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摩苏尔的前世今生

2017-08-25

海外星云 2017年15期
关键词:摩苏尔平民政府军

2017年7月9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宣布摩苏尔全城解放。在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占领三年后,这座伊拉克北部城市终于迎来了一丝光明。然而,自2014年6月被极端组织占领以来,这座拥有近50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损毁严重,已是满目疮痍。据报道,摩苏尔老城有超过500栋房屋被完全摧毁,5000多栋建筑遭到破坏。另外,大量文物和历史遗迹被极端组织大肆破坏,只留下难以计数的残砖碎瓦和难以估量的文化损失。战火的蹂躏和极端组织的肆意损毁,让这座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承受了巨大的创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艰难的收复战役

2014年,伊拉克政府军在极端组织的攻击中节节败退,丢掉了西北部的大片领土。6月10日,极端组织占领了摩苏尔。由此,这个伊拉克北方重镇落入了极端组织的手里。伊拉克政府军一直企图收复被占领的领土,但是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摩苏尔的收复战役困难重重。

2016年10月17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宣布政府军正式展开收复第二大城市摩苏尔的战役。包括伊政府军、库尔德武装、什叶派民兵和逊尼派民兵等各方力量在国际联盟空袭支持下,展开了收复摩苏尔的战役,并迅速收复大片土地。其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表示,希望伊军在2016年底前即可收复摩苏尔。但是,收复摩苏尔的战役却迟迟未能结束,复杂的地理及军事形势以及极端组织的顽强抵抗,使得伊军的收复进展十分缓慢。直到2017年1月24日,政府军才收复摩苏尔东部城区。

西部城区的解放尤为艰难。极端组织在西城老区顽强抵抗,甚至以平民作为“人盾”,阻击政府军的进攻。 截至2017年4月,约有40万当地居民被困在城中,被极端组织挟持为“人盾”,无法逃生。这给政府军的推进带来了巨大难度。直到5月,政府军在摩苏尔西城的西线和北线开辟新战线,收复了多个街区。6月,据媒体报道,“伊斯兰国”首领巴格达迪在俄罗斯的一次空袭中被击毙。至此,打击极端组织的战事进入到决胜阶段。

2017年7月,被极端组织占领3年后,摩苏尔终于迎来了解放。但是,这个昔日生机勃勃的“北方门户”早已损毁殆尽,宛如从天堂到达了地狱。

饱受创伤的城市

自从2014年6月被极端组织占领以来,摩苏尔平民遭受屠戮,建筑物遭到损毁,文物被砸毁或倒卖,这座具有重要地理位置和经济价值的城市,因为恐怖主义的侵袭和战火的蹂躏,饱受创伤而满目疮痍。

据统计,摩苏尔城区西部的居民区中,六个完全被摧毀,22个部分被摧毁。近百万摩苏尔居民失去家园,颠沛流离。摩苏尔解放之后,居民终于可以回到故乡,开始家园的重建,而有些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2015年8月,伊拉克国防部发表声明称,“伊斯兰国”控制摩苏尔及周边地区后,已经杀戮超过2000人。据摩苏尔当地居民介绍,极端组织甚至列印了一份2070人的“死亡名单”并对外公布。2016年10月,就在伊拉克政府军逼近摩苏尔之际,极端组织处决了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284名男性。2016年11月,极端组织开始从摩苏尔某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约一万名平民,拒绝离开的平民遭到处决。2017年4月,极端组织处决了140名平民,并将部分死者遗体挂在电线杆上。2017年6月8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发布报告称,自5月26日以来,摩苏尔又有至少231名试图逃离的平民被极端组织杀害。

除了杀害平民之外,摩苏尔的文化古迹也未能逃过极端组织的损毁。2015年2月,极端组织发布视频显示,“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在摩苏尔持大锤和电钻毁坏珍贵文物,摩苏尔博物馆的大量藏品遭殃,包括极其珍贵的古亚述时期的珍品亦未能幸免于难。古亚述都城尼尼微遗址也遭受严重破坏,尼尼微城门的人首翼牛像被极端组织用电钻摧毁。另据2015年4月极端组织发布的视频,这一组织武装人员在摩苏尔附近的亚述古城遗址尼姆鲁德肆意破坏文物,使用大锤、卡车甚至发动大规模爆炸,损毁了尼姆鲁德古城遗址,整个尼姆鲁德遗址几乎被移为平地。

