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智能建筑消防电气的安装及维护

2017-08-29陆宜荣

科技视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智能建筑

陆宜荣

【摘 要】智能建筑必须遵循标准的原则与流程进行消防电气设施的安装,本文首先概述了智能建筑消防电气的作用和组成,随后从消防告警模块、火灾联动管理模块、控制模块、接地装置、安装质量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消防电气的安装及维护。

【关键词】智能建筑;消防电气;安装维护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日益推进,居民对于住宅的要求也逐步提升,智能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模式和生活模式,近年来被迅速推广。智能建筑的消防电气是安装及维护,关系着建筑各类功能的发挥,更与建筑居住安全息息相关。对消防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有效施工安装,是非常重要的。符合标准的安装才能够避免火灾隐患,实现真正的安居和宜居。本文在此方面进行探讨,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 智能建筑消防电气概述

1.1 智能建筑消防电气的作用

在智能建筑中,消防电气设施是必要的配置,其最大的用途是能够在险情发生时及时发出警告,并且有效减缓火灾蔓延,给火灾扑救和人员求生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1.1.1 延缓火势蔓延

在智能建筑的消防电气系统中含有烟雾传感器、火情报警器以及火灾联动网络设施等,在这些设施的协助下,可以使消防管理者在第一时间识别出火情,防患于未然,将火险压制在萌芽状态,使危险和损失降至最低,例如及时启动喷淋系统以及自动放下防火卷帘门等。

1.1.2 尽快疏散人员

在智能建筑的消防电气系统中,通过声、光等信号,及时向楼宇中的人员发出警告,便于人员安全撤离,并提供应急照明。一旦火灾已经发生,消防电气设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混乱而产生的次生灾害。

1.1.3 降低火灾损失

当智能建筑内部出现火情时,通常伴随着人员的伤亡以及经济的损失,消防电气设施的部署可以一方面控制火势蔓延,另一方面为人员逃生提供机会,降低损失。

2 智能建筑消防电气的组成

消防电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供配电系统, 消防电气供电以及控制线路是否可靠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智能建筑中有专门的消防用电系统,能够提供消防动力用电以及非消防动力用电。建筑中的消防控制室属于较为重要的一级负荷,此类负荷必须以双电源的方式进行馈电,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电源的安全性,双电源在互相切换的时候,其时间间隔应该小于30秒钟保。而在一级负荷中,还有一类及其重要的负荷,则建议以三路备份的方式进行供电,并将第三路电源作为在应急时使用的电源,其切换时间不应高于3秒;对于第三路电源,由于属于及其重要的电源,因此建议采取以下的供电模式,一是以蓄电池组的模式进行供电,二是以发电机组的模式进行供电,三是搭建专用电路进行供电。对于专用电路,可选择方法,一是来自市电网络的3.5万伏以上的变电站,二是来自当地电网公司的应急发电设备,并且,与其他几路电源应该分别属于不同的供电网络。

结合我国当前的电网可靠性实际情况,智能建筑往往采取的是自备发电機以及蓄电池作为备份电源。其中图1及图2所示均为双路电源系统示意图,二者的区别体现在:图1为低压母线供电,图2为高压母线供电。

对于自备发电机供电,则还可以细分成不同的类别,一是与市电网络彼此独立的供电模式、二是通过自备发电机组进行供电的模式、三是以不间断供电系统进行供电的模式。无论采取的是哪一种模式,均应考虑到供电的时间参数与容量参数,使之能够符合智能建筑的实际需求。下图所示为柴油机自备发电示意图。

图1 双路电源示意图1

图2 双路电源示意图2

图3 柴油发电机馈电示意图

除了馈电系统,应急照明系统也是智能建筑消防电气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急照明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在火险出现时对民众进行疏散照明,二是火情破坏了原有照明系统之后作为备用照明使用。疏散照明装置分散于人流较为密级的通道中,为人员的逃生提供指示,以鲜明的标志体现出位置信息,而备用照明则可以支持消防扑救人员准确地定位火源,及时扑灭火灾,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在一些重要的场所,必须设置足够的备用照明:一是智能建筑中的弱电机房和消防监控中心,以及网络控制中心等;二是火险发生时的救援指挥场所,包括消防指挥室、自备发电机房等。

3 消防电气的安装

标准的智能建筑,其所拥有的消防电气系统通常含有两大功能模块,一是消防告警模块,二是火灾联动管理模块。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模块,对应于这几个模块,对于智能建筑消防电气系统的安装与维护,同样也被划分成多个流程。下面分别进行分析和阐述。

