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

2017-08-26王艳玲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热点问题思政生活

王艳玲

社会热点问题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它牵涉到生活中存在的矛盾,社会问题,国家政策等多方面。这些问题常常具有代表性,容易引发舆论关注。高校思政教学中,将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作为现实教材,不仅可以从中受到道德教育,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学会正确的处事方式。

社会热点问题高校思政教学一、社会热点问题的主要特征

社会热点问题包括宏观和微观等多种,宏观问题包括中国在国际上的问题,像钓鱼岛、南海仲裁以及与他国的外交关系。在国内的宏观问题都是牵涉到人民生活的,房价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环境问题。微观问题虽然涉及的面不广,但却和其他人的生活有联系,像老人跌倒被扶遭到讹诈,某地的桥梁倒塌,某学校教师体罚学生过度,这些问题表面看起来只是局部问题,但却和我国当代社会的道德观,相关政策制度存在漏洞有关系,这样的问题一旦暴露,极容易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

社会热点问题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社会转型期间体制改革,引发了各种矛盾,我国改革之前是计划经济,很多单位有各种保障。但转为市场经济后,这些保障随之消失,于是出现了矛盾,形成了社会热点问题。第二个原因是社会生活多样化引发的社会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使传统的择业观和收入都出现了较大变化,传统的论资排辈,工作越长收入越高的现象不复存在,网络工作者,专业炒股人员的收入是传统收入的数倍,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第三个原因是全球化发展引起的中西文化碰撞,西方的一些生活理念,政治制度,教育方式逐步影响了我国广大民众,我国民众在不知不觉中,将西方思想拿来和中国现状进行对比。第四个是民主意识提高和自主意识增强引发的社会问题,这和网络的发展有极大关联。很多问题经过网络披露得到了解决,人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第五个原因是我国当前的道德理论和思想教育严重滞后,因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像我国的政治思想教育,采用的还是上世纪的教材,严重脱离生活。而符合当代生活的道德观念尚未形成,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统一的道德标准,也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有几个特征:第一是具有内在根源性,内在根源性有社会制度原因,也有社会道德的原因;第二是具有多重复合性,这是因为社会问题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变化有关,像医疗卫生,教育问题就是这种现象的代表;第三是表现呈阶段性,很多问题在某一阶段集中出现,引发关注后,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渐渐就平息了,像前些年的三农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整顿已经大有好转;第四是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变动可导性,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出现后,在舆论指导下,有的可以转化为有利于社会的。也有一些问题出现后,经过舆论传播,反而影响社会稳定,像扶起跌倒老人被讹事件出现后,人们的社会道德倒退了,将所有老人跌倒当作讹诈而不敢伸出援手。

总结起来看,社会热点问题的特征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还有正向可引导性。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必要性

因为社会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将它应用到高校思政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学生,电脑和智能手机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伴侣。网络的普及,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快速接受各种信息;另一方面,很多不利于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思潮也随之而来,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健康成长。

社会热点问题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社会道德的集中体现,将社会热点问题引用到高校思政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来了解社会制度的新旧变化,了解社会道德,从而对社会问题具备鉴别能力。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有助于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最大缺点就是和生活脱节,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显得内容空洞,无法提高学习兴趣,很难掌握理论知识;对于社会而言,因为思政教学过于理论化,没有和生活相联系,因而很多大学生走上社会后,价值观、道德观都和社会需要有距离,很难适应社会的变化。

在思政教学中,将社会热点问题引用到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事件来了解当代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内容,更让他们懂得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吸取生活经验。更能提高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有利于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思政教学和其他科目不同,不是掌握一个公式就能将类似情况代入那么简单。它需要通过入耳、入脑、入心这样的逐步渗透,才能将教学内容植入到学生心灵。

思政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抽象的,入耳容易,入脑入心有一定的难度,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来加深印象。而社会热点问题正好具备了这个条件,社会热点问题包括爱国、社会责任、诚信等多方面内容,可以补充教学内容的空洞乏味,提高教学手段灵活性,方便学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

三、社会热点问题在思政教学中的运用

(一)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思政教学中

在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可以将我国外交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拿来和学生进行讨论。像钓鱼岛问题,要将钓鱼岛的历史向学生阐述,然后再将这件事引发的舆论让学生进行讨论。这其中有些言论过激的舆论也不能回避,如砸日系车这样的行为,看起来是爱国主义,其实是违法。这样的讨论,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进行了法制方面的教育。

2016年的南海仲裁,也是引发全国舆论的社会热点问题,这个问题同样牵涉到其他社会问题,像抵制菲律宾农产品。这些都不是爱国主义,关键是进行仲裁是否符合国际仲裁法。了解到这一点,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因此这样的教学要牵涉到其他知识。

一些生活中引发的社会热点问题,可以用在道德教育方面,像中学生群殴同伴,农村留守儿童集体自杀这样的社会热点问题,就涉及到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农村现实生活,城乡差别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国家政策都有内在联系,学习这些也可以让学生思考,将采取怎么样手段方式来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

每年冬天的雾霾问题,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挥不去的痛,这个社会热点问题每年都会出现。在思政教学中,这个社会问题也是很好的辅导教材,因为它和工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有关,并且还有矛盾。要解决这个环境与生活的矛盾问题,需要全国人民全策全力,还需要从自身做起,才能彻底解决。在教学中可以用来和学生进行讨论。

(二)思政與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的师资力量

在思政教学中运用社会热点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教学的应用,不是简单地将几个社会热点事件拿来就成功了,还需要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将教学内容和社会事件巧妙结合。因为社会事件还牵涉到国家政策,相关历史、法律、社会现状等多方面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具备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给学生进行分析解答。

因此,培养一批具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思政教师,才是提高当代思政教学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宋美丽.将网络热点事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2]刘鑫.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

[3]何勇娇.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热点问题思政生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空间几何体中的热点问题聚焦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常见热点问题及应对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2009年地理备考应关注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