摩苏尔,这个拥有近5000年历史的古城,这个曾作为古亚述帝国首都雄踞亚洲的城市,没有输给千年的时光,却败给了极端。

失落的历史名城

摩苏尔位于伊拉克北部,曾经是伊拉克北部的工业和金融中心。摩苏尔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其在数千年来孕育并发展了灿烂的文化,但同样也成为冲突与战争的前沿。

摩苏尔的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其前身是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公元前2600年,亚述人从半游牧转为定居,开始建立起聚集的定居点,亚述国家初见端倪。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尼尼微发展成为一座真正的城市。此后,在长达两千年的发展中,亚述在扩张雄盛和衰落式微的交替中,终于在从公元前8世纪中叶到公元前612年的一个多世纪称雄亚洲,首都尼尼微成为世界性大都市。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被新巴比伦和米底联军灭亡,消失在美索不达米亚的烟尘中。尼尼微也在战争中成为废墟,留在了神话传说和史书工笔里。

亚述帝国灭亡后,尼尼微成为群雄逐鹿的角逐场。波斯帝国、马其顿王国、阿拉伯帝国、大蒙古国、奥斯曼帝国在其东征或西扩中,先后征服这个地方;迦勒底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等在这里粉墨登场,给这个地方带来灾难与重生,各种宗教也在此相遇相融。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奥斯曼帝国战败,摩苏尔被纳入英国的势力范围。1926年,土耳其和英国签订协定,确认了摩苏尔成为英国委任统治下的伊拉克的尼尼微省首府。此后,借助于石油的开采与贸易,摩苏尔的发展迅速提升,交通设施的建立使得这个地方重显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独裁的萨达姆政权,但动荡的伊拉克暴力袭击事件频繁。民族、宗教教派冲突,加上伊朗、土耳其、美国在内的外国势力角逐,摩苏尔内乱不断。在动荡的伊拉克和叙利亚,极端组织获得滋生土壤,特别是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后,极端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开始走向攻城略地的“建国”道路,并在2014年6月占领了摩苏尔。

三年后的2017年7月,伊拉克政府军终于解放摩苏尔,但是极端组织的摧残,已经让这座古城满目疮痍。生机不再,百废待兴,这个失落的历史名城迎来了解放,但和平发展的道路,或许还很长。

难以实现的和平

摩苏尔虽然已经解放,但是遭受失败的极端组织不会就此罢休。就目前来说,极端组织卷土重来的可能依然存在。即使极端组织的力量不再足以让他们发动大规模的战役,但零星的袭击与街巷游击战依然会威胁这座城市。

此外,收复摩苏尔的战争,是伊拉克政府军、当地民兵组织、库尔德人武装以及国际联盟等各方势力同仇敌忾,联合作战才取得的成果。但是后续各方势力相互之间的利益纠缠,依然是威胁摩苏尔和平的定时炸弹。一旦各方不能妥协处理好利益问题,小规模冲突甚至大规模战争都存在爆发的可能。一旦爆发冲突,摩苏尔作为冲突的前沿阵地,势必将再次受到冲击。

摩苏尔终于得以解放,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迎来了一丝光明得以重建家园之时,摩苏尔的和平曙光才刚刚亮起。

反思,谁该为此负责

被占领三年,战役历时九个月,摩苏尔城损毁严重,居民流离失所,生灵涂炭。谁该为饱受创伤的摩苏尔负责?毫无疑问,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是罪魁祸首。但是,极端组织为何能滋生并发展壮大,恐怖主义为何不断蔓延,这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

2014年8月,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刊文分析,“誰该为极端组织(ISIS)的壮大负责,布什还是奥巴马?”文章比较了布什和奥巴马在中东问题以及从伊拉克撤军问题上的不同立场,认为撤军导致美国力量在该地区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伊斯兰国”的崛起。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则援引专家的观点称,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造成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美国的存在是伊拉克不再安全的重要因素。今年4月,《中东观察家》亦刊文分析了谁该为摩苏尔的平民伤亡负责的问题,文章提及了国际联盟在对摩苏尔实施空中打击时的伤及无辜平民问题,应该为此负一定责任。新华社在题为《摩苏尔解放,谁该反思》的评论文章中则指出,某些国家在中东等地区制造了混乱,在反恐政策上持双重标准,应当为此而反思。

万幸,摩苏尔已经解放;不幸,摩苏尔满目疮痍。不管是谁该为这座城市的遭难负责,也难再重现这座城市的荣光。而国际反恐的道路依然漫长,需要真正为此负责的国家迅速行动起来。

(本刊编译整理)(编辑/陈胜东)

猜你喜欢

摩苏尔平民政府军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伊拉克 复课
激战正酣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