3.1 智能建筑消防电气的构成

在探讨消防告警模块安装之前,有必要对消防电气系统的构成进行分析,标准化的设计流程能够为设施的安装提供较好的便利。智能建筑消防告警模块从功能上划分,可以视为是三个单元的组合,一是消防报警单元、二是火灾联动管理单元,三是与之相关的配电单元。因此在正式举行消防电气各类设置安装之前,所有的安装参与者均应首先对本建筑的消防电气设备设施的部署举行充分的了解,通过与设计人员和建筑施工人员举行交流,掌握智能建筑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的实际特点和消防电气安装的需要,做出具体的施工方案,并以我国关于消防电气的标准来核实方案的可行性,最终给出合理而标准的施工流程。并且,在对智能建筑消防电气进行安装的时候,为了保证足够的安全性,应尽可能使消防配电设施与楼宇的配电设置彼此独立,举例来讲,为了保证消防电气能够发挥作用,在进行安装的时候,必须确保拥有直接供往客货梯的配电设置,此外还应留有一路独立的配电设施供往消防电梯。如果这些独立的配电设施被取消,则在消防事故发生的时候,电源失效会导致所有的消防电气难以发挥作用。同时,结合行业内的国家标准,消防电气应该配置ATS,智能建筑中的信息网络也应配置不间断电源系统。

3.2 消防告警模块的安装

对于消防告警模块的安装,涉及到许多方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将其总结为以下的过程。

一是事故检测装置的安装,这也是消防警告模块中最关键的单元之一,通过传感器对环境中的烟雾浓度进行探测,对空气中的温度和强光进行检测,能够判断是否有火情发生,所以在安装施工时,此类元器件的选择应挑选符合质量标准的品牌,确保其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

二是电气线路的安装,报警总线要使用双绞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要选择屏蔽线。由于消防电气关乎人的生命安全,因此线路的选择必须严格符合我国的行业标准,通常在智能建筑中,所安装的电气线路其耐压参数至少应大于0.5千伏,且电气线路必须拥有阻燃外皮,电缆最好选用铜芯材质。

三是各类传感器的安装,结合智能建筑的设计结构,以及建筑装修材料中的一些易燃物种类,在部署各类传感器的时候也应有所针对。举例来讲,烟雾传感器通常建议部署在房间的最中央,安装于屋顶处,如果是在走廊安装,则应注意传感器的有效探测范围,保证3.5m之内有传感器。此外如果传感器所在位置存在明显的通风气流过道,则很容易在火灾发生时难以发挥其作用。

四是报警装置的安装,通常智能建筑的报警装置分成两类,一是自动报警装置,二是发现火情之后的人工手动装置。结合我国的行业标准,在智能建筑内部空间里的所有防火区间,均应安装多于一个的手动报警部件,这些部件的位置应该是一些明显可见的区域,包括走廊、客厅等,手动报警器件的高度则应小于1.5m,从而确保一般人群可以看到并按下。此外,在手动报警部件应足够醒目。

五是安装之后的检验,所有的设施必须通过严格检验之后才能投入使用。

3.3 火灾联动管理模块的安装

火灾联动管理模块与消防告警模块是密切关联的,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两者配合安装施工。因此在具体施工之前,应该结合已经完工的消防基础安装工作,配合工程进行的进度,遵循技术标准来完成安装,同时在智能建筑的火灾控制中心部署具有完善功能的联动控制单元。安装完毕之后应该对整体系统进行加电测试,测试通过后,在聯动装置的导线经过处以明显的标识物进行识别,为了防范不必要的损毁,建议以锁母把所有的装置固定好。

3.4 控制模块的安装

控制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在智能建筑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系统,在其施工安装过程中,由于其发挥了神经中枢的作用,所以对安装的技术标准也十分严格。在正式安装之前便应对控制系统所使用的各类器件和参数进行了解,对各类参数进行掌握。由于控制系统的运行需要很多通信线路的支持,因此这些线路的配置和走向应该提前设计好,并留出必要的冗余设施,以备日后的改进升级等。

3.5 接地装置的安装

智能建筑的消防电气涉及到一些信息的传送,因此接地装置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建筑内部所有的接地系统划分成工作接地部分和保护接地部分。在接地材料的选择上,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金属软管,以免发生带电部分短路,此外也应严格禁止保险丝与接地导线相连接,避免安全风险。接地装置的作用十分关键,在安装完成时应该进行严格的检验,必须在完全符合智能建筑标准规范的情况下才能投入使用。

