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青年策展人,你准备好了吗?
——“常青藤计划2016青年策展人项目”背后的操作逻辑
2017-08-30张予津ZhangYujin
张予津/Zhang Yujin
编者按:2016年8月14日,“常青藤计划2016启动展”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并首次对外召开年度新闻发布会。本项目以项目制的方式面向海内外青年策展人征集展览方案,最终组委会从递交的44份有效方案中选出优秀方案辅以多层面的扶持引导,助力青年策展人将艺术构想变成展览现实。新生代策展人们与艺术家协同发力,敢于挑战常规策展机制与方法,“剑走偏锋”地赋予展览鲜明的实验性和冷思考,彰显了中国当代艺术未来的策展力量。本文作者是“青年策展人项目”的核心执行者及负责人,通过对该项目的全程参与和与青年策展人近距离了解合作,对青年策展人生存实况、策展环境及现实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了解。本文尝试以项目经验为蓝本,对青年策展人群体在未来良性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批评式解读,并揭秘青年策展人推介项目背后的操作逻辑。
Editor’s note:On August 14, 2016, “Ivy Art 2016 Initiative Exhibition” was held at Ullens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UCCA), Beijing, together with its first annual press conference.The program, based on a project-related system, is open to young curators in China and abroad, soliciting exhibition proposals from them. Finally,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will choose desirable ones from the 44 valid proposals and provide support in multiple ways to help young curators turn their artistic conception into reality. Once they join hands with artists, new-generation curators are brave to challenge conventional mechanisms and methods. Such a group unexpectedly brands exhibition with experimentality and a sober thinking, which precisely ref l ects the future curating strength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The author is a director and a core executive of the program, who gets familiar with young curators through involvement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group: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curating environment,and career growth in reality.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give,on the basis of program experience, a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possibilities of young curators developing as a successful group,and to reveal the operation logic underlying the program.
“策展人”是源于西方的概念,由英文“Curator”一词翻译而来。在西方语境中,较为狭义的定义是特指在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任职,在艺术展览活动中进行主题构思、组织管理、策划执行及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员。该类人群是机构的核心人才资源,甚至在展览运作期间对美术馆的各方资源具备一定的调度使用权,他们大多在美术史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其策划的展览不仅反哺所在机构的学术成果,更是自我长期艺术史写作方法及知识谱系的延续拓展。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策展人”在西方已经逐渐形成标准化的机制,在其背后拥有强大的支持后盾,比如成熟的场馆机构、基金会制度以及脉络清晰的美术馆策展人机制等。反观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台湾的陆蓉之第一次将这一概念译成中文“策展人”,到现如今伴随中国当代艺术汹涌发展之势而出现的“策展人满街走”现象,不过三十年光阴。2006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全面起航的一年,画廊、艺术机构也在此时成批涌现,与之相应而生的是令人应接不暇的艺术展览,对展览策划人才的需求也空前扩大,“策展人”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了众人眼中光鲜亮丽受人追捧的职业,他们成为对展览项目行使决策权的关键人物。但极为尴尬的是,由于中国没有健全的策展准则,也缺少与之密不可分的当代美术馆建制模式,加之艺术市场、商业资本的裹挟利诱,直接导致策展准入门槛低,纯粹意义上的策展人凤毛麟角。这样一个本该是高精专业人才汇聚的群体,反而呈现出如批评家冯博一所言“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滥竽充数”的一派乱象。
