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2017-08-25徐雯

南方人物周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华林大观园贾宝玉

徐雯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写欧阳奋强三十年故事时,鲁迅1927年说过的这句话一度在脑子里盘旋。《红楼梦》太残忍,借居富贵肉身,遭遇生离死别,人生劫数藏于锦衣玉食背后,贾宝玉始终不得掌握自身命运。他的苦,不在于食不果腹的饥馑,而在于自我觉醒后陷入的无助——他看得到毁灭,也看得到人生无能的局限。

欧阳奋强20岁就演了贾宝玉:戏里由盛转衰,最后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戏外风风火火,很快获得盛名。贾宝玉走出大观园,世界进入虚无,但对欧阳奋强来说,走出大观园才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

过去三十年间,欧阳奋强求索、挣扎、自我确认,反反复复的微小选择最终构成了他的命运。时间的残酷在于不可逆,而欧阳奋强曾经错失的机会也只有如今从上帝视角审视时才显得清晰可见。薛定谔的猫,在未打开之前,没有人知道是好是坏。人们常说“若人生无悔,就太无趣”,说这句话的人要么是不敢面对,要么是从未失去过真正重要的东西。

53岁的欧阳奋强不寻常的是1987年演过贾宝玉,寻常的是之后三十年的经历和任何一个中年人都有相似之处。曾经在体制里风生水起,新技术、新观念一来才发现原来自己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但他陷入原有的慣性之中,曾经的成功经验已不足以支撑他完成逆转,与下一辈的沟通障碍提醒着他中年危机的到来,于是他开始自救,自救的方式是时髦的:创业。而在创业的新生活里,他发现这一切可能是一场新的陷阱——如同宝玉的悲剧可以移植到很多人身上,欧阳奋强的故事也是一个群体的取向。在迅速迭代的社会里,这群曾经年富力强的人正处在最焦灼的十字路口:往哪儿去呢?

过去两年我写过几个和中年危机有关的故事。无一例外的,他们都有一种被抛弃感和迷茫感。

“我是谁”的问题,并没有因年岁渐长而得到解答,反而在青年文化占领全球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模糊。他们的苦,如宝玉那般,不在于食不果腹的饥馑,而在于那部分觉醒的自我已无力与命运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他们或已失去最好的时机,或已丢失心气,反正“希望”二字,已经不会再像年轻时一样,如星辰般耀眼、如灯塔般光辉了。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写完欧阳奋强的故事,我再咀嚼这句话,又有了新的体会。鲁迅点评很妙,但最妙的还是曹雪芹。

人生悲凉看似“独宝玉而已”,实际却是勾勒了芸芸众生的苦——阻挡不了美好事物匆匆而去,也往往看不清自己身在何处。

对于这一点,西方的大文豪塞万提斯看得同样透彻,他借《堂吉诃德》的嘴说:“人生的舞台,有人做皇帝,有人做教皇;反正戏里的角色样样都有。他们活了一辈子,演完这出戏,死神剥掉各种角色的戏装,大家在坟墓里也都是一样的了。”

这帮人真毒啊,寥寥几句话就写完了人的共同经验。你我性格不同、际遇不同,在世界坐标中会形成不同的参差对照,可又有谁能跳出曹雪芹的五指山呢?真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啊。

猜你喜欢

华林大观园贾宝玉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华林 向爱而行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华林 一企千人助万家
华林 行稳致远
试论贾宝玉待花袭人“与别个不同”的原因
西门庆与贾宝玉女性观的比较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
大观园
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