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大数据被放大的三个特征

2017-08-30王峰

通信产业报 2017年30期
关键词:体量万物联网

王峰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人类的活动本身,开始被数据化。在万物互联时代,越来越多的物理硬件,将会由传感器收集、采集数据,并通过物联网络传输回平台侧。在万物互联时代,大数据的几个重要特征,将会被成倍放大,并最终形成特殊的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

1.数据的体量将会成倍增加。正如移动互联网时代,核心网络节点从PC转换为人一样,在万物互联时代,无数的物理硬件将成为核心网络节点,数据来自无数自动化传感器、自动记录设施、生产监测、环境监测、交通监测、安防监测等;来自自动流程记录,刷卡机、收款机、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互联网点击、电话拨号等设施以及各种办事流程登记等。由于连接数的增加、不间断的数据收集、存储、回传,以及更高清的图片和视频应用,都会让数据的体量有惊人的爆发。比如Google街景服务,每辆车每天产生的数据将达到1TB,加入分三个拷贝,一年就是1PB,而目前最大容量的存储硬盘不过是10TB。

2.数据的及时性特征将会被放大。在互联网甚至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的及时性并没有那么重要,大量的统计结果是基于过往数据的挖掘而产生的。例如,Facebook利用了网民在无压力情况下浏览网页、评论、点赞、社交言论的情况,成功预测了美国各州总统大选的结果。但是在万物互联场景下,由于物联网可以实现微量数据的不间断回传,人们对于数据的及时性需求将越来越旺盛,无等待服务将被更多的行业提供,从而产生更多的应用场景。

3.数据的完备性将得到极大程度的丰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格式变得越来越多样,涵盖了文本、音频、图片、视频、模拟信号等不同的类型;数据来源也越来越多样,不仅产生于组织内部运作的各个环节,也来自于组织外部。例如,在交通领域,北京市交通智能化分析平台数据来自路网摄像头/传感器、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以及省际客运、旅游、化危运输、停车、租车等运输行业,还有问卷调查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4万辆流动车每天产生2000万条记录,交通卡刷卡记录每天产生1900万条,手机定位数据每天产生1800万条,出租车运营数据每天产生100万条,定期调查覆盖8万户家庭等等,这些数据在体量和速度上都达到了大数据的规模。

物联网大数据的故事还有很长很长,数据的爆发只是一个开始,发展的每一個步骤,都是一个细分领域,我们在大数据应用的路上,也才刚刚起步。

猜你喜欢

体量万物联网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身联网”等五则
砳建筑:在“鹅卵石”体量中实现绿色节能办公
超长无缝钢结构在超大体量工程中的应用
抢占物联网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打造体量感的裤装2016春夏女裤流行前瞻
导语:小体量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