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乡村复兴之路

2017-08-28巧合

农家书屋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人物农产品农民

巧合

《满川田纪事》作者汪冬莲,有近二十年中央媒体工作经验,他对于中国乡村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其可能的解决路径的记录与探讨,更多是基于多年媒体工作经历训练出来的本能与敏感性。因此虽然这本书并非是一本学术论著,但汪冬莲在书中所提出的诸多命题,却完全有可能给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学者,提供可能的议程命题和丰富的一手素材。

在加快城市化的大背景下,此书刻画了一个中部普通村庄的一群小人物的命运,他们有坚守、有奋进、有寂灭、有突围……弥散又聚合,飘荡又归根;不甘随波逐流但又无力掌控,历史性地翻滚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数亿几乎从不发声的群体之中。本书作者跳脱出传统的叙事视角,为小人物发声,使得一个村庄的人物群像竟是数亿农民的缩影。该书流露出的底层视角和人文关怀,启发我们对城市化和现代化做更进一步的思考,还是“我们从何处来、身在何处、往何处去”。作者以安徽歙县下属的满川田村为样本,撷取代表性的三四十户农家,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反映近四十年来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脉络和生存现状。通过书中的文字,能够强烈感受到作者对农村的深厚感情,对农村未来发展、农业生产现状的深切担忧。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即便像安徽黄山的农村,那么钟灵毓秀的一方水土,也因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而伤痕累累,徽文化的遗产同样存在着大量消失的隐忧。

值得关注的是,作者提出了农村目前存在的大量问题的解决之道,抛砖引玉,我们期待着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天。每一个根在农村或关注农村的人,都能直观地感受到当下农村的巨变。

作者在书中记录的八例成功从农村转入都市生活的案例中,几乎每一位当事人都经受过比较好的教育;而相对应的是,那些没有经受较好教育,或者从中国教育体系当中被淘汰下来的农民,则直接面临出门打工,還是在家做光棍的尴尬命运抉择。教育对于农民都市化进程的显著影响,在书中的几十个案例当中不言自明。

又如,作者通过自己敏锐细致的观察,发现当今农产品质量的日益下滑,跟农民对于农业生产的敷衍了事、投入日益减少有着直接关系,而这一现象的发生原因,又是源自农民在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上获得的经济回报,要远远高于农业。因此,不解决农产品收购价格低下和农业收入微薄的问题,就没有办法真正改善和提升农产品质量。这样的观察和分析是非常到位的。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20世纪后20年至21世纪前20年,是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的工业化、城镇化社会的裂变时期。毫不夸张地说,整个社会在这40年中发生的嬗变,超过以往5000年。”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里,中国乡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其未来的发展出路又在哪里,相信阅读这本书,能让读者在上述问题的思考上,找到些许线索和答案。

猜你喜欢

小人物农产品农民
耕牛和农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民
小人物
农产品争奇斗艳
大人物和小人物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台湾风云小人物
做农民的贴心人
小人物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