“新碑学2·关节悬置”展览现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反观中国艺术院校及整个艺术教育体系,扩招导致艺术史及艺术管理系毕业的学生层出不穷,而成为一名“策展人”或许是他们聊以慰藉多年读书生涯的最好归宿。可事实上,他们眼中这个翻云覆雨的职业远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这是个既需扎实理论学养为积淀,同时又需具备综合实践经验和统筹能力的职业。即便是少数青年走向了策展之路,也鲜少能够获得独立策展的机会与空间,他们疲于琐碎繁杂的助理及执行工作,随时可能面临转行或生活难以为继的危险。距离以栗宪庭、高名潞、吕澎、黄笃等为代表的第一代策展人能够捧出天价“当代艺术F4”的时代业已久远,当越来越多的出品人、藏家、画廊老板、媒体人介入策展行业,营造出策展人被普遍泛化的表象,当策展人沦为“挂画人”的角色,年轻的策展从业者该如何对抗行业内部的各方力量,并不断保持个体的独立性、创造性、发问精神和批判能力?如何在中国策展游戏规则中掌控话语权,在摸爬滚打中胜任这份挑战与危机并存的职业?毕竟,他们才是决定中国艺术策展未来发展可能性的中坚力量,策展底线与标准的确立,策展机制缺陷与问题的解决,是抛给新生代策展人的考验,亦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需要扶持的“青年策展人”
热情、自信、时尚、专业化是年轻一代策展人的显著特点。他们多数拥有硕士以上学历,是网络化语境中的弄潮儿,熟悉新媒体技术语言的运作,并对身处时代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敢于发声的胆魄。但因资历尚浅,且入行时间较短,在学院所受的教育往往与职业实践严重脱轨,很多人不得已停留在展览团队的边缘,2—3年之内转行实属常态,少数坚守策展工作为主业的人几乎都有其他副业作为支撑,否则生活难以为继。一位一线城市艺术史专业毕业初涉展览策划工作的从业者透露,3000—4000的月薪很难维持大城市的高消费生活。而另一位供职于公立美术馆的机构策展人表示,公立美术馆实际是没有专职策展人的,展览多为外接,聘请业已知名的独立策展人担纲,自己的工作始终停留在繁重的展场执行层面,主观能动性少,毕业时独立策展的梦早就被现实打击得所剩无几了。还有人表示:“不是艺二代,起点不高的艺术史专业毕业生想要做策展人太难了,考虑到就业前景,读这个专业的男生越来越少,但毕业的女生无论是精力、时间、待遇还是高强度的工作性质,都无法在策展领域看到职业前途。”这竟是青年策展人群体压倒一片的感慨。
“确定的是不确定性——叙事与非叙事的双重逻辑”展览现场
一方面是经济上的“隐性”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显性”困难,比如年轻的策展从业者缺少相当的人脉资源、执行经验、独到精准的眼光、申请场地及宣传策划方面的资金以及有迹可循的策展学术脉络。空有想要“策展”的心,却无法担当重任,“青年策展人”更像是“青年策划者”,完成从“策划者”到“策展人”的跨越,却非一日之功,来自业界的引导扶持亦是一种应时之举。单就“常青藤计划2016青年策展人项目”报名的40余名策展人来看,拥有一定策展经验的报名者占不到20%,而细究能够在展览中符合“策展人”身份以及展览具备品质保证的少于10%。无疑,对多数机构来说,选择青年策展人小试牛刀办展览的确是份风险投资。而悖论的产生恰在于此,策展工作作为一项具体的实践工作,没有任何一个合格策展人不是在经年累月的实战中修炼成长的,难觅机遇的青年策划者面对的是行业愈加狭窄的发展甬道。因此,眼下对一个青年策展人推介项目来说,或许给予这一群体的不应只是看得见的资金和空间,而是对策展人工作方法、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专业孵化。他们需要的不只是实战,还有对未来方向的把控,对策展职业生涯的平稳规划及对行业规则正确清醒的认知和审忖。
“社会现实剧场”展览现场剧场表演
近几年,资本角逐市场引发的“青年艺术热”不仅大幅提升业界对青年艺术家的青睐,也产生了对青年策展人群体的策略性推介,如2010年起先后发起的“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青年策展人计划”“北京22院艺术街区青年策展人接力计划”“上海当代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项目空间·青年策展实验室”以及笔者负责执行的“常青藤计划2016青年策展人项目”等。与其他几个推介项目或提供空间,或提供一定资金,或提供专业学术指导不同,常青藤计划的“青年策展人项目”从某种意义上显露出实验性极强的“野心”。作为国内屈指可数尝试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帮扶的项目,除补给一定策展费用之外,还涉及展场空间、布(撤)展搭建、展陈效果规划、画册编辑制作、宣传推广、作品运输保险等多项资助,并对青年策展人的展览方案予以适时的学术建议,以期实现最佳展览效果,尽可能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与青年策展人共同探讨策展人身份、策展逻辑、工作方法乃至策展谱系学,深入到从展览机制入手对艺术生产链条和生态结构的反思,进而延展至关于艺术本体、语言、观念及事件的社会学层面的发问和思考——这些也是目前策展的核心价值所在。
青年与“策展人”的距离有多远?
