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08-29曹杰
曹杰
【摘要】课程教学质量作为高校教学的生命线,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工作已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现行的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对其中的不足与改进内容进行思考,提出了一定意见。
【关键词】课程教学质量 监控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032-01
一、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概述
1.以学生评教作为基础,通过教学管理系统,让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直接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内容甚至教师的人格品质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衡量。目前的学生评教系统采用的是教学质量模糊评价,防止学生因为无法把握评价标准的情况出现。
2.以教学信息员、教学信息箱作为实时监控,通过收集教师的教学态度、课堂管理、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听课情况、作业考核情况等课程教学相关内容,同时收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合理化建议,将教学工作信息传递给学生,起到沟通和桥梁的作用。[1]
3.以专家或督导员听课总结作为重点,教学相长,通过随机听课和着重听课重点,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中肯的、专业的评价,既能推广典型教学经验,也能为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4.以期初期中的教学检查作为促进,严格、科学的考核系统作为检验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检查,督促教师不断调整课堂质量,采用综合考察指标,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激励作用。
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概述
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后续环节,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的各要素、各要素发展变化和效果的价值判断。[2]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应当包括两个评价内容,一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展示出来的教学目标、内容、结构、方法、能力,以及学生的积极性等。二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也即课堂教学结束后,预定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水平等内容。
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促使教师采用各种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标准,通常包括诊断、导向、反馈、甄别四个方面的作用,坚持以客观为主、主客观相互结合的评价原则。现行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教学质量监控方法类似,主要通过学生评价、专家同行评价、领导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四种方式进行,与教学质量监控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三、关于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几点思考
1.尊重差异,坚持多元,实现多样评估
在现行的监控和评估体系中,虽然评估范围、评估主体和评估模式不断扩展,但仍不乏“一套人马,一个模式,一张量表”的老式评价方法,对所有课程评估用的是同一张量表。同行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往往成为“形式”,甚至不予实施,学生评教活动也存在时限性,而且掺杂了较多主观思维,结果不够准确。[3]
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应当不断改进,尊重差异化,无论是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还是院系之间的差异,建构多套人马,多套模式,多样方法的评估体系,提升评估质量和科学化水平。加强教学督导带来的实质性作用,有针对性的进行多元化评估,既让同行评价落到实处,也应完善教师自我评估体系。采用更加多样的评估手段和評估内容,充分发挥教师之间的“帮、传、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2.彰显人性,健全评估体系
对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并不是目的,而是需要以评促教、以评优教。但在评估体系实施过程中却难以避免矫枉过正,导致评估僵化,将结果与教师的评奖评优、津贴核算等内容挂钩,无疑带来了极大的强制影响。
因此,在监控和评价过程中,应当注重人性化,健全评估当中的相关指标内容,不断调整合理的权重,达到引导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主动思考,积极提升教学水平的最终目标。
3.面临现实问题,合理利用教学质量监控设施
中山大学在2016年曾经出台了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其中有一条规定是“对教学实施全过程监控”,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学生认为,在教室里安装的摄像头对学生和教师的隐私造成了一定侵犯,也有部分教师对摄像头投入使用表示了担忧。
虽然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对此表示了理解和赞同,但是中山大学的摄像头风波也提醒了我们,在教学质量监控设施的使用中,比如要使用教室内的摄像头拍摄上课场景时,需要尽量让教师知情、同意,尽可能就教室内摄像头的用途和管理情况,对老师和学生开展详细说明,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明白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保证监控与评价的合理和公正性,严格管理摄像头拍摄到的视频内容,谨防流出,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徐达奇.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机制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8(4):137-139.
[2]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23-225.
[3]顾志刚,林跃伟.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兼论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高教论坛,2014(7):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