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及其政策建议
——基于安徽省S县的调查

2017-08-30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安徽大学补贴粮食

钟 鹏

(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00)

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及其政策建议
——基于安徽省S县的调查

钟 鹏

(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00)

在粮食生产获得逐年丰收的大好前景下,随着粮食增产动力的不足,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粮食补贴政策效果的不显著所引发的农户分化现象正在凸显,在对S县的调研过程中尤为突出,因此需要对农业补贴政策从种子到收获整个过程都要进行创新与完善,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粮食,加大对农机具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等等,才可以将S县一个贫困县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

粮食生产;农业补贴;模糊评价

一、S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其数据分析

(一)生产现状

2004年以来实施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及其相关支持政策对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与粮食产量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1],在对S县的实地调研中,S县的粮食产量也是在不断增长,在政策推动、农业投入加大、种植结构优化和基础设施增强等多重利好因素推进下,S县2015年粮食总产量由40.99万吨提高到43.1万吨,蔬菜总产量也由35万吨提高到40万吨。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比上年增加了135家,成功创建了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获得了全省绿色食品工作十强县、全国茶叶生产百强县等多项荣誉。同时,S县也积极鼓励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多种粮,种优质粮,为粮食增产提供动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为解决好农民问题,是缩小城乡差距、提供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因素[2]。

(二)数据分析

1.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对S县的A村、B村、C村等七个村105户,709名村民的实地调研,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S县当地的粮食补贴政策以及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是否满意等,对补贴标准、发放方式等主要来源于S县人民政府。

2.评价方法

本文研究的是S县农业补贴实施效果以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因此,运用模糊评价法衡量S县农业补贴实施效果。模糊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综合评价法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结果明确,能较好地解决一些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用于评价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3.计算结果及分析

下面运用模糊评价法评定补贴政策的具体实施效果:

(1)建立属性集

A={补贴标准,补贴范围,补贴发放,补贴了解程度}

(2)建立权重集

ω={0.35,0.3,0.25,0.1}

其中,ω为权重模糊变量,∑ω=1

(3)建立评价集

V={有效果,一般,没有效果}

(4)列出单因素模糊评价

补贴标准:R1={0.11,0,0.89}

补贴范围:R2={0.45,0.51,0.04}

补贴发放:R3={1,0,0}

补贴了解程度:R4={0.85,0,0.15}

(5)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

(6)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bj=(w∧r1j)∨(w∧r2j)∨(w∧r3j)∨(w∧r4j)

其中:∧表示两个变量取小的;∨表示两个变量取大的

(7)结果分析

由上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可得B=0.32 0.32 0.36,即0.36>0.32,因此可以得出结论:S县A村、B村、C村等七个村农业补贴的实施效果认为没有效果或效果一般的人居多,而认为有效果的人数不多。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尽管多数农户知道自己获得了补贴,但是有些农户难以说出具体金额,对粮食直补或者农资综合补贴等具体数额是多少表示不清楚,一来是因为补贴的金额过低,农民不愿意花费过多的精力去查看具体的金额,二来各种补贴存款总是一起发放给农户,导致对各项补贴具体数字并不清楚。同时在对种粮意愿是否因粮食补贴得到促进时,90.48%的农户表示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是无影响。

二、结论与思考

由于粮食补贴政策的效果不明显,一方面加速了农户分化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我国粮食稳定增长的动力不足,像在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亿吨,但是同年城乡居民口粮消费总量估计大约为1.9亿吨,饲料用粮、种子用粮、工业用粮等消耗,中国粮食消耗总量可能已接近6亿吨。与此同时,考虑到城镇化导致中国每年城市新增人口超过1000万,“总体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将成为中国粮食供给的常态[3]。

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应该继续保存四大粮食基本补贴的稳定增长,特别对于农资综合补贴要着重倾向,因为通货膨胀的作用下,化肥、农药、种子等价格可能会一直上升。同时,按照市场化原则,发挥良种补贴对优质品种的推广作用,提高粮食产量[4],其次,补贴方式应该多元化,不仅是在生产环节,更是要在后面农户销售环节,其补贴的基准数可以是农户种植粮食的最后产量,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加强监管与统计,根据其产量多少发放适当补贴,特别的,对于亩产产量大的农户可以适当加大补贴作为奖励,激励农户种植粮食,更激励农户将多余的粮食可以直接卖给粮站,这样也避免了受到部分粮贩的压榨。

另外,对于粮站收购粮食时,可以拨付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粮食的保存与日常管理,促使粮站对收购对象的均等化,不会因为粮食质量好坏而影响农户将粮食卖出,同时,可以对质量太差的粮食其收购价可以略低,也鼓励农户不仅要积极生产粮食,更有注重在卖给粮站之前对粮食的保管,所以需要加快《粮食法》出台,因为粮食不能被单一地定位为商品,所以仅仅用提高消费价格的手段来减少损失和浪费行为并不完全可行,应考虑利用行政或法律的手段来加大对粮食浪费的惩处[5]。

[1]张慧琴.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评价研究.辽宁:沈阳农业大学,2016:101-102

[2]陈晓锋.安徽省粮食补贴政策农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安徽大学,2016:1-2

[3]蒋和平,詹琳.现行粮食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1(3):5-7

[4]盛逖.我国粮食补贴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5):136-141

[5]蒋和平.如何破解现行粮食政策的两大困局[J].农经.2015:78

钟鹏(1994.12-),男,汉族,安徽舒城,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财政。

猜你喜欢

安徽大学补贴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读《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札记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我的粮食梦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秦晓玥作品
陈成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