“策展人得头脑灵活。有时候是仆人,有时候是助手,有时候给艺术家们一些展出作品的建议。若是联展,策展人就是协调员。换成主题展,策展人就是发明家。但最要紧的还是对策展的热情和爱——甚至带上一点痴迷。”①这是20世纪伟大的独立策展人哈罗德·赛曼对“策展人”角色的理解。而在艺术批评家、策展人顾振清眼中,“成为一名合格策展人,学术标准是第一位的。尤其是独立策展人更应该以学术标准为圭臬和指导,否则很容易变成一个江湖性的、商业性的策展人,然后不受重视”②。以学术为先,常青藤计划的“青年策展人项目”在评选过程中尤其重视青年策展人对展览方案中学术目标及主题的提出与阐释,并倡导由入选者完全自主选择艺术家及作品的运作方式,这无疑也是最符合策展学术规范的扶持原则。
事实上,以学术性为评选首要考察目标的做法,保证了项目入选者及其方案的基调与性格。年轻的策展人展现了策展思维的独特性,他们的观念不再停留于对艺术家及作品的推广,而是与艺术家协同发力,同墨守成规背道而驰,将策展变成质疑、创新、批判、挑战权威和固化机制的试验田。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捕捉和对商业市场的警惕疏离,成为年轻一代的共通特质,对成为“独立策展人”的渴求亦凸显了他们对依附于机构和权力的心理排斥,也间接反映出该群体对身份自主和思想独立的坚持。由宋振熙策划的“小明的一天”展质疑了体制教育与人性潜意识之间的矛盾,以数十篇作者化名“小明”的小学作文和多媒介艺术作品相结合的特殊展陈设置,反讽荒诞的教育现象,深挖策展人机制、当代艺术创作与社会思想等多方面的实质性问题。现场直观醒目的黑色作文标语以及带冰冷气息的钢筋混凝土空间,予人以不留情面的情感撞击。由王基宇策划的“新碑学2·关节悬置”展则是生发于策展人一直以古典学介入当代艺术的系列课题研究,将“新碑学”运动方法论在当代艺术生态中重释,既是古典形态在当代跨学科式的拓展,又批判了标签化艺术家及作品的荒谬之象。当代艺术深陷系统升级换代危机,“不确定”性反而成就无限可能性,齐廷杰策划的“确定的是不确定性”展作为唯一一个以传统架上绘画居多的入选方案,借传统之手对既有霸权做出无声抵抗,践行着新的价值判断,用“不确定”的存在为当代艺术僵化的生成机制寻找突破口。青年策划者王建明、覃治斌是项目最年轻的入选者,在一线城市求学的他们却选择回归民俗艺术和文化,通过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艺术创作彼此“介入”、互为灵感的跨界方式为传统“匠心”在当代语境中创造可能性,这在传统艺术式微的时代,尤显珍贵。这些入选方案更像是年轻策展人不同研究观察视角的“话题”盒子,他们作为展览的“操盘手”通过空间与作品的互为调和,把想要说的话说出去。在他们的把控下,策展人不再甘心于“服务者”的角色,有时甚至把作品转化为他们策展观念的图解。
学术永远是第一位的,但也仅是策展工作的一部分,无论是从项目入选者的实际情况分析,还是以点概面纵览青年一代,他们距离成熟“策展人”之路仍然任重道远。“策展人是艺术家和观众的保姆。”③这是第一代策展人侯瀚如对“策展人”的通俗解释。诚其所言,策展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整体化工作,策展人既要有深厚的学术能力,还要有运筹帷幄的公关能力、组织能力和对实施过程中各种问题的预判能力。谈起来很抽象,落实到具体细节上,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术能力包含专业的艺术史、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及经济学知识储备,洞悉当代艺术发展趋势并对文化现象有敏锐观察力,良好的学术眼光和审美判断力,独立的学术见解和立足于研究范畴的展览文脉梳理,吸纳新事物的探索性和前沿性等。策展人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公关能力。他们不仅要负责与艺术家之间的沟通交流,还要负责与投资方、空间提供方、运输方、宣传制作方、布展执行团队等各类群体的协商对话。组织能力也是策展人不可或缺的,这项能力贯穿策展工作始终,穿插在艺术资源整合、方案拟定、空间申请、项目谈判、展陈执行、画册编辑、推广传播、保险运输等各项环节中。用何种材料搭建活动展板、挂画钉子位置、作品摆放间距、展陈刻字效果、灯光调试、现场秩序维护、后勤保障等均需策展人亲力亲为,这考验其与社会互动的综合能力。
