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初探

2017-08-30杨宇贾永兴荣传振王渊朱莹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4期
关键词:团队建设创新能力

杨宇+贾永兴+荣传振+王渊+朱莹

摘要:综合了多领域前沿技术的机器人竞赛正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也成为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本文在介绍机器人竞赛基本情况后,对创新团队建设的意义与目标进行了阐述,并依托机器人竞赛归纳了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实现学生团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团队建设;机器人竞赛;创新团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4-0048-02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作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此外,在“十三五规划”中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指出:要“推进科教融合发展,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

综合了多领域前沿科技的机器人竞赛,则成为高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大学生创新团队的首选载体。本文依托历年的参赛经验,研究和探讨了机器人竞赛建设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意义、目标和对策。

一、机器人竞赛简介

为了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机器人竞赛,按其竞赛内容可分为:机器人单项竞赛和机器人综合竞赛。我院机器人团队参加的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则是一个综合性竞赛,它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权威的机器人技术大赛、学术大会和展览会,基本覆盖了中国现有最顶级的机器人专家和知名机器人学者,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亚洲机器人尖端技术产业竞赛和国际顶尖人才汇集的活动之一。

二、创新团队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一)创新团队建设的意义

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科研活动已经由传统的“单兵作战”向“团队协同作战”转变[1]。大学生创新团队是指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学习及科研目标而相互协作进行创新活动并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群体组织[2]。

创新团队作为学生发展自我、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3]:第一,由不同专业知识和个人素养的大学生组成了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在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将课内知识有机地应用于科研实践,利于培养复合的人才。第二,大学生创新团队在有效的领导组织下,其研究方向明确,将课堂知识与社会需求的进一步有机结合,拓展了创新与发展空间,能产生出更多的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第三,大学生创新团队在互助互爱、相互包容的氛围中,使成员能彼此尊重个体差异,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激发出更强的团队力量。

(二)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

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4]:第一,将任务合理分工,并明确团队成员的任务目标,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各自优势,实现创新发展;第二,培养团队的凝聚力,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并能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努力完成任务;第三,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的互信互爱与彼此认同感,形成良好有效的沟通氛围。

三、機器人大赛创新团队建设对策

(一)组建机器人创新俱乐部

为了促进机器人创新团队的发展建设,同时为更好的落实“培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我院组建了机器人俱乐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并制定了俱乐部的基本制度,规范了俱乐部各项工作。俱乐部成立后,还规范、完善了内部职能机构,并配备了专门的活动场地,购置了数控机床、3D打印机、示波器等机器人设计制作工具与仪器,满足了俱乐部成员日常学习和训练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组建梯队式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人员的选拔是团队建设的基础。选拔原则为要确保分配到项目工作的人员是最适合项目需要的,同时也是最能发挥其技术特长的。

我院机器人创新团队成员选拔以机器人竞赛活动为牵引,按照计划分三个阶段:阶段一,初步筛选主要面向全院对机器人设计有兴趣的学生,通过自愿报名,由指导教师面试择优录取。随后初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自主选择机器人项目,并进行前期制作。阶段二,主要针对学生前期学习和制作结果,进行成员淘汰,再选择部分比赛项目对老成员和新成员分别单独辅导和集中授课,并择优参加比赛。阶段三,根据比赛结果,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对获得决赛资格的队伍集训,同时以老带新,形成项目组,不同年级的学生相互渗透,形成梯队,结成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设计和共同制作,完成机器人技术和经验的传承,保障机器人项目研发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三)拓展梯队成员学习创新

根据机器人比赛的时间安排和项目规则要求,俱乐部会针对性地开展常规集训和外出交流培训。常规集训主要面向团队新成员讲授机器人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解读比赛项目,并根据每个成员的特点,分成机器人项目小组,分工协作完成各自比赛项目机器人的设计、制作与编程调试。目的是培养新成员兴趣,树立其责任感,并快速进入备战机器人大赛状态。外出交流培训,一方面,为了开拓团队成员视野,跟进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激发技术创新的兴趣,组织成员去兄弟院校学习交流、到机器人比赛现场观摩学习或聘请相关专家做学术报告。另一方面,鼓励指导教师与团队骨干成员参加机器人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讨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知识,加强与其他高校在机器人领域研究的沟通与交流。

(四)培养团队的团队精神

创新团队建设还要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其基础是尊重个人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提升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促进内心动力的产生[5]。

团队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指导学生参加机器人比赛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根据机器人比赛项目将梯队成员分成不同项目小组,每个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合作完成各自项目机器人的设计制作。为保证成效,按以下原则分配组员:(1)新老成员搭配,可促进协作意愿产生;(2)互补性格的成员搭配,可实现彰显个性与协同互补;(3)不同专业成员搭配,以保证知识优势的发挥。其次,在各小组设计制作机器人时,引入竞争机制保证团队在协作中高效运行。为督促各项目进度,要求各小组制定计划表,并定期集中汇报各组进度,根据各组进度情况进行奖惩与淘汰。小组之间的竞争促进了小组内部成员的协作。最后,在比赛现场,为了进一步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培养团队精神,要求各个小组之间要互相帮助和加油鼓励,共同完成每场比赛对抗。因为两个团队间展开对抗时,团队的凝聚力是最强的,通过大赛的历练,可极大地增强团队成员之间互信、互助和相互依赖,促进了团队融合,进一步激发了团队精神。

四、结语

为加强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以机器人竞赛为依托,组建了机器人俱乐部,培养了梯队成员,提高了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总之,基于机器人竞赛的机器人创新团队建设调动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进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劲松.对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8,(4):33-35.

[2]陈刚.利用大学生社团参与学校管理研究[J].品牌(理论月刊),2011,(02):131-132.

[3]黄敦华,赵丹.基于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计划的机器人创新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1,24(4):181-184.

[4]井涛.CL无人机项目团队建设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12).

[5]何杰.社工组织及团队建设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11).

猜你喜欢

团队建设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团队建设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