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通气在重症医学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08-28杨绪珂

关键词:待机时间医学科组间

杨绪珂

(新泰市中医院,山东 新泰 271200)

机械通气在重症医学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绪珂

(新泰市中医院,山东 新泰 271200)

目的 探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救治中行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8月~2016年9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RDS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PaO2、PaCO2改善程度均显著改善(P<0.05),但在改善程度比较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待机时间、VAP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ARDS患者行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促进患者缺氧状态得到有效缓解,降低患者死亡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

ARDS为临床救治中一种常见危急重症,患者存在呼吸困难、肺顺应性下降、进行性低氧血症等表现[1]。病症发生后,如患者未能及时接受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其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将机械通气应用于ARDS患者救治的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8月~2016年9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RDS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8~87岁,平均(57.5±2.6)岁。观察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9~86岁,平均(57.3±2.3)岁。组间患者一般资料构成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机械通气:初始呼吸末正压、吸气相正压分别设置为10~15 cmH2O、8~10 cmH2O,潮气量设置为10~12 cmH2O,治疗时的呼吸频率为12~16次/min。对照组给予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行常规胃管留置,通气间歇期间,护士对患者行翻身、拍背护理,同时适时实施呼吸道分泌物清理。选用PCV呼吸模式,气道平台压控制在23~27 cmH2O,潮气量约为6 ml/kg。治疗过程中,对2组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对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调整。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待机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组间PaCO2、PaO2变化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PaCO2、PaO2均得到显著改善,对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对比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PaCO2、PaO2变化(±s)

表1 2组治疗前、后PaCO2、PaO2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PaO2 PaCO2对照组 治疗前 51.5±4.3 65.6±5.2治疗后 71.7±7.5* 46.7±8.2*观察组 治疗前 52.2±3.7 64.1±4.8治疗后 73.6±7.2* 47.5±8.5*

2.2 组间待机时间、VAP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待机时间(6.0±2.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7±2)d(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12.5%(4/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63%(13/32)(P<0.05)。

3 讨 论

ARDS患者发病急促,进展速度快。呼吸支持是该类患者救治中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救治效果的重要保障[2-3]。行机械通气可促进患者缺氧状态得到有效缓解,为患者赢得更多治疗时间。传统机械通气也可使患者的呼吸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但是待机时间相对较长,较易引起VAP[4]。行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时,应用的潮气量较小,可促进患者肺泡过度膨胀、气道平台压过高得到有效改善,减轻肺、肺外器官损伤,促进患者低氧血症等得到有效改善[5]。此外,与传统机械通气相比,该种机械通气可促进氧合得到有效提高,降低VAP发生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行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后,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重症医学科在ARDS患者救治过程中实施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可促进救治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1] 符兆胤.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14(01):520-521.

[2] 饶 振.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基层医学论坛,2016,09(08):77-78.

[3] 李 锴,李伟科,朱晓玲.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与肺复张联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5(08):309-310.

[4] 梁泽平,蒋东坡,杨雪飞,等.俯卧位通气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救治中的价值[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6,13(04):66-67.

[5] 王彦军,张松涛,贾文元,等.小潮气量联合低平台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临床急诊杂志,2017,01(03):307-308.

本文编辑:吴宏艳

Effect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YANG Xu-ke
(Xinta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dong Xintai 271200,China)

R714.253

B

ISSN.2095-6681.2017.14.96.02

猜你喜欢

待机时间医学科组间
检验医学科专业基地教学查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iQOO Neo3:带给游戏玩家极致体验的手机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我是一款小小小手机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