立足上述所论,再反观青年艺术从业者群体,不少人对“策展人”仍抱有认知上的误解。在常青藤计划“青年策展人”项目参与报名的候选者中有艺术史或策展专业学历背景的不到四成,可见青年人对策展工作本身的兴趣远远超过对该身份从业素养的了解。策展是项技术性极强的脑力体力工作,扎实的理论学养是必要条件,实际操作练就的经验更是策展人的核心竞争力。在西方,想要真正迈入策展领域,年轻人必须经由成熟的策展系统及策展人的几重训练才能有所建树,包含如何筹备资金、说服艺术家、装裱艺术品、配置作品辅助设备、规划空间、发现并解决问题、协调各方人际关系、权衡学术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等能力,这些都是要在具体实践中磨砺积淀的。而青年与“策展人”身份的现实距离,也清晰地反映在“青年策展人项目”的整个实施进程中,为深入思考项目运作模式和青年策划群体生存境况拓展了认知视野。
“小明的一天——一篇小学作文的当代性”展览现场行为表演
“青策”项目操作模式遭遇尴尬
常青藤计划2016年首推的“青年策展人项目”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基于过往青年艺术家年展举办经验,拓宽关注群体和扶持范围的一次大胆尝试。虽不是国内首举,此活动却希望能通过具体的帮扶,发现、提出并解决青年策展人的现实问题;但同时,项目也引发了预期之外的运作尴尬和困惑——不过,从操作层面来看,正好符合项目举办的初衷及意义。“青策”项目原则上讲,鼓励青年策展人独立且完整地参与展览,从筹备到执行再到开幕及后续工作的方方面面。主办方的执行团队仅作为幕后的支持者和指导者。但展览方案撰写的不完整性、对艺术家参展作品的不可控性、展览预想与实际操作存在误差、艺术家资料收集不完备、视觉设计缺乏整体规划、对布展工作量的预估不足、对宣传出版计划以及对执行节奏欠缺整体掌控等问题均体现在青策项目的运作中,这些不利因素致使主办方执行团队事必躬亲。
入选的青年策展人王建明谈到过策展人话语权的问题:“自己还是策展新手,所以在选择艺术家作品上并没有绝对的主导权,有的艺术家会要求临时换作品,有的则是以受邀身份参展的,策展人很难去主动提出条框的要求,因而给整个展览运行带来了不可控的因素。这也是我作为策展刚起步者举步维艰的地方。希望以后经验多了,自己能真正成为展览的统筹者,拥有一定的话语权。”④由他策划的“介入——艺术家与中华匠心”展邀请到了行为艺术家段英梅和雕塑艺术家戴耘。两名艺术家的作品是展出作品中的绝对亮点。段英梅携民间皮影艺人生动演绎的行为表演直观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强化了展览主题,反映了前辈艺术家对青年策展人发展的推动与扶持。但除两名受邀艺术家之外的青年艺术家作品质量却存在问题。青年策展人对作品观念和逻辑的梳理以及展场空间的设计仍然存在不足,而这一点同样出现在其他入选的青年策展人展览上。宋振熙策划的“小明的一天”采用了特殊的展陈模式,十四个不规则且要呈水泥灰质感的展台皆由主办方执行团队和布展搭建公司按照所供尺寸量体定做,现场亦安置大量针对主题阐释的刻字标语和地面设计等以臻最佳展示效果,而以上工作需充足的人力物力,需要有展陈经验的人,方可合力完成。青年策展人观念新锐,勇于打破固有范式追求形式上的实验性是值得鼓励的,但配合观念进行现场制作的作品遭遇了技术上的难度,所有的难度变成了主办方扶持、执行过程中必须协助攻克的难题。这些困难的转嫁间接成为“青策”项目运作的矛盾所在,即如何在保证扶持力度的基础上,确保与青年策展人权责分明,各尽其职?尴尬同样体现在青年策展人王基宇的布展现场,参展艺术家的基本缺席,策展人孤身完善展场的状态,如若没有主办方的全力协助,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其中一件作品,从材料供给到展场制作和完成,皆是青年策展人和执行团队共同而就,艺术家仅作为观念的提出者和最终作品归属权的拥有者。青年策展人在展览过程中略显“被动”的策展身份引发连锁反应,也令主办方“被动”成为青年策展人的“救援队”。“扶持”并不意味着对展览的全权“包干制”,应是有的放矢地给予实质性帮助并根据现场状况做出有效调整以求正常运作,可这对“青策”项目而言却也是难以界定的“模糊地带”。一面是资质尚浅亟需助推的青年策展人,一面是不断逾越扶持范围的主办方,为了展览的有效呈现,主办方的妥协和让步是顾全大局的无奈举措。
