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模型的山西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增长与消费结构的互动关系分析
2017-08-30王玉丹
王玉丹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基于VAR模型的山西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增长与消费结构的互动关系分析
王玉丹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本文借助山西省1978-2012年间的地区生产总值、各次产业的增加值、各次产业的就业人数、恩格尔系数等数据,构建山西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消费结构的衡量指标。通过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析,分析山西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消费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主要如下: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消费结构变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不是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不存在相互的因果关系。但是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与消费结构变动共同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因。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共同构成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经济增长与消费结构变动不存在相互的因果关系。山西省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VAR模型;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增长;消费结构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变量的选择与处理
由于本文旨在具体研究第二、第三产业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和消费结构,因此选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之比记为grate。
就业结构指标。选择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之比作为就业结构指标,记为lrate。
经济增长指标。选择山西省GDP作为经济增长指标,记为gdp。
消费结构指标。这里选用山西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记为engel。
本文的数据均来自山西省统计年鉴。实际GDP采用山西省GDP指数与山西省名义GDP反推换算得到,各次产业的实际GDP由各次产业的GDP指数换算得到。grate、lrate、gdp、engel均代表经过价格平减以后的指标。
为了降低异方差,将除恩格尔系数以外的指标均取自然对数,记为lgrate、llrate、lgdp、lengel。输出结果由Eviews8.0实现。
2.山西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
本文采用泰尔指数(TL)测算山西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TL的取值区间是0~1,TL越接近1,产业结构越不合理,TL越接近0,产业结构越趋向于合理;采用靖学青(2005)提出的产业结构层次系数w来测算山西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w越大,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越高。可以看出,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不高,而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图1 山西省产业结构合理化
图2 山西省产业结构高级化
二、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克服了传统的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将全部变量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相互之间的动态关系。VAR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为:
Xt=a+Φ1Xt-1+Φ2Xt-2+∧+ΦkXt-k+Ut
其中,Xt均为g维列向量,a、Φ1、Φ2、Φk均为待估系数矩阵,Ut为误差向量。文中建立由dlgrate、dllrate、dlgdp、dengel四个变量建立的VAR模型。具体形式为:
2.平稳性检验
由于经典的回归模型均要求变量是平稳序列,但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很多变量都不平稳,如果继续采用经典回归模型,检验结果可能会出现伪回归,因此需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以便之后的协整、VAR模型等使用。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的自然对数、就业结构的自然对数、经济增长的自然对数、恩格尔系数均为非平稳序列,而四个变量的对数的一阶差分均为平稳序列,因此lgrate~I(1),llrate~I(1),lgdp~I(1),engel~I(1),他们的一阶差分均为I(0)序列。
3.VAR模型的建立
由于在建立VAR模型时,需要保证每个变量都是平稳序列,因此根据单位根检验的结果,我们对dlgrate、dllrate、dlgdp和dengel四个变量建立VAR模型。
(1)确定滞后阶数
为了消除误差项可能存在的自相关,使模型的解释力度更强,首先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使用AIC准则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检验标准。如图检验结果显示,按照AIC准则,滞后阶数为3时,AIC最小,因此VAR模型最优滞后阶数为3。
(2)检验VAR模型的稳定性
确定滞后阶数为3后,进一步确定VAR模型是否稳定,利用Eviews8.0进行VAR的稳定性检验,图3为F矩阵单位根分布情况。因此可知,单位根都在单位圆内,因此VAR模型是稳定的。
图3 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3)VAR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4.协整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之前,首先要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如下表1,原假设为“不存在协整关系”时,迹统计量为58.643,大于5%临界值,p值为0.0035,因此拒绝原假设,存在至少一个协整关系。原假设为“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时,p值为0.6585,因此接受原假设,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因此,只存在唯一的一个协整关系。
表1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5.Granger因果检验
根据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显示,在dlgrate的方程中,dengel的p值为0.0037,因此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山西省消费结构变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dllrate、dlgdp、dengel的p值为0.0006,拒绝原假设,因此就业结构变动、经济增长、消费结构变动共同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在dlgdp的方程中,dlgrate、dllrate、dengel的p值为0.0340,因此产业结构变动、消费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因此,综合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消费结构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就业结构、经济增长、消费结构共同构成产业结构的原因。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共同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因。
表2 Granger因果检验表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运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山西省以上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山西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消费结构的互动关系中,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消费结构变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不是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也就是说,产业结构的变动却不会长期影响消费结构的变化。脉冲响应函数也显示,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但是这种影响持续时间短,不存在长期效应;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不明显,这与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是一致的。2.经济增长与消费结构变动不存在相互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消费结构变动不存在长期的相互影响关系。但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经济增长对消费结构有短期的负向影响,经济增长带动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变。
建议:1.由于产业结构变动与消费结构变动共同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因。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加快产业重心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能只靠政策的扶持,而要提高第三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第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因地制宜发展服务业,充分利用山西省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优势,在山西省各地区发展有特色有优势的旅游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2.加快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关注“三农”。注重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大投入。关注“三农”,在农村建立专业合作组织,政策方面要加强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政策,财政方面要给予农业更多支持,以实现农村金融发展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
[1]张雯月.基于VAR模型的延边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17:110-112.
[2]张菊伟.基于VAR模型的上海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的动态关系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55-58.
[3]朱智文,柳晨.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12,05:26-29.
王玉丹(1993-),女,汉族,山西省高平市,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