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与听写结合的实践

2017-08-29郝润生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8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

【摘要】教师只要肯下功夫批阅甚至帮助学生修改文章,学生的写作成绩就会提高吗?事实却远非如此!许多课堂的呈现方式,往往以对思想挖掘的深、新为目标追求,离开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文章思想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在写作时“空言无实,不济事”。在我国近百年语文教育史上,这个失误一再发生,教训极为沉重。朱自清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指出:“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语言)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于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文心》序)可见,“读写结合教学”的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会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读写结合 听读写作 四字结构 行文节奏 雅洁的细节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090-02

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作文到底该怎样教,学生才能获得思想的翅膀,文思泉涌,自由飞翔?我也曾苦苦批阅,不厌其烦,也曾写下洋洋洒洒的批语,并且曾经把这当做自己工作的闪光点。以为只要教师下功夫批阅甚至帮助学生修改了,学生的写作成绩就会提高。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这成了我教学中多年的困惑!

在多次的听课中,我发现许多课堂的呈现方式,往往以对思想挖掘的深、新为目标追求。我认为,离开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文章思想内容的倾向,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也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原则,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在写作时“空言无实,不济事”。

在我国近百年语文教育史上,这个失误一再发生,教训极为沉重。离开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内容的倾向,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存在。朱自清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指出:“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语言)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于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文心》序)

关于读书与作文,朱熹曾经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从古圣先贤的教诲里,我悟得:语文学习,必须把读、写结合起来进行,不只进行思想的解读,更要在对文字、句段、节奏的品味中,获得整体的提升。因此,我设计了一节作文课,定名为“熟读经典篇章,感悟行文节奏”,希望使学生通过熟读经典,悟得语言的疾、徐变化,品味语言的味道,进而获得叙事抒情的“节奏”!

联系学生平时的习作出现的问题,叙事往往前挂后连,拖泥带水,而且用语随便,对语言缺少美的追求,口语化倾向明显。通过对《项脊轩志》的诵读、品味、模仿写作,能够在语言上对学生习作产生引领和规范作用。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熟读并背诵《项脊轩志》,理解这篇文章雅洁的语言,体會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语言节奏。同时,揣摩这篇文章在叙事时精简爽利、不拖不沾、三言两语,写出传神的细节,传达出浓浓的亲情的写作特点。

之所以采用教师先口述,而后让学生复述的形式,是因为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切身的实践,并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进而形成叙事行文的“模型”,经过反复训练,形成语言的反应机制,使学生口到、心到、手到,久而久之,在写作时,使文思“行于不得不行,止于不得不止”。

示例:

一、学生诵读并感悟:

文段(一)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教师点拨:开头只描写了项脊轩这座阁子的清幽、静谧而又有点萧瑟、荒凉的环境,烘托出作者孤寂、凄婉的心情。注意文中语言的节奏:四字短句多,语言节奏强,又杂有丰富的句式,故没有呆板凝滞之感,反而显得语句清新。有的句子尽管不是四字句,但却暗含了四字结构,比如:“旧/南阁子也”,“顾视/无可置者”“余/稍为修葺”“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小鸟/时来啄食”语句停顿,则暗分出了四字结构,体现了汉民族追求语言对称均衡的审美意识。

文段(二)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教师点拨:本文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选取素材,用平易、朴实和淡雅的笔触,略加渲染,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抒写出自己寄托于这些人物身上的深挚感情,哪怕只有寥寥数笔,也都是至情言语,沁人心脾。细节描写,不拖不沾,精简爽利,却情深意切,生动传神。至情言语,感动人心!

二、听读与复述

题目:

读书乐,乐读书

——我的读书生活

郝润生

读书是件乐事,特别是读好书。手把书卷,凭窗而坐,游目骋怀于洋洋洒洒的经典篇章,常是不觉灯火已黄昏。

读书需要意境。一案一椅一灯一书,便是一种意境。我正是在那案上,知得“天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知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知得“幸福的人们多相似,不幸的人们各不同”的。说起读书,我便念起自家的西屋——我的书房了。那里面正是一案一椅,一盏油灯和一张木床。

家里没甚藏书,小时侯,案头置有家父的一大部《芥子园画谱》,还让我撕得缺三差四的,为此,我也挨了不少巴掌。到了后来,家里终于有了藏书,那便是到处乱扔的小学课本和练习册,当然,还杂有父亲有关漆艺的书。

等我念罢初中,才央得家里请人为我做了香椿木的书架,于是屋角、床下的书们才算有了个堂堂的归宿,“古”“今”“中”“外”罗列一处了。

那西屋自然成了我的安乐所。靠窗坐下,在灯光下打开《石头记》或是《萨特自述》,一页二页地捻在手里,于是便真的物我两忘了。娘会不时推开门,提过一壶热热的茶水来,轻轻放在我的案边,满意地看我几眼,然后悄悄地阖门而去。

夜深了,耳边有宁户之犬;天白了,眼前有司晨之鸡。卷在灯下,人在椅上,此乐谁能与共。

然而,好读书不求甚解,略有心得便欣欣然,倒成了我的特色了。尽管我也难免为书中古人担忧,为文中秋士落泪,但那种境界不去灯下披读,是很难领略的,味道很醇很浓,如吞烈酒。

先哲生命的浓缩,名家思维的菁华,汇于一本书,置于我的眼前,在我,这当是何其的富足啊!人生一世,拥有如许财富,其情也怡怡,其乐也融融!

