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17-08-24陈文田
语文学科是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基础性学科,所以,语文教学工作一直是备受重视。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强调要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也要重视能力培养和德育教育。对此,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句话说明了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也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从小学阶段学生就接触语文学科,一直到初中、高中阶段,语文学科一直是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必须要坚持渗透,它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语文学科的更高价值。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且现在的学生也越来越早熟,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只是进行简单的说教是非常单薄的,而且学生也不会是真正的体会或者接受的,只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才更容易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教师要善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挖掘和利用这些素材来渗透德育教育。例如,我们可以结合古诗词的学习来使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了解教材中所涉及的名人传记来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和目标,鼓励学生15去努力学习和刻苦上进,这样才能够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事实上,我们目前所用教材的选文内容已经是在渗透德育教育,仔细归纳一下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數学习的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坚强品格的塑造、团结友爱、孝敬与谦逊等品格、思想的教育密切相关,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隐性知识的挖掘,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和品格、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二、利用好作文教学的引导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既能够反映出他们的知识储备、语文能力,同时也能够呈现出他们对一些事物和问题的态度与思想认知,我们经常说的“文如其人”、“文品即是人品”就是这方面的意思,因为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容易把自己的观点或者感情呈现出来,教师通过作文就能够了解学生的一些思想动态或者思想方面的问题。
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讲评或者日记、周记的评讲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手段来落实德育教育,比如说教师的评语引导,对作文书写好、思想积极上进的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那些在思想认知方面存在误区或者问题的学生要通过评语予以引导。也可以在课堂大众点评的过程中把优秀的作文呈现给学生,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这无疑对于引导学生有正确的认识、积极的追求有巨大的帮助作用。例如给学生布置作文“我的妈妈”这一内容时,我们引导学生在日常点滴的小事中体会母爱的伟大,进而意识到孝敬父母是报答母爱的回应,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三、拓展课外知识,渗透德育教育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既要落实在课内,又要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之外的素材实现对学生的语文教育和德育教育。课外是个非常广阔的世界,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光要关注课堂也要关注学生课外的学习,我们可采用下面两种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1.用读书来引导、教育学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最好的营养品,阅读一本好书好像与一个高尚的人进行交谈。可想而知,读书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多么巨大!所以,我们要经常推荐好作品,给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定期组织读书会,交流读书心得,评述作品优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真正爱读书,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用书籍来引导学生走向成熟,走向自强。
2.组织健康的课外活动,开拓学语文的广阔天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方面从报刊杂志中获得知识,一方面从生活中吸取知识养料。所以,教学时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多看、多听、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郊游、野炊、元旦晚会、演讲比赛、辩论赛、参观、访问、佳作欣赏、配乐朗诵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感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兴味盎然地参加种种活动的同时,心田也受到美的事物、美的思想情操的滋润,久而久之,身心会获得健康的发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
陈文田,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淄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