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族院校
2017-08-30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是一所自治区直属的、全日制本科民族院校。1953年建校,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成立的民族院校。学校是在原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2000年,两所学校合并组建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成本科学校,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学校下设16个职能处室、15个教学系部、3个教辅单位、2个研究机构。现有教职工579人,其中蒙古族占84.6%。教职工中教师399人、博士27人、在读博士28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63.3%,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36.4%。学校现开设29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学校主要面向自治区和蒙古语文协作八省区招生,2015年起面向全国其他省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140人,其中蒙古族学生占71.3%。
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整合优势力量,凝练研究方向,优化学科布局,2012年确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蒙翻译)、中国少数民族史(蒙元文化)为学校第一批重点建设学科。学校注重特色专业发展,发挥蒙古语言授课的传统优势,坚持蒙汉双语授课,大力加强民族类专业群建设,基本形成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蒙翻译)、蒙古语新闻传播学、民族初等师范教育为优势,以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民族传统体育为特色的专业建设格局。
科研工作成绩斐然。学校科学研究工作以民族教育、民族经济、民族历史文化、蒙文信息处理、应用数学研究为特色,致力于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研究,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或中心9个,校内平台若干。升本以来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147篇,出版学术专著29部、教材76部,各类科研项目立项229项,201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获批国家社科项目在全区高校排名第六。学校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蒙翻译)、中国少数民族史(蒙元文化)获批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有5个学科建设平台和2个教改平台。“哈撒儿与科尔沁历史研究”团队入选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学报《蒙古学研究》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A级学术期刊。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校注重发挥优势,培育特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打造文化品牌,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每年一届的“校园那达慕文化节”2016年被立项为自治区高校校园文化精品项目,“1356”文化活动体系独具特色,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了民族团结。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学校办学经费累计投入7.3亿元,固定资产总值由2亿元增至近4亿元,生均图书由60册增至83.29冊。投入近1.9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50万元建设校园监控系统,投入近600万元建设安全可控的校园网络环境,引进“教学管理平台”“财务网上综合服务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成立6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培养民族优秀人才,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宗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族院校,为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人才3万多名,先后获得国家和自治区两级“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以及第四届“乌兰夫蒙古语言文字奖”先进集体、全区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先进集体、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等荣誉,被社会各界誉为蒙古族人才的摇篮。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依靠每一位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注重营造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名师名家和发挥个人才智的人文物质环境,使各族师生团结一心,和谐共处。
夯实基础,转型发展。夯实学科专业基础,有步骤、分阶段实施部分学科专业的转型,坚持问题导向,补齐自身短板,积极改造老旧专业,培育新的学科专业优势,推进学校逐步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
发挥优势,特色发展。在已有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新的特色学科专业,注重授课语言和实践教学多元化,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强化学校民族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
提升质量,创新发展。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活力和办学效益,重点突出思想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学术文化创新、管理治理创新,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
加强合作,开放发展。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树立开放办学理念,加强和完善对口支援和联合办学机制,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推进与国内外高等院校、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学校开放办学水平,实现互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