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灵魂的修行之路

2017-08-29翟之悦

雨花 2017年8期
关键词:罗拉彼岸体悟

翟之悦

对我而言,写作是灵魂的修行方式。我常常将写作比作“西天取经”,唐僧为了“道”,猪八戒视“取经”为职业,沙僧为了“身份”,唯有孙大圣,除却报恩这个因素外,纯粹为了乐趣。对我来说,文学创作也是我人生的乐趣,它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令我得到心灵的慰藉与宁静。

从2014年至今,我出版了《买房战争》《广告丽人》等一系列都市题材的长篇小说,加上历史长篇小说《铁血柔情武则天传奇》《狄仁杰之落泪蔷薇》和影评集等等,总计十一本作品。可若是算上九岁时在《全国小学生标高作文》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和十六岁那年获上海《少年文艺》好作品奖的小说《古龙不败》,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亦已有不少年头。大学毕业后数年,因工作需要,我写下了大量新闻、专访和论文,这为我日后的小说创作打下了基础。随着时光流转,我对社会的体悟愈发深刻,这種体悟反映在笔端,成就了题材各异的长篇小说。然而,作品出版之路走得较为平顺的我,终究还是回到了短篇小说的怀抱。

通过短篇小说写作来锻炼我的笔力、架构和叙事能力,提升作品的文学品质,进而更好地驾驭长篇小说,是我的文学导师范小青老师对我提出的要求。2016年,我有幸成为省作协首批导师制学员,师从范小青老师,跟随她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在这一年中,我创作了十多篇中短篇小说,每一篇都得到了范老师不遗余力的指导和修改,部分已经发表。用范老师的话来说,我近期的作品《分手吧,罗拉》《半支烟》正从先前单纯本色的写实,向虚实结合的境界努力。

《中华文学选刊》编辑部主任安静说,《分手吧,罗拉》通篇充满密集的情绪和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她还曾经问过我《分手吧,罗拉》的创作初衷。那是因为我很早就关注到,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人置身于强大的压力下,心理越发脆弱,抑郁症成为愈发凸显的社会问题,而服用“罗拉”成为了这个群体的救命稻草。“罗拉”是抗抑郁症的药物,它在这个故事或者说这段情事当中,代表了普通人生命中秘而不宣的欲望,见证了平凡家庭生活中最为深沉的伤害与缺憾。它时而温暖,时而冰冷;时而理性,时而荒谬;时而是慰藉,时而是祸根。它始终是一种抽象与具象的复合存在体,是爱恨情仇的源头或是终结。因而,唯有寻求一种最佳方式与“罗拉”分手,才是那个群体在寻找不到出路的孤单无助的现实中的最后救赎。

创作《半支烟》,是受到了一个真实故事的触动。在这篇小说里,爱情让位于生存。在大洋彼岸苦苦打拼的华人群体,面临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困顿,更是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生活方式上的疏离,使得华人变相受到忽视和慢待。西方人总喜欢追问彼岸的方向,他们的灵魂永远奔向上帝所在的彼岸;而浸染在儒家文化中的中国人,此岸和彼岸其实是合二为一的,是心灵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统一。所以,中国人在遇到重大生存危机中所展现出来的,是内向的反思,是对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与亲情的重新发现。因此,对生命和人伦的尊重与敬畏,才是我想表达的主题。

我一直以为,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是一道灵符。道士遇事总是喜欢画符,符能够招来精灵解决相应的事端,而文艺作品则承载着写作者的灵魂。我们通过它寻找共鸣,达到与读者心灵的“同频共振”。所以,写作其实是一个终极追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觉不自觉地营造出一个凌驾在真实世界之上的精神王国——它常会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安抚我们疲惫不堪的心灵。在写作中得到滋养的我,将始终坚持我的灵魂修行之路,并在这个修行的道路上,寻找那些人性中的亮色,为我们的生活礼赞。

猜你喜欢

罗拉彼岸体悟
萌宠
有只象鼻爱聊天
懂,才能得
彼岸
圆梦歌舞厅
罗拉的礼物
针与盐
罗拉的自行车
到了彼岸
解题中的数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