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
2017-08-24刘丹
刘丹
摘 要: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资源,调节气候,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需要进行严格的保护。但就现有的情况分析,人们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大量开采森林资源,使资源急剧减少,破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文章以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153
我国地域辽阔,有多种地形和大量资源,自然条件复杂,森林由北到南的分布依次是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雨林植物,分属于寒带、温带、热带、亚热带,分布并不集中。这些森林的分布可以调节气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必须加大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1 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從现有的森林资源保护情况分析,森林的再生速度与树木的开采量成反比,降低了木材的质量,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很难满足社会对资源的需求,也就是说,存在森林破坏严重与资源总量的矛盾。特别是近几年过度采伐,把林地转为耕地,给资源保护工作的进行增加了阻碍,其主要表现为:不按照标准采伐树木,林地被私用,森林资源质量持续下降。
我国在1998年后出台了很多关于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有明确的规定,但即便如此,也有很多法律意识较差的人尚未形成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没有认识到森林资源保护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同时,有的林业部门保护工作没有真正落实,有的人会利用职位的便利,干扰保护工作的进行,使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无法有序进行,又因为森林资源保护的基础不足、方式单一,相关部门执法不严,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很大差距,保护只是一种形式。
2 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2.1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林业部门可以用真实的案例作为宣传教育的内容,向人们介绍把林地转为耕地的不利影响,包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气候变暖等,让其了解推动经济发展是以资源保护为前提的,只有正确认识这一观点,才可以使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保护同时进行。同时,林业部门也可以制定奖惩机制,对于积极保护资源的干部和群众,会给予荣誉与物质奖励,如果情况相反,会根据政策和法规处罚。
2.2 发展特色经济,增加收入的来源渠道
发展特色经济,是根据当地特有的环境与优势,开发新的经济项目,把人民的注意力引到这些项目上,扩大人们的资金来源渠道。
人们可以利用某一区域特有的农产品,形成产业,让其成为优势经济作物,就像是辣椒、茶叶的深加工,为人们提供无污染、无化肥的蔬菜,扩大蔬菜的生产规模,建立产业基地,大规模生产,变成一个地区的品牌,更具知名度,带来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制订森林资源开采计划,多方面地开发林业资源,形成一条产业链。
除上述2点外,也可以开发地区的旅游资源,以及林产品加工,使林业经济呈现出良性发展的特点。即要求不同地区及时沟通,互相交流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在各个区域全面落实,同时,林业干部要深入林区考察,总结不同地区的林业种植经验,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加以应用。
2.3 建设林业重点工程项目
林业工程项目的确立,需要以不同的类型作为划标准,分为2种,重点项目;非重点项目,并且当下我国森林资源保护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要求人们分清主次,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重点项目中,就像是平原地形区,可以设置绿化网,提高林木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或是加大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力度,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
对于重要的林区,可以用封山育林的方式或是公益造林,加快森林资源再生的速度,同时保护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提高管理的强度,尽可能把动物资源完整地保存下来,不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对于湿地,可以建设湿地保护工程,有关部门要对湿地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从细节着手,保护湿地资源。
2.4 采用科教兴林战略
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可以在林业发展中使用科学技术,加大科学技术的渗透力度。科学技术的渗透较为复杂,包含不同方面的工作内容,需要逐一进行,其中,树种的培养是林业部门加快新树种的培养力度,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引入国外的树种,与国内原有的树种结合,以抗逆性强的树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同时,也要加强防护林的建设,以实现生态平衡,并逐步扩大经济林的培育范围,使林业资源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发展较快的地区,可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掌握新技术,为林业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3 结语
森林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花费的时间较长,需要人们投入大量的精力与热情,提高资源保护的水平,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正视存在的问题,即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发展特色经济,增加收入的来源渠道,建设林业重点工程项目,采用科教兴林战略,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