4 安装质量的管理

在智能建筑消防电气的安装中,对于其质量的管理也十分关键,下面简述质量管理的一些措施。

4.1 安装前质量管理

在消防电气安装之前,应该对相关的图纸进行核实检查,这也是保证安装质量的前提。首先应该设置专业人员对安装图纸进行完善的核实。在图纸检查时,应针对具体的内容和细节,结合智能建筑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逐一的核对,通过化繁为简,使图纸的描述转换成易懂的安装步骤。在检查过程中,尤其对于所有的图纸修改明细,均应仔细核对,并将这些修改的明细内容体现在图纸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安装前的质量管理,使潜在的各类错误被有效排除,保证消防电气安装的安全性。

4.2 构建质量管理体系

虽然目前的智能建筑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应该正视的一个事实是:与智能建筑消防电气安装相关的质量管理模式尚不存在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模式。目前在我国大的范围之内,对于智能楼宇的施工设计正在不断进行标准和规定的完善,并逐步发布了各类必须遵循的规程等。在进行安装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能够遵守这些规则,并且充分发挥质量监督人员的职责,在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夯实消防电气安装的体系。如果负责安装的人员在进行设备定制的时候仅仅结合图纸本山,,而没能根据国家标准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便有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电气安装涉及到较强的专业性,所以所有的系统都应该指派专人进行技术指导,从而全面保证质量。

4.3 进行安装质量预控

质量的预控是电气安装的第一层保障。质量预控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在安装工程开始之前,对所有重点施工的部位和流程进行梳理,明确施工的各环节工作关键,结合不同工序的安全薄弱之处制定相应的可靠性措施,以保障工程质量达到预期。在正式安装的过程里应严格遵循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避免由于安装过程的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影响到消防电气系统效能的发挥,实现质量目标的预控。

5 消防电气的维护

智能建筑的消防电气安装十分重要,但在整套系统投入运行之后,对其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也不能轻视。完善的维护措施能够确保消防电气系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体的维护内容包括对各类设施进行日常的巡视和抽检等,及时发现故障或者障碍,使系统正常运行。结合笔者的维护经验,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5.1 相关设备的维护

智能建筑的消防电气投入运行以后,必须结合这些设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维护管理措施,并指定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对于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必须以明确的形式规定出日常维护的项目和检测的各方面,从而保证整体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一旦发生故障或者障碍,应该及时排除,避免由于设备的停运而为智能建筑带来新的火灾风险。

5.2 消防电气的维护

对于消防电气部分,应该严格遵循行业标准规程,一方面配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另一方面也应结合各类设备器件的特点,进行周期性的巡视检查,同时做好检测记录,以备在发生问题时参考。

5.3 报警系统的维护

当火情出现的时候,报警装置能够保障智能建筑中的人身安全,并启动消防机制,及时排除火险,所以对其的维护是十分关键的。在日常维护中,一方面应该确保报警系统在外观上是醒目的,另一方面也应对装置的接线、按钮等部件以及报警装置在接地方面的性能等进行检查,。

5.4 备用电源的维护

一旦发生火情,很可能造成智能建筑断电,因此备用电源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有时候维护人员进行系统检测的时候忽视了备用电源,这种情况应该极力避免,应该定期对备用电源蓄电池充放电,检查备用电源能否在主电路失电后迅速投入等,使其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保障建筑安全。

6 结束语

只有遵循标准的原则与流程进行智能建筑消防电气的安装,才能真正发挥智能建筑的功能,提升居住者的感受,保证建筑的消防安全。智能建筑是一个依然在发展的概念,消防电气系统的设计与安装也应与时俱进,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建筑的安全性与可用性。

【参考文献】

[1]金尧康.概述智能建筑消防电气的安装及维护[J].门窗,2014(04):94.

[2]刘畅,孙蔚.建筑消防安全设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6,(09):67.

[3]袁红.分析智能建筑消防电气的安装及维护[J].电子制作,2015(09):252-253.

[4]白永翠.浅谈建筑工程中消防电气的安装与维护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4(16):80+82.

[5]龐存锁.建筑电气消防工程设计及施工策略研究[J].山西建筑,2015(02):111-112.

[6]张建.建筑电气施工中消防施工方案及细节问题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5(22):154.

[7]马玉君.建筑电气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J].建设科技,2017(04):87-88.

[8]王启浩.对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问题以及应对措施探究[J].智能城市,2016(05):176.

[9]马丽芳.建筑消防安全检测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3):116-117.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研究
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设计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
探讨电气技术在现代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智能建筑中一种多层体系机电控制系统
需求响应控制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防雷接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自动化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