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工业托起强市梦
2017-08-26牧人
牧人
1947年到2017年,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沧海一粟。但这70年,对通辽工业经济的发展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见证了通辽工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增到质变曲折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如今的通辽工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推动力量,支撑起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回顾过去的70年,通辽市工业从经济实力提升的发展脉络上,可以分为萌芽期、起步期、积累期、量变期和质变期5个时期。
1947年到1977年是通辽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萌芽阶段。自治区成立之初,通辽市的工业几乎一片空白,1949年工业总产值只有35.59万元。经过几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一些以矿产资源开发、电力、化工和农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初级加工业开始出现。以1970年为分界点,之前的10年,通辽工业经济以服务农牧业生产的机械制造业为主;1970年以后,开始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原料加工业,轻纺工业和化学工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迅速增加。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给通辽市的工业企业注入了活力。上世纪80年代初,通辽市规划建设了东郊工业区,糖厂、油脂化工厂、电厂、毛纺厂、造纸厂等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壮大起来。
1978年到1989年11年间,通辽市工业总产值由0.75亿元增加到17.3亿元,年均递增33%;销售收入由0.72亿元增加到15.1亿元,年均递增21.8%;利税由0.19亿元增长到0.65亿元,年均递增11.8%。
“十五”期间,通辽明确了“工业立市”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大煤炭、大煤电、大冶金、大化工”工业发展格局,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十五”期间的积累,使通辽市的工业基础日趋扎实,发展潜力日渐迸发。
进入“十一五”,全市工业经济实现了高速高效增长。201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33亿元,是“十五”期末的7.5倍,年均增长49%。
“十二五”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开始了从量增到质变的进程,进入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
“品”字由三个“口”组成,相互之间不关联;“丰”字由一个“竖”将三个“横”贯穿起来,之间相互关联。70年来,我市的工业经济经历了从“品”到“丰”的变迁,从单打独斗变为通盘考虑,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差异化、集群化,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产业链条也越来越长。
多年来,通辽市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褐煤综合利用途径,努力推进煤电铝一体化发展,闯出了用劣质煤发电、局域网供电、低成本电炼铝的煤电铝联营模式,创造了独具特色和极具竞争优势的“霍林河模式”。
2009年,霍林郭勒工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杭州锦江集团投资1000亿元建设30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2011年引进山东创新集团投资400亿元建设160万吨高强高韧铝合金项目……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低迷、铝产品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通辽市实现了引进建设投产,逆势而上。
“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企业共获得国家各项专利141个,共有12件驰名商标、69件著名商标和118件知名商标。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司电解槽电流强度达到500KA,處于世界先进水平;福耀集团(通辽)有限公司浮法玻璃生产线装备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联晟新能源材料公司在建的哈兹列特连铸连轧生产线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世界只有13条哈兹列特生产线,联晟新能源材料哈兹列特生产线是国内引进的第2条。通过积极推进技术创新,通辽市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中涌现出一批依靠自主创新做大做强的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70年来,科尔沁大地崛起经济发展新高地。我们将不忘初心,筑梦前行,为加快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新通辽而努力。
(责任编辑∕王英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