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2017-08-24顾卫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鱼刘备海棠

需要阅读名著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做起来难度很大。快餐文化的时代,连我们成人都难得捧起名著细细品味,对缺乏耐心的孩子来说就更难了。但引导学生名著阅读却是一个老师的职业良心,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读书心得,给名著留下学生的足迹

周国平说,读名著,就像给一个人的精神打底子。写心得,就是在精神的底子上烙上阅读前行的足迹。教师可以让学生只写一句话的读书心得。记录当天看到的最有意义或最有趣、最难忘的书。语言要准确、精炼,意思要明确、明朗。第二天,首先利用小组交流的方式(可以十人一组),推选出本组一名优秀生,站起来大声读出自己的一句话读书心得。然后,师生一起给每组的优秀读书心得评议打分。最后,给获得班级里最高分的优秀读书心得给予掌声祝贺。每天只需花费10分钟的时间就可完成此事。学生可以从优秀读书心得中汲取营养,也可以借鉴优秀读书心得的写法。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全班学生进行民主评议,照顾到班级里的待进生,争取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站起来大声读出自己一句话读书心得,以此来展示自己。

二、体验情节,给名著注上生活的情趣

《草船借箭》是名著节选,带领学生进行名著解读,可以对孩子课外阅读名著提供范本,也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时,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想象刘备在离诸葛亮家还有半里路时就下马步行及刘备在阶下恭恭敬敬等待诸葛亮午睡等情景的提问,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提问1:“半里”是多长的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半里路的理解说一说半里有多长,体会刘备当时求贤若渴的心情。

提问2:刘备是骑马一路奔去的吗?“下马步行”说明刘备把诸葛亮当自己的老师,像对待老师一样尊重他。

提问3:“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读这两个“轻轻”时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呢?学生说说这两个动作,再来读,读出心中那份虔诚,那份尊重!

提问4: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恭恭敬敬的刘备可能会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你示范一下(生弯腰低头),你们有没有像刘备这样“恭恭敬敬地”站过?结合生活中自己的经历说一说。出示:小篆象形字,这样的动作说明了什么?

根据同年级老师的实践,课堂上对原著的引领,会影响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本课而言,能引导学生走进原著《三国演义》,给学生提供他们自己喜欢的解读名著的方式。其实不管是中国四大名著系列,还是凡尔纳系列,或者《胡桃夹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时代广场的蟋蟀》等等。生活并不是现实这样说一是一,还充满了多种弹性和张力,充满了多种神奇的可能。

三、師生共读,给名著添上浓浓的情意

对于名著阅读,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先学生一步,细细品味,言传身教,给学生树个好榜样。孩子特别喜欢探听老师在读什么书,不经意间,就会发现,教师刚读过的书,正被学生捧在手心。比如看马修斯的《哲学与幼童》,会发现他总是用故事引入,然后和孩子们真诚地讨论,看起来很大很玄的话题,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就像水面上金鱼吐的泡泡,在水中漾出美丽的花。当教师和学生一起看着书,讨论着问题,那是只有阅读才能带来的情趣。他们一派天真的发问,充满童真的思考,谈不上深刻,却并不简单。因为,这是在跟童心对话,跟生命交流。一段尝试,一节点评,孩子收获的是什么呢?读着读着,我们都哭了。师生共读一本书的课堂,不只是知识的传播地,也不单纯是技能的训练场,这里还是生命与生命的交互,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作为一名教师,理应站在这精神的高地上,带着孩子,一起出发。《大鱼海棠》是学生推荐给笔者的一本书,每条大鱼,都会相遇。每一个人,都会重聚。每一个梦,都会有你……像被施了魔法,被《大鱼海棠》感动不已。原以为《大鱼海棠》会是模仿宫崎骏,后来师生完全被浓郁的中国风和搜神记、山海经里曾描述的那些神魔所吸引……赞美椿为鲲的努力、赞美火凤和海棠的炽情,但更让学生还有笔者心动的还是湫,那份默默守候的温情与力量,感彻天地。这样的阅读,真心要感谢学生,它会让教师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名著是语文世界里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引导学生走进它的世界,会让学生开阔更多的视野,接受更多的熏陶。教师给学生推开名著的大门,学生就不会轻易走出大门,因为那里的世界同样精彩。

顾卫平,江苏启东市近海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大鱼刘备海棠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读懂刘备
《大嘴狗》
找春天①
“会海”养不出“大鱼”
大鱼带来的启示
刘备与徐州
海棠酒满
刘备别具特色的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