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复述、体会。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当堂迁移,教师示范,学生复述,既锻炼了瞬时记忆能力,更悟得运思写作的内在节奏!)

三、细节仿与写——模仿与迁移

(1)我来仿

我正是在那案上,知得 ,知得 ,知得

(2)我来写

你在读书学习生活中感悟到哪些亲情关怀之乐?请用精简的语言叙述出来。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巩固之前课堂所得,实践检验,促成能力转化。)

四、布置作业

作文题目:课堂二三事

做到四点:

(一)有节奏;(二)有细节;(三)有感情;(四)有味道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继续巩固课堂所得,领悟范文的叙事之巧、之妙,及时练习巩固。)

类似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巧”、“妙”的例子很多。它们充分证明,阅读教学中的写作“巧”、 “妙”的渗透,无处不在。白话文已经“明白如话”了,普通的表现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不会产生阅读障碍,教学的重心应从内容的理解上走出来,在学生读懂课文基本意思之后,用心地引领学生去搞明白,文本的意思是如何随着语言的铺展表现出来的。那些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多层语意的文句,那些表现力特别强的语句,大都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它一般不是作者无意而为的“妙手偶得”,至少是“无意中的有意”,是百转千回后的“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当我们努力以各种方式、手段让学生去深入地“读懂”课文时,千万别忘了再来个回马枪:语言的表现力在哪里?又以何种语言方式呈现?再度的审视和解读,将给阅读教学、也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天地。

温家宝总理到北京西城区皇城根学校,听了一位老师上《新型玻璃》。课后,温总理说老师的课讲得很好,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要告诉学生:一个事物为什么这么表达?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一些青年教师也苦恼地说,看了不少小说、散文,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东西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古训错了?古训没有错;错在我们怎么理解“破”字。怎么“破”,是“破”文字的意思,还是“破”文字的表达?阅读老纠缠于情节上、故事上,没有追讨语言表现的阅读状态,怎么可能有好的表达?阅读教学所留下的问题,给作文教学带来了较为深重的负面影响,其原由,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没有指向“写作”。

对语言表现方式的习得,我们一直强调“悟”,认为讲不明白。既“有道理”又“没道理”。“有道理”,作文的确有不少地方要靠学生自悟;“没道理”,语言表现力、表现形式乃至表现上的“巧”、“妙”,不少地方可以讲,能够用学生接受的语言讲明白,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在黑咕隆咚的作文之弄里“悟,悟、悟”。

语文教师缺少写作上的实证,注定了老师不能将文本语言表现上的精妙处,做一回知己般的体认,更谈不上将“体认”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讲出来,也只能一味地让学生在黑弄堂里进行所谓的“悟,悟,悟”。好的阅读思维总是伴随着对语言表达的自觉追讨。阅读教学要得到突破,步入对语言表现形式的追讨的台阶,必然要以老师自觉的写作行为来印证,印证写作是怎么回事、文本表现是怎么回事。老师的写作实证程度,会影响到阅读教学的走向,也影响到阅读与作文的依存关系和状态。

数学教学清清楚楚一条线,作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学科不同是一个有效的托词,内因却是语文老师对“语文是什么”、“作文是什么”认识模糊。对语文的本质、作文的本质的认识模糊,对语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作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认识模糊,对语文、对作文缺少切肤之真的实践与体察。“读写结合”呼唤语文教师做一个爱语文的人,读语文的人,写语文的人。语文教师只有在语文之路上有自己的实践和体悟,才能以一个明白的过来人的身份,将语言的表现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当然,“巧”、“妙”讲得再清楚明白,也不能直接作用于作文。“读写结合”种下的是一棵种子,静静等待,它终将会在学生不经意地消化之后,积淀、内化、陶冶为一种语言素养,“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不期然地外化为人的写作行为。“不期然”,即“自悟”。

语文是来源于生活又是服务于生活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已经成为共识。学生阅读课文,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生活的需要;在阅读中,要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原有知识与课文对话,构建课文的意义;阅读的收获,又提高了自己的生活品位和言语能力。我相信,阅读教学中因文悟道,因道悟文,潛移默化,熏陶渐染,循环往复,持之以恒,终将产生令人喜悦的成果,千里伏脉,远方地平线上,必然会汩汩滔滔,涌现壮阔奔腾之大海!

作者简介:

郝润生(1967年11月-) 男,汉族, 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读写结合中的仿写策略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