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技术推广的影响原因及改进策略
2017-08-24刘巍
刘巍
摘 要:水稻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对水稻生产的科技研发在进行不断的改进,但在具体的生产操作过程中,部分问题仍然影响着技术推广的效果。本文针对水稻机插技术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原因,并对其技术的改进策略做出详细阐述,期待我国水稻机插技术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机插水稻发展;成果;影响;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059
1 机插水稻产业的发展
中国水稻原产于南方,很久以前,在南方就已经出现比较先进的耕地、插秧、收割等操作技术。例如早期“大锅饭”时期,那时的粮食产量就因为人为的因素极其不稳定。后来杂交水稻的出现,有关人员透露:试验田产量已达988.1kg/hm?,距离1000kg/hm?还差一点。袁隆平还透露了下一步计划,紧接着要向农业部、科技部建议立项第五期超级稻,并表决心,该计划要在2020年前实现。
2 水稻机插技术取得的成果
2.1 水稻产业应用面积得到大幅度提升
尤其是机插式的水稻技术大大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这种技术能保持很好的产量与质量,因此应用面积得到明显的上升。从2015年的水稻栽培調查表格中发现,机插水稻栽培面积比2012年的栽培面积提高了15%,并且呈现上升趋势。
2.2 技术需求不断扩大
自从农民选择机插水稻栽培方式之后,不仅农业成本大大降低了,水稻产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根据农村有关部门购买插秧机后的成本回收统计,发现大部分机械购置成本能够在2a内收回,同时加上政府实施的对插秧机械的购买补贴增加,再次促进了插秧技术需求的扩大。
3 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受到影响的原因分析
3.1 机插技术要求高,对水稻产量的高低影响比较大
机插水稻技术主要是采用机器种、机器收的模式,由于目前机插水稻操作者经验的提高和收费考核的标准化,暂时对于对水稻产量的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机插水稻技术需要注意的环节特别多,如管理时间长、要求标准高等问题造成水稻秧苗的损坏严重,对机插水稻的质量造成影响。
3.2 机插水稻的规模小,影响它的推广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不断鼓励农民生产棉花和油料等农作物,并且实施农田补贴的政策,补贴的数目也在逐年上涨。农民为了自给自足,仍然不肯放弃自家的小规模田地,因此使得机插水稻的产量受到了限制,其推广也由此受到了影响。
4 对机插水稻技术改进策略的探讨
4.1 加强对水稻机插技术的完善工作
机插水稻技术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方向。由于机插水稻技术直接影响到水稻产业的持续性发展,同时也对成本的节约与控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看来,只有不断提升机插水稻技术,才能使水稻产业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高水稻机插技术的具体方法如下:通过对水稻机插技术相关信息的了解,及时对稻苗的质量做出标准化的规定。在对秧苗质量的分析中,应当充分考虑秧苗的根数、秧苗的粗壮程度、秧苗高度、秧苗大小情况、秧苗有无破坏等多种因素;对可能影响到秧苗健康生长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组织起水稻生长交流小组,在小组中通过信息共享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将水稻机插技术的注意事项进行明确,比如,对秧苗土壤选择不正确从而造成秧苗的生长受到限制,甚至出现死苗的情况,对这种实际问题要谨慎处理,同时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秧苗生长所需要的土质特征;积极引进一些更为先进的秧苗培育技术,因为生产技术不仅影响到水稻产业的质量,还对我国整个农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目前已经在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的育秧基质技术,经相关人员实验证明,该技术的开发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还对其产量的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2 在实践中探索方法
实验对探索科学结果的关键途径。平时多关注水稻的生长特征及其生长的规律,如水稻的产量如何提高、怎样保证秧苗的健康生长、怎样在结穗期间解决分支的困难。要对水稻机插技术做最全面的掌握不仅需要足够的相关理论知识,还有必要进行科学实验,有个科学家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结论:按照每丛2~3株的标准更适合秧苗的生长空间,而且还能满足秧苗健康生长所需的透光量。也有相关人员在水稻栽培中发现:适当增加氮肥更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5 结束语
机插水稻技术已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得到了明显提升,尽管如此,仍要对水稻机插技术中的可操作点再作进一步的完善,以保证全国水稻机插技术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能洪.浅析水稻机插秧的优点、影响因素及推广对策[J].大观周刊,2013(13).