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池塘刺参与中国对虾轮养技术要点
2017-08-30蒋丹马国臣苏文清
蒋丹+马国臣+苏文清
针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sis)养殖池塘冬季闲置、利用率低的现状,我们结合中国对虾适合高温低盐环境,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适合低温高盐环境和主要摄食池塘底泥的生态习性,于2014年至2016年进行了海水池塘刺参与中国对虾轮养试验,在不影响中国对虾养殖生产的情况下,利用池塘闲置季节,采用适度集约化的网箱养殖模式增加一茬刺参养殖。通过对养殖池塘水质监测和浮游藻类调查以及刺参的苗种选择、投放密度、投放时间、水质调控、越冬等技术的研究,筛选出了刺参适宜的放养密度及养殖管理技术,探索出海水池塘刺参与中国对虾生态轮养模式,提高了海水池塘利用率,平均增产刺参421.5 kg/hm2、增效6 414.8元/hm2,推动了海水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的发展。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养殖前池塘清理
3月底到4月初用推土机清除池塘底部过多淤泥,修整池壁和闸涵。
2 中国对虾养殖
提前半个月注水,水深0.7~1.2 m。4月中旬投放虾苗,规格为9万~10万尾/kg,投放60 000~97 500尾/hm2。第10 d开始换水,每天平均换水量为池中总水量的10%。15 d后投喂丰年虫,养殖前期饲料为丰年虫搭配人工配合饲料(丰年虫为主要饲料),中后期饲料为兰蛤搭配人工配合饲料(兰蛤为主要饲料)。每个池塘设20个流动饵料观察点,了解对虾摄食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9月中旬后收获对虾。
3 收虾后池塘处理
收虾后,用20 mg/L漂白粉全池泼洒,清塘消毒。
4 安装网箱
池水处理7 d后开始安装网箱。网目大小根据拟投放海参苗种规格设计,以海参苗种不能逃逸,尽量大为原则。网箱要贴底敷设,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池底覆盖率,以操作方便,覆盖面积大为原则,一般覆盖率为80%左右。网箱大小以操作方便为原则,网宽根據支撑杆的长度确定,网长根据池塘长度和形状以及操作方便性确定,网高一般不超过1.5 m。网箱内根据需要设置附着基,网箱上盖留出投苗口。
5 刺参养殖
网箱安装好,加注新水至1.5 m以上。7 d左右,附着基和网箱箱体附着一定数量的浮游硅藻后投放海参苗种,投放规格为30~40头/kg,投放密度3~5头/m2。日常管理,投放苗种10 d后开始换水,换水间隔为10 d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中总水量的25%。冬季结冰期如果换水不便可适当减少换水量或不换水。每15 d对池水水质进行一次监测。5月下旬后出参销售,将网箱拖出池塘。
6 刺参与中国对虾养殖重叠期解决办法
4月中旬开始投放对虾苗种,但海参正在迅速生长,此时出参效益会大大降低。解决办法有两种:一种是照常投放虾苗,5月下旬至6月初出售海参后,撤除网箱继续养虾。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池塘全年得不到传统的风吹日晒物理消毒,对虾养殖期间可能病害增多。第二种方法是在池塘向阳一角建设温棚,4月中旬暂养虾苗,海参出售后彻底清塘消毒,7 d后注水,再将暂养虾苗放入池塘。第三种方法是将相邻的三个池塘设为一组分别养殖,中间池塘只养对虾,两边池塘进行轮养。4月中旬将三个池塘的虾苗放入中间池塘暂养,另外两个池塘海参出售后,彻底清塘消毒,注水后将中间池塘与两侧池塘挖通,让虾苗自行游到两侧池塘。第二年可以轮换池塘功能。
7 养殖效果
2014~2016年参虾轮养与对虾单养的对虾收获情况如下表:
8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刺参养殖对池塘底质的改良效果尚不明确,今后应开展池塘底泥的监测,摸清底泥中有机物质及其他成份的变化,以更好地为刺参与对虾生态轮养提供科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