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里的“私人订制”

2017-08-28沈丹

中小学德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私人订制本学期座位

沈丹

摘 要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从班级座位、活动设计、家长约谈、评价点拨等方面出发,尝试“私人订制”的班级管理创新,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管理意识。

关 键 词班级管理;自主性;“私人订制”

文献编码号G41

中图分类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8-00-02

众所周知,学生是个性不同的生命个体,因此班级管理中难免要面对学生个性与班集体共性的矛盾。如何巧妙地调节这种共性与个性、点与面的关系,考验着班主任的管理“功力”。笔者在十多年的班级管理中,尝试给孩子们“私人订制”,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集体管理意识。

一、我的座位我来选

许多班主任都擅长通过调整学生座位来管理班级纪律,开展小组活动等。那么学生怎么看待这个座位编排呢?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的摸底了解,发现很多學生都希望和自己关系要好的同学坐在一起,觉得这样的学习交流会更快乐,对自己的帮助也更大。有研究表明轻松愉悦的心情确能促进学习进步,于是我尝试给孩子们的座位进行“私人订制”。

我先请孩子们写下自己最希望坐的座位,并按照一二三的顺序依次填写,同时写出自己认为可以这样安排的理由。

接下来,我花了两天的时间整理和配对,综合考虑身高、小组互动、学习等因素,初步完成了班级座位的编排表。公布之前,我诚恳地表示歉意,因为有的同学得到了“第一选择”,有的同学可能只得到了“第三选择”。不过,即使没有坐到最满意的座位,孩子们也都特别开心,自己的意愿被满足,他们感觉得到了尊重。最后,我总结说:“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在新的座位上一定会更加快乐地学习成长,如果你觉得不适合这个座位了,也可以私下找我商量,做一下调整。”

能坐到自己喜欢的座位上,孩子们之间自觉地互相督促;互助地相亲相爱;认真地钻研习题……“私人订制的座位表”,尊重了学生的个人需求,满足了学生的个人喜好。让学生每天跟好伙伴互助快乐学习的同时,激发起自身的内在动力去管理自我本身。同时,通过私人订制的座位,老师可以动态地了解学生的交往动向、心理表现及发展情况,这也是中高段班级稳定的有力保障。

二、我的家长我来约

很多班主任都喜欢在孩子犯错之后请家长一同协商讨论,共同教育孩子。而此时的孩子们,往往是低垂着脑袋,挂着眼泪,老实地等着“挨批”。对每个学生而言,这绝对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笔者曾做过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许多孩子都认为自己犯错或是存在不足的时候,老师应该通知他约见家长,而不是越过他私下约见,他们觉得这样很被动,感觉不被尊重。既然是关于孩子的问题,确实应该通知其本人。于是我寻思着能不能也来个“私人订制”呢?

我告诉学生,本学期每周三中午或放学后老师会与部分同学的家长约谈会面,不过时间由他们自己来定!我会在约见的前半个月里通知那几位学生,告知他们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或是近期哪些方面表现不太好,并下发一张通知单。同时明确告诉他们,如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好好地改进老师提出的不足之处。也许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会改变现在的认识。

在通知单上,我让孩子自己选择家长与我沟通的方式——学校约见或家访。而这半个月则是孩子们好好修正自己,表现自己的时间。我将在孩子选择的时间,用孩子自己选择的方式与他们的家长进行交流。

这样的约谈会面,打破了学生对家访的印象,消除了学生的抗拒心理。而在大多数的约谈中,我都会夸赞和肯定孩子。半个月的修整,孩子们都能自我补足,或是有较为明显的改变。显然,这样的会面赢得了家长与孩子的一致欢迎。

“私人订制”的沟通方式,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尊重了家长,更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无声鼓励和期待。批评责罚并不是我们教育的真谛,希望每个孩子都发展得更好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在这种“私人订制”的约见中,孩子们主动修正的自我约束比千句万句的说教有用得多。

三、我的活动我计划

一般来说,班主任工作“累”的主要原因是班级活动多。但班级活动的参与者——孩子们却恰恰相反,他们对活动充满着浓厚兴趣,热衷于此。笔者曾做过“学生喜欢怎样的活动方式”的调查,发现孩子们都有自己计划、组织班级活动的期望,并且他们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组织得更好。因此,我觉得班级活动也可以试试“私人订制”。

我告诉孩子们,本学期我们班的活动会列在一张总表上,每周主题可以在学校每月的大主题下由同学自己定。每次活动的内容可以由同学自愿认领,小组合作协同组织开展。孩子们对此兴趣很浓。他们先自己填写申报主题,再由班委挑选出最有意义的活动主题。

两年来,学生自己组织的班级活动多达60次,几乎每人都有2次以上的主持经历。“私人订制”的活动,给了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尽情地自我尝试,展现自己的才能。

四、我的评价我主导

填写评价手册不仅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看法、期望,更决定了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决定其“假期心情”的关键一环。笔者就此请孩子们谈谈对“老师填写评价手册”的看法。结果发现,孩子们觉得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并不客观,有些同学甚至觉得老师写的跟他们本身差别很大。而这些“不实”评价却会影响他们在家中的地位,决定其假期生活的质量。既然孩子们都这样认为,我决定在填写评价手册时也给他们进行“私人订制”的机会。

在学期结束前的半个月,我先请孩子回顾自己本学期的成长路程:觉得自己最成功的一次表现;觉得自己最突出的特长;觉得自己最值得骄傲的;觉得自己还需要努力的;觉得自己已经改正的等。

而我则依据孩子的自我回顾,结合科任老师的看法和自己平时所见所闻,从孩子最闪亮的角度出发,回顾他本学期的成长,并期待他下学期的表现。

自从采用这种新型的评价形式(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以来,三个学期里我收到家长的感动留言多达一百多条,很多家长都感谢我记录了孩子成长中的闪光点,又指出了孩子应努力的方向,让他们在家时与孩子的对话更为融洽,没有再为期末老师的评语而发生争执。

“私人订制”的评价能帮助老师真正了解孩子,从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本身,把我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都呈现出来,真正去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孩子。老师能够说得孩子们心服口服,才能使家长充满信任,更好地开展家校工作。

同学们,转眼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1.本学期,我最喜欢的一次活动是:

我在这次活动中做了:

2.本学期,我最成功的一次自我展示:

3.本学期,我学会的一项新技能:

4.本学期,我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5.本学期,我最成功的一次合作:

6.本学期,我觉得自己最值得骄傲的:

7.本学期,我觉得自己进步最大的方面:

8.本学期,我觉得自己仍需努力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把班级管理的权利移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我发展需要,应是班主任一直秉持的理念。也许我们可以尝试着把孩子们最头疼的问题变成快乐的源泉,把孩子最讨厌的内容变成最有意思的表达。如此,让愉悦如春风一般吹进每个孩子的心里,让“私人订制”把班级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作者单位: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湖州 313008)

责任编辑 湛园园

猜你喜欢

私人订制本学期座位
快乐高尔夫
本学期的回顾
巴士上的座位
一题多变,搞定加速度
换座位
下棋
在柏林收到“私人订制”礼物
我们都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