或许正是策展工作和青年策展人能力尚待提升却富有提升空间的特质,才给“青策”项目的提出与运作构建了意义与挑战。颇具玩味的一个环节还体现在王麟策划的“社会现实剧场”展,展览方案中虚拟臆造的艺术家和基金会将矛头直指展览机制,并成功尝试了艺术家和策展人身份的本末倒置,不仅混淆了项目组委会做出精准评判,更将所有人变成了实验的受众方,庞大的剧场架构消弭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却也给主办方加入了预想外的项目风险。平等的对话,充足的自由,遵循青年策展人的新锐思维,这与“常青藤计划2016”年度活动主题“释放”高度契合,也是倡导“开放式”策展的率先实践;如何突破为青年策展人单一成就一场展览的层面,更加深入地为其日后的策展之路奠定基础,助其成长为可以整合展场、媒体、印刷、出版、入藏等艺术生产、传播与消费过程中各种资源的“独立策展人”,将是笔者以及项目运作团队持续思考研究的课题。
是什么在阻碍成长?
成长依靠环境,青年策展人能否良性发展依托于策展生态的整体氛围。眼下的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当代艺术领域最显著的表征是资本对艺术的介入。而市场是把双刃剑,作为艺术家推手、展览项目操作方的策展人,拥有对项目资金的调度权和使用权,也对艺术家及作品拥有一定的选择决定权,但当他们面对着与市场资本的博弈,面对争取利益最大化的行业趋势,很难成为独善其身的个体。资本导致的过度市场化诱发了策展领域乌瘴之气,“能说、能喝、能画就能在艺术市场走俏”本是当代艺术家群体秘而不宣的“成功学”,现也同样适用于策展行业。能说会道、拉友成群、筹得资金者便可自诩策展人,学术让位于市场,展览几番热闹开幕后曲终人散,一年到头亦风光无限。此类策展现象蔚然成风,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策展行业的不规范:从业门槛不明确甚至“零门槛”,出品人、藏家、艺术家、画廊主、媒体人都想要做一把“策展人”。可无论如何,策展人需要基于一定的学术高度,不能沦为“挂画人”和“包工头”。“中国目前策展人制度不健全,美术馆的制度也不健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准则。”⑤央美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认为。
行业无标准、身份多元不定、展览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策展人收入差距悬殊、资本逐利侵袭艺术市场等风气给青年策展人的职业规划和成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扰,策展权力的过度集中,也将他们挤压到权力话语的边缘。生存压力大也为青年策展人的策展之路设置阻碍。据了解,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年薪至少9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6万元。但在上海民营的美术馆任职,基层员工月薪约人民币3千到5千元不等。
“小明的一天——一篇小学作文的当代性”展览之小明的作文局部
“新碑学2·关节悬置”展览之作品《节制》 竹子 1400×100×20cm 2014年
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现状则是,就业难和机构求贤若渴形成极度反差。今年初,龙美术馆近30个职位空缺,上海当代艺术馆也征求策展助理、设计师等,却仍然“虚位以待”,这些岗位有的不符合年轻人薪资期望值,有的则有较高的入职要求,令很多毕业生难以胜任。这无法不归结于学院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的严重脱节,造就了毕业生被迫转行或失业的局面。笔者作为国内专业艺术院校艺术史专业硕士毕业生,目睹周围同学纷纷离开艺术圈,或者转入媒体。另据了解,尽管各大艺术院校开设了展览策划或艺术管理、艺术经纪专业,实则没有完善的师资配备和专属课程。而中国又没有西方成熟健全的艺术基金会制度用以扶持非营利机构和展览项目的运作,年轻人徒有创意思维却没有施展的客观条件。
“青年策展人”及项目何去何从?
