长期是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每年运河总收入约3亿美元,绝大部分为美国所得。在军事方面,美国将巴拿马作为控制拉美的前哨站以及向全球投送海上力量的重要战略支点。美国在运河区先后建立了十多座军事基地或要塞,并成立了“加勒比海司令部”,后又扩大为“南方司令部”,负责美国本土以外西半球的三军行动。冷战时期,有6.5万名美军官兵和数千名文职人员部署在运河区内。巴拿马运河俨然成为美国霸权的象征。
面对美国霸占运河区的行径,巴拿马人民展开了坚持不懈的斗争。1936年和1955年,在巴拿马人民的压力下,美国曾两次修订美巴条约,但均未改变1903年条约中的奴役性条款。1964年1月,一名巴拿马学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携带国旗进入运河区,升起国旗,被美国驻军枪杀。被激怒的巴拿马民众冲进运河区与驻守美军发生冲突,造成400人死伤。随后,巴拿马政府与美国断绝外交关系,并宣布废除运河条约,要求收回运河主权,巴拿马政府的主张得到许多拉美國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1968年,巴拿马军人托里霍斯上台担任政府首脑后,积极领导人民为收复运河主权而进行斗争。1977年,美国卡特总统与巴拿马签订了新的运河公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后,运河完全交巴拿马管理。然而,美国政府并未就此善罢甘休。1981年里根政府上台后,提出了“重振国威”的口号。里根政府认为,巴拿马运河的战略价值极高,是控制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重要抓手,因此企图继续霸占运河,以在冷战中与苏联争夺霸权时占据有利位置。然而,1983年8月诺列加接任巴拿马国民警卫队司令后,公开与美国对抗,要求美国按1977年签署的条约在1999年底前将军队全部撤走,恢复巴拿马在运河区的主权。诺列加的民族主义立场令美国极为不快,美巴关系急剧恶化,1988年美国指控诺列加有贩毒行为,企图将其搞垮。在1989年5月巴拿马的总统大选中,美国暗中扶持的反对派候选人恩达拉获胜,但诺列加宣布选举无效,引起美国强烈不满。12月20日,美国直接对巴拿马进行武装干涉,发动代号为“正义事业行动”的入侵战争,派遣2.7万名士兵和300多架武装直升机,强行将诺列加抓捕到美国受审,引起世界一片哗然。
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对拉美的战略也出现调整。没有了苏联势力的威胁,控制巴拿马运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美国而言也不似从前。加上国际社会加大对巴拿马的声援,美国不得不在1999年12月31日午时兑现了其协议内容,将运河归还巴拿马,并撤走军事基地。消除了运河主权问题的羁绊,美巴关系持续改善。目前,对于巴拿马而言,美国对其仍有巨大的影响力,是其外交的重中之重。在经贸上,美国是巴拿马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2007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美国也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一大用户。在安全上,两国长期进行反毒和反恐合作。2017年6月下旬,巴拿马总统瓦雷拉访问美国并与特朗普会晤,强调要与美继续加强安全合作。美国亦重视与巴拿马的关系。21世纪以来,美国持续在巴拿马重建军事基地。2002年,美巴达成协议,规定巴拿马的港口和机场可以被美国武装力量“使用”。2009年10月,巴拿马总统马丁内利宣布向美国转让两个海军基地。迄今为止,美国已重新在巴拿马设立多座海军和空军基地,将其作为西半球重要的军事据点。两国在军事和安全领域持续展开合作。
运河建设,中国功不可没
在巴拿马运河的开凿过程中,华人功不可没。从1881年到1914年,大批华工远赴重洋来到巴拿马,在运河的开凿中从事挖土开凿等工作,其中不少劳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纪念华人对运河建造的贡献和功绩,巴拿马政府在运河中段的库莱布拉山山顶上修建了一座凉亭,称为“契约华工亭”。运河完工后,一些华工留在当地,凭借开凿运河获得的第一桶金,从经营小本生意开始起家,逐渐在当地扎根下来。目前巴拿马约400万人口中有15万华人,90%以上来自中国大陆,有华人血统的更是高达30万,其中不少人是当年参与运河建设的华工后代。
而中国随着经济影响力的上升,对巴拿马运河的使用需求也日益增大。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统计,2015年,来自或前往中国的货运量占当年运河全部通过量的20%左右。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运河第二大用户,中国船运企业每年缴纳的“过路费”达上亿美元。2016年6月的运河拓建竣工仪式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的“中远海运巴拿马”号成为首艘通过运河的船只。同时,在航运的便利条件推动下,巴拿马已成为中国在中美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目前是西半球最大的自贸区——巴拿马科隆自贸区的第一大货物供应国。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中巴贸易额为63.83亿美元,中方主要出口轻工和纺织品、燃料油、橡胶、计算机和通信产品等,进口鱼粉、废金属、水泥和皮革等。
而巴拿马运河也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重要目标。由于巴拿马巨大的发展潜力、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公开透明的法律环境,中国企业对巴拿马运河港口和大桥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持续增多。早在1996年,香港和记黄埔集团便中标赢得了分别位于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的经营权。2016年,中国岚桥集团收购巴拿马最大港口——玛格丽特岛港口,计划将其建设为现代化和高效的深水港口。据称该投资项目将至少为巴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将为巴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此外,目前在建第三座跨巴拿马运河大桥也是由中企设计并监理,而计划中的第四座跨巴拿马运河大桥的投标中也有中企的参与。
2017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建交后,双边关系将迎来新的机遇。相信随着中巴关系的不断发展,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而中国与拉美地区的整体合作也将登上新的台阶。承载着悠悠百年历史的巴拿马运河将见证这新的一切。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