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主粮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017-08-24周金娥王琼丁云双
周金娥+王琼+丁云双
摘 要:马铃薯主粮化是资源环境约束和粮食安全保障双重压力下的必然发展趋势,笔者在本文中对马铃薯主粮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针对其日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有助于促进马铃薯主粮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马铃薯主粮化;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217
1 发展马铃薯主粮化的必要性
在茄科中有一种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夏季会开一些粉红色、紫色或者白色的花朵,块茎可以作为蔬菜,可以作为粮食,而且比较容易让人吸收,食用的方式有很多种,这就是在本文中所说的马铃薯。在马铃薯中可以摄取很多的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及维生素C,另外,还有抗坏血酸含在新鲜的马铃薯内。马铃薯除了可以食用以外,还可以制作葡萄糖、丙酮、醋酸及酒精等。马铃薯是薯类的一种,是3大主要原粮中的一种,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粮食问题得以解决。爱尔兰早在19世纪40年代的时候,由于连年欠收马铃薯而致使严重的饥荒现象发生。
2 发展马铃薯主粮化的可行性
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在具备必要性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可行性。马铃薯本身具有很高的产量,对贫瘠、干旱等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其播种的季节并不仅仅是在春季,就是在夏季也可以进行栽培,在时间的限制上没有太多的要求。马铃薯在春天栽培就称之为春薯,而要是在夏季进行栽培则就称之为夏薯,夏薯的种植可以将育苗的过程省略掉,通常情况下都是剪取春薯的薯秧,并将其插在土里。另外,马铃薯的成熟期也不是固定的,只要温度适宜,其生长就不会间断,产量的高低也受到了生长期长短的直接影响。马铃薯在播种和收获的季节上的要求都不是很严格的,可以将季节有效的错开,对劳动力的余缺进行调剂。
3 进一步发展马铃薯主粮化的策略
3.1 育种工作要做好,进行科学的栽培
马铃薯在进行栽培的过程中,就是要将育种工作做好,在改良马铃薯的时候应该使用人为诱变育种的方法,在对马铃薯的花粉、种子和细胞进行处理的时候,应该将各种的化学物质和放射线充分的利用起来,在雌花上传入选定的雄性花粉,有利于对不同种基因突变进行诱发,然后从中进行选择并利用起来,如此一来,所得到的品种也将是最优良的。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人造种子的研制,选切一块马铃薯植株上的组织切片,并在培养箱中注满营养液,将切片放入其中,经过两周的时间,细胞就会大量的增多并组成凝块,然后,这些凝块就会自动解体,这些细胞慢慢的发育就会长成胚胎,再将这些胚胎使用水凝胶包装成小颗粒,这就造成了人造马铃薯种子。人造马铃薯种子和天然的种子进行对比,主要的优势有3种,分别是:人造马铃薯种子这种产物属于无性繁殖,其母本的遗传性状是可以保持的,对其退化具有防护作用;人工马铃薯种子具有很快的繁殖速度,种苗在1a之内可以增殖出100多万株;所培育细胞的主体应该是健康的植株,进行的包膜工作也应该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最终得到的马铃薯种子是绝对无病害的,这种方法对种子传染病害的防御是非常有效的,而且还很简便。
马铃薯的种植要在平原地区,具有平坦的地势、肥沃的土壤、充足的灌溉水源及良好的光照條件,有助于促进马铃薯产量的提高,促进马铃薯粮食化的实现。马铃薯培栽的方式可以选择“培土增肥”、“深锄埋窝”、“清棵蹲苗”等,“清苗”就是马铃薯幼苗有5、6片真叶生长出来的时候对其根部的土壤进行疏松,马铃薯幼苗在青根以后会比较早的开花,而且具有繁多的花朵,块茎也更具有营养,将“蹲苗”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了。在半个月之后,就可以进行“培土增肥”、“ 深锄埋窝”, 使土壤的条件得到改良,土壤的肥力也有所增加,从而促进马铃薯产量的有效提高。
3.2 防治病虫害的工作一定要做好
病害和虫灾被统称为病虫害,根据发病的原因可以将病害分为2大类,侵染性病害,主要是因为生物因子引起的,像微生物、真菌、细菌及病毒等都是其主要病原;非侵染性病害,也被称之为生理病害,主要是由于非生物因子引起的;不管是哪一类病害,都会对马铃薯的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众多的病害中,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马铃薯晚疫病,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田块中发生马铃薯晚疫病,会有30%~70%的减产量,所以,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可以有效的保证马铃薯的产量。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和马铃薯甲虫在马铃薯虫害中是最为常见的,这种甲虫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大多数的时候产卵地点都是在马铃薯叶子背后,马铃薯的叶子会受到其幼虫和成虫的蚕食。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也叫做马铃薯叶甲,对马铃薯的产量有着严重的破坏。
参考文献
[1]赵玉娟,郝伯为.马铃薯加工利用及其产业市场特点[J].现代农业科技,2014(22):269-277.
[2]王利强,贾超,游柳春,等.马铃薯淀粉基抗菌可食膜对冷却肉保鲜效果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