尽管策展之路举步维艰,还是有一批批的年轻策展人选择坚持下去,并逐渐站稳脚跟,做出自己的策展风格,形成稳定的展览体系和职业操守。策展人、批评家盛葳在《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策展人》一文中将策展人划分为机构策展人、独立策展人、学术策展人,他的这一划分也从某种意义上为年轻的策展人们规划出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入选青策项目的策展人齐廷杰现为百家湖北京艺术中心展览总监,固定的工作以及日常业务有助于他专业的提升和资源的累积,也给予了他工作之外充足的学术自由,能够成为机构策展人并不妨碍业余时间独立策展,无疑是策展之路走向正轨的有力支撑。青年策展人宋振熙、王麟更倾向于成为独立策展人,虽供职于其他单位,但会有所选择地与各种机构合作,因为策展身份不隶属于任何单位,故策展观念出位且超前,更能找到发声的空间。毕业于央美实验艺术系的王基宇更有成为学术策展人的先决条件,身为思想刊物《先进》主编,对艺术史及边缘学科进行着持久专一的浸研,交叉学科的深厚知识素养决定了策展视角的广袤和独特,从其策划的“新碑学”系列展即可看出他更善于从历史学等跨学科视角来介入对艺术史的研究。“策”展是为了治“学”,策展并不是他的唯一职业,研究、写作也为其所钟。应届毕业的策展人王建明、覃治斌更接近于怀揣策展理想的年轻人,对未来的发展虽没有清晰明朗的指向,可他们脚踏实地、甘愿吃苦、真诚朴实的品质在年轻群体里着实可贵。据王建明透露,已经着手申请继续博士学位的深造,面对水深莫测的策展行业,他想要不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为自己增加筹码,“进入哪个圈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喜欢策展这件事,就足够了”。
胡赳赳在《谁执掌着中国当代艺术?》中写道:“如果没有策展人,中国当代艺术家们也许会自生自灭,以及无法完成作品与市场的对接。策展是炫技的平台,也是传播的载体。优秀策展人有能力挖掘明星艺术家,调配各项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扮演着艺术家的伯乐、保姆、妈妈桑、导师、媒介等角色。”⑥笔者以为,此番言论虽有夸大之嫌,但也证明了策展行业未来不衰反盛的发展趋势。策展群体大浪淘沙之后总会有值得期待的新生力量不断涌现,譬如本次项目入选的青年策展人或有媒体工作经验,或有专业艺术背景的高学历,或有专业学术写作能力,他们各自有与众不同的学术兴趣和策展偏好,拒绝平庸和常规化,经以日后不断的策展实践,定能打破界限,贡献出更优的艺术展。“我对策展前景持观望态度,不大赞同人人都是策展人的观点,‘策展人’不是光鲜的头衔标签,重要的是做有问题意识的展览,在社会中有效。我想,我会继续做策展。”宋振熙对策展前景并未盲目乐观的理性态度显露出新生代青年策展人与智商成正比的高情商,这也正是他们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
本次青年策展人项目倡导开放的思维,不仅助力青年策展人完成展览实现,还将创意、创造的话语权全面交付他们,为其工作方法、策展思维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并通过与他们合力策展的模式打破艺术与公众的审美壁垒,让展览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公众审美提升的载体,重新定义“策展人”身份在新文化背景下的角色转换。如果说第一、二代策展人扮演了艺术家作品及艺术思潮的时代推手和引领者,那么新生代策展人则应担负起新的责任:要把展览做得不再“孤芳自赏”,真正地走入公共视野,变得生机有趣。这才是青年策展人项目日后长期运转的必要性及存在的价值所在。本次项目主办方与青年策展人通过对旧式厂房的集体改造,搭建适于当代艺术展出的场所,奠定了良好的开端。未来希望青年策展人群体在各类扶持项目的关注与导引中,驱散策展圈的污浊阴霾,成为尚存艺术理想和精神追求的一类人群。成熟的“独立策展人”之于当代的意义在于拥有独立的审美判断与信仰。如此一来,他首先且必须是与铜臭气息毫无半点瓜葛的。
那么,成为青年策展人,你准备好了吗?
注释:
①摘自黄茜,《青年策展人浮出水面》,《南方都市报》,2014年。
②引自《独立策展人生存状态调查报告》,《艺术市场》,2011年,第13期。
③引自阿云,《策展人的游戏规则》,《艺术财经》,2015年,第6期,第32页。
④整理自笔者对“青年策展人项目”入选者王建明的采访实录,笔者系该项目的执行运作方。
⑤引自《策展人生态报告之一:中西策展人体制及生态对比》,雅昌艺术网。
⑥引自胡赳赳、孙琳琳,《中国策展人群体性崛起》,《新周刊》,2011年,11月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