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数字化翻转《大学计算机基础》

2017-08-29惠丽峰王艳艳

科技视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翻转课堂

惠丽峰 王艳艳

【摘 要】紧跟时代改革步伐,为满足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激发学生探究和创新的热情,将项目教学数字化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拓展“教”与“学”场所,循序渐进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向学习方式多样化进军,实现自学能力的升华。

【关键词】项目教学;数字化;翻转课堂;微课

Project Teaching Digital overturn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s"

HUI Li-feng WANG Yan-ya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Inner Mongolia Baotou 014010,China)

【Abstract】Keep pace with the pace of reform,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de of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nee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quiry and innovation enthusiasm, the project teaching applied to digital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expand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mplemented step by step of flipping the classroom mode, leading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learning style. The sublimation of self-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Project teaching; Digitalization; Flipped classroom; Micro class

0 現状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已不再是大学新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了,而是有选择性的对部分专业的新生开设。

在此门课程的教学中大多采用“以任务为导向,项目驱动”的授课方式。在多媒体机房,教师首先提出本次课要完成的任务,涉及的知识点;然后展示完成本次任务后的效果,以此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最后分阶段演示操作步骤,使学生边学边练,遇到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但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缺点:受到课程固定学时的限制,课堂上教师根据授课任务分配讲授与学生练习的时间,无法兼顾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之间的差异;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赶任务似地完成教师的分解操作,使之缺乏自主活动,很难激发学生探究和创新的热情[1]。

1 教改背景

紧跟时代改革步伐,为满足“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将项目教学数字化翻转《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已势在必行!

对于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为了满足差异化学生的“教”与“学”。毕竟个体差异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快慢程度、动手操作计算机的速度是不同的。

对于没有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有自主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需求;毕竟在本门课程中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办公自动化软件在其学习与生活中随处都会用到。例如工科学生须要掌握进制、补码、ASCII码等;每位大学生都应具备一定的文档排版、图表制作、数据分析、演示文稿制作等技能。

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项目数字化,优化网络资源,将微课、慕课应用于网络教学中,循序渐进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活动夹式的数字化教材。

2 教改研究

2.1 研究内容

当下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内容是如何建设良好的个性化翻转课堂的平台?这需要学校资源支持。良好的教学平台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收集学生的信息以及创造良好的交流合作环境[2],为学生提供在课堂外利用网络资源实现需求性学习的场所,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2.2 研究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课上用心观察,与学生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完善电子教材;课下多方收集信息,与同行及课题成员交流,及时了解我校各专业在校学生必备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进行细化,有针对性的选取授课项目,制作相关微课,以此不断完善素材库,更新数字化教材。

定期在网上收集相关学习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课程的动态及理念;学习、归纳、总结,用以补充及完善本门课程网络教学。

2.3 研究方法

多与兄弟院校相关专业进行学术交流,定期进行教学团队成员研讨,整理教学检查、学生座谈、问卷调查及网上自主学习平台的反馈信息。

3 教改目标

本次教学改革要达到两个目标:首先,对于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利用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实现课前预习、课后补漏,增强课堂上的互动性,达到本门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次,对于不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专业的学生来,通过校园网线上的相应微课及对应的素材,实现需求性的定制学习,达到用啥学啥的目的。

例如,每位大学生毕业前夕都会面临提交符合学校教务处格式的毕业论文,这时毕业论文的排版就至关重要了。不论学生是否学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只要通过网络平台上毕业论文微课的学习,就能掌握毕业论文排版用到的WORD软件中相关知识点,即可顺利完成其毕业论文的排版。

4 解决问题

梳理整体课程,做好微课的规划;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制作完成后,将该视频和其他相关文件上传到网盘或是网络课堂中去,方便学生随时下载观看[3];规范数字化教材,优化素材包。

5 教改特色

5.1 实用示范案例

例如,班报设计、表格简历、批量制作邀请函、实习(实验)报告,毕业论文排版技巧,成绩单的分类汇总、图表,自我才艺展示的演示文稿等。做到及时、按需增加微课教学内容、更新示范案例。

5.2 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知识点碎片化,每一个微课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教学信息清晰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且有选择性的学习。

5.3 配套相关材料

在自主学习环境下,通过下载相应项目的数字化教材及素材包,在微课教学中做到边学边练,实时完成相应项目的制作。

5.4 活动夹式数字化教材

建立活动夹式数字化教材,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的授课学时的需求,增、减调整数字化教材——灵活的就像抽取活动夹中的文件内容一样。

5.5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随着课程的深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展开自主学习,课堂逐步成为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

6 结语

通过本次教学改革,构建了新型师生关系,拓展了“教”与“学”场所;激发了学生的自學潜能,解决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差异化问题;为我校不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专业学生提供了有选择性、自主学习的环境。满足了“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袁红丽,李艳,吕建红,张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7(4):23-27.

[2]黄琰,蒋玲,黄磊.翻转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10-115.

[3]张新明,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21-25